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每个学生绽放光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在认识到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从个人实践出发,提出了三大类解决问题的思路:调动各层次学生积极思维、提升能力的初级问题;使思维向纵深发展的中级问题;满足思维活跃学生发展需求的提高型的高级问题。通过八小类的具体问题创设提出了自己对该问题的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思维; 能力; 学生; 差异; 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7-031-001
  
  随着学习成长,学生在自我发展过程中由于生理、心理、环境、社会等各方面因素,思维能力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个体差异性。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培养思维能力的方法也不能千人一面,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不但要呈现出多样性,更应该具有有针对性,照顾到学生的差异性,否则会让思维活跃的学生积极性受到抑制,思维缓慢的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
  实践证明,在中学历史课堂提问中,如果坚持多种题型的设计和实践,对提高不同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显著效果。
  一、调动各层次学生积极思维、提升能力的题型设计(初级问题)
  这类题型设计要依据课本的内容进行巧妙的艺术构思,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而索然无味、表面应景的提问,不仅无益于学生的思维训练,而且会使学生学习厌烦,以致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1.基础知识抢答题
  教师发出一连串的疑问,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内容。题目设置围绕课本,答案也以课本为主,以此促使学生争先恐后地抢答,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
  2.创意想象题
  想象力是智力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化的源泉。”
  所有的青少年内心世界充满着神奇和向往。启发想象力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为此,可注重从两方面设题。
  2.1体验式问题设计。以历史基础内容为支撑,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将学生置于历史情境中,让他们模拟当事人寻找解决历史问题的方法,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2观察式问题设计。历史教材中有很多的描述性语言,抓住细节刻画,让学生展开想象,用特定场景设题。例如《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一课中,提到了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不同的房屋建筑,半坡的地穴式建筑有插图,学生便于理解,但河姆渡的干栏式建筑又是什么样子呢?教材中虽然没有插图,但有详细的语言描述,通过这些学生能否想象出来呢?实践证明,学生不但画了出来,而且还进行了加工补充。不但轻松掌握了两种建筑的差异,对其使用价值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二、思维向纵深发展的问题设计(中级问题)
  这类问题的设计应立足于启发学生的思考而使其有所发展,因此而体会到思考与创造的快乐。但要注意的是该类问题设计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问之前要对学生的思维应答能力有一个准确的估计。估计低了,设计的问题太容易,学生不假思索便可以回答,时间长了,会失去答问的兴趣;估计过高,学生搜尝刮肚不能做答,就会影响思维的积极性。
  1.平问审答题
   教师平心静气地发问,发问的题目,使学生不思则不能作答。该题型用处很广,对一个历史事件涉及到的原因、后果、影响都可采用这一方法。
  2.逆向思维题
   例如,讲述国共合作的意义时,反问“如果不建立国共合作中国会是什么样?”由逆向思维得出正面结论。通过这种论证来引导学生认识历史事件的必然性和偶然性,认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3.比较答问题
  这是传统方法。问题的设计要注重新旧知识联系起来的思索。使学生对事物进行由表及里的深入分析、由此及彼的分析归纳,然后加以概括,达到对事物规律性的认识,提高学生辩证思维能力。这样设计的问题,学生一般不会感到茫茫然无所寻觅,而会在旧的知识体系中,形成新的知识联系,因而思维的链条上就会呈现从现象到本质解决问题的思路。
  4.观察式问题
  即通过观察某些图片、图表、文物、文字材料来获取信息回答问题,培养学生处理材料的能力、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分析、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
  三、满足思维活跃学生发展需求的提高型问题设计(高级问题)
  青少年接受能力强,在思维上也呈现出不同层次,如果说前两种题型能适应大部分学生的思维方式,那么对于那些热爱历史、超强思维的学生就可能出现“吃不饱”的现象。为此,教师的题目设计也应该有所倾向,让这部分学生能在原有基础上提高,更好地挖掘他们的潜力。培养研究历史的思维能力。
  1.对抗式问题
  即提出一些学术界没有定论的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自由讨论或辩论,调动学生参与到历史的研究中来。例如: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原因有“欧风美雨说”、“本土生长说”两种观点,你同意哪一种?请说明其理由。题目讨论的结果,必须是开放式的,没有绝对定论,只要学生能自圆其说即可。学生对老师提问回答得不一致,体现了学生“知识”和“思维”的深广度的不一致。对研究性历史的学习有莫大的提高作用。学生也能够从对抗中补充自己的知识,拓展自己的能力。
  2.联想式问题
  由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古迹联想拓展到今天的现实问题。例如:由古代的变法联想到今天的改革,讨论变法成败的决定因素是什么?从中认识历史发展的根本规律。该类问题古为今用,充分体现了克罗其的一句话:“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锻炼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思维跨度扩大,能力进一步提升。
  苏联教育学博士赞可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认为:“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思考的本领在思考的训练中形成。问题的科学设计是训练不同学生思维,满足能力差异性的极为重要的一环。总之,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广大教师只要转变观念,一切从学生出发,以所有学生的素质培养为目标,就一定能够让所有学生在思维能力上绽放出艳丽的奇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6531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