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自由自主创新模式下的规则意识培养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俗语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培养的是行为习惯的准则,在当今时代中重新被提出来学习了。如何传承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幼儿素质的融合,就成了我们当今新时代自由自主创新模式下的活动中规则意识培养所要解决的问题。想起我们小时候,都是老师说一不二,按要求按部就班进行活动。这与德国是很相似的,德国幼儿园对孩子规则意识的培养是——立规矩,从小开始。在德国的幼儿园里总有很多规矩,不论年龄大小,都要按规矩执行。比如:不允许攀爬桌子,不允许玩儿食物或边走边吃,不允许打人,吃多少拿多少……可以说,“立规矩”是德国幼儿园的核心。在原则问题上,德国老师一定会说Nein(不),且完全不商量,坚决执行。
   我们的规矩从以前的“排排坐”到如今的“区域化”,规则意识的培养由外在变成内显,不再是在成人的“言令禁止”规则要求下活动,而是让幼儿自己通过自己的探究过程中习得经验,这就需要我们进行传承与融合。下面,我以幼儿园体育自由活动为例,对幼儿在自由自主创新模式下规则意识培养进行阐述:
   一、传承与融合是规则意识培养的引航标。
   在当前新时代背景下的幼儿教育中,教师与幼儿双主体日益凸显,教师作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欣赏者,支撑着幼儿自由自主创新的活动。在孩子的自由自主创新游戏的活动中,安全问题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在自由自由创新的模式下如何进行规则意识的培养?如何才能做到恰如其分地体现师幼的双主体,又能促进幼儿的安全意识呢?
   传承中国传统对体育活动的基本动作的练习,是提高幼儿身体素质的基础。以前是教授为主,现在是幼儿探索为主,教师进行提升总结。以前是老师教、幼儿看,集体练。现在是同伴一起创新新的玩法,大家互相学,在学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提升总结,再练习正确的动作,通过游戏再次融合进新的游戏活动中。因此,把传统的动作与孩子自由自主的学进行融合发展,既传承了动作的精髓,又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支架作用。
   只有在传承与融合的共同作用下,幼儿的规则意识有了一定方向的指引,才能朝着正确的道路一路前行。
   二、师幼的定位是规则意识培养的助力器
   孩子的经验来源于生活,还原于游戏,最终回归到生活中。在活动中如何摆正老师与幼儿的地位,是幼儿活动中规则意识培养的助力器。
   在自主游戏活动前,我们是支持者,也是观察者,观察我们提供给孩子的材料是否能引发孩子的自主游戏,我们提供的材料是否安全。当孩子们在进行活动时,他们所开展的活动是否安全,孩子的安全意识是否具备,是否能给自己设置一个安全的保护屏障,是我们在体育自由活动中必须具备的前提。
   (一)让孩子在行动中获得经验。孩子在活动前,我们常常会向孩子提出问题:“你准备好了吗?你想玩什么?你想怎么玩?”让孩子带着问题去玩,就会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考。“你准备好了吗?”是让孩子检查一下自己的衣着鞋子和运动前的准备运动。“你想玩什么?”是让孩子思考,自己今天要做什么事情,在头脑中思考,有个行动的方向。“你想怎么玩?”是让孩子玩出新的花样,与同伴不同的玩法。
   (二)让孩子在同伴的错误中吸取教训经验。在自主游戏中,孩子自发地玩自己组织的游戏时,教师是观赏者,在观赏时,我们注重的是观察孩子的行为,在不超越安全范围的行为(如,出手伤人)我们是不制止孩子的行为的,因为我们需要孩子积累自己的经验。
   在孩子活动中,教师进行观察,把孩子的活动拍照或录像记录下来,进行活动反馈,进行经验的总结梳理,提升活動的质量。看,我们出示孩子的活动照片,让孩子们观察,究竟发生了什么问题?鼓励幼儿与同伴进行交流,并请大家各抒己见。
   (三)让孩子学习判断对错并形成自己的规则意识价值观。每当捕捉到孩子的行为问题时,我们会组织孩子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首先,教师会提问:“大家都知道了他的问题,如果你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你怎么解决?你可以帮他出什么好主意?”
   其次,鼓励幼儿两两结伴,分享自己的想法,教师倾听并记录。
   再次,请幼儿在集体面前发言。鼓励其他幼儿仔细倾听,有没有其它办法?
   最后,怎么解决?孩子们的解决方式非常有趣。(ABCD分别代表不同的小朋友)
   A:叫她上去,转身下来,就不会勾到。
   B:叫小朋友来帮忙。
   C:换件衣服,不要穿裙子。
   D:叫老师来帮忙。
   E:请看到她的问题的小朋友来帮她把衣服拉下来。
   (四)学会解决实操中出现的安全问题。
   首先,教师提问:“大家说了这么多方法,哪个方法是最好呢?”
   其次,师幼逐一进行分析各个方法的利弊。
   最后,教师小结:大家说得都很有道理,以后大家遇到这种问题,就用你自己觉得好的方法去用就可以了。
   通过多次这样的活动后,我们发现孩子们对体育锻炼活动中的常规要求能更加形象地进行记忆,并能自己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解决问题。通过活动前后的对比,我们发现,这样的活动能突破难点,孩子们参与学习活动更加积极了,发言的主动性比以前进步了,学习效率也提高了,在运用的过程中不仅自己会做,还会和同伴进行协商,实地解决遇到的问题。
   三、活动游戏化是规则意识培养的融化剂
   《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渗透、融合理念对幼儿健康教育的影响。幼儿健康教育的内容,不仅注重幼儿的身体健康,同时更关注幼儿的心理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我们幼教工作者要根据幼儿自身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将幼儿健康教育放在第一位,科学地将其融入到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之中,细化到每一个活动中。如何实施呢?《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事情,都是兴趣为先导。只要有兴趣,就有了探索的激情,就能够把事情继续做下去。因此,任何体育活动的前提,就是要让孩子感兴趣。    (一)在游戏中探讨,在游戏中践行。每天,在我们幼儿园的操场上,总有孩子们忙得不亦乐乎,积极搬运器械,玩耍的身影。在我们的眼中,孩子们只要是不快速奔跑,不打闹,我们是不介入孩子的游戏的。那么,教师做什么呢?我们就在观察,看看孩子们出现了什么新的游戏玩法,看看孩子发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案例:踩小三轮车。小小的三轮车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每天总想玩,可是场地又不是很宽敞,但他们还是按捺不住自己想玩的冲动,跑来问我们:“老师,能不能玩单车?”师:“这里有地方玩吗?”小朋友说:“可以啊。”师:“那好吧,最多只能4辆。”小朋友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耶,可以玩单车了。”他们在开车时,有个小朋友主动提出:“老师,我来当警察,看看谁违章。”师:“好,我任命你为警察,专门负责交通安全。”在交警的监督下,司机们都尽量不违章,不撞护栏、不开快车。当发生小摩擦时,交警进行提醒,就能主动到一旁进行交通规则的学习。可也有不听劝的,就跟交警交涉,‘交警’见自己没办法说服‘司机’,就来找我们。“老师,他明明就是撞到小朋友了,还不下车。”我们见状,立即上前,对司机敬了个礼,“司机同志,您撞到人了,请您下车协助我们帮伤员送到医院去检查。您的车出了事故,第一时间是救人,千万不能逃逸,不然后果会更严重。如果您不配合,我们将送您到交警大队,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司机’马上说,我送伤员去医院。
   看,我们的孩子就是这么的机灵。游戏中,孩子假装像真的一样在玩,在直观形象的活动中了解了交通规则,习得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
   (二)在游戏中积累,在活动中实施。经验的累积就像水滴石穿的道理一般,孩子的经验也是在每天的活动中一点一滴积累而成的,所不同的是,孩子对经验的累积,来源于他感兴趣的活动中,记忆尤为深刻。因此,孩子们对活动的规则和安全意识的认知也是一点一点积攒起来的。孩子们的创意,每天都在不断的更新和升级。
   孩子们特别喜欢玩游戏,每天来到幼儿园,最关心的是今天玩什么体育游戏。而我们总是把问题交个孩子去解决,“你想玩什么游戏?你想好了就去做,做好了就来邀请我们去玩。”
   案例:百变轮胎。孩子们特别喜欢幼儿园里那些大大小小被涂上五颜六色的废旧轮胎。他们用轮胎玩出了很多种我们都没有想到的游戏玩法。踩轮胎跳轮胎、钻轮胎、爬轮胎、绕轮胎、滚轮胎比赛、用轮胎当做车子运球、投掷高低不同的轮胎洞、从轮胎架起的桥上走过去、从4个相叠的轮胎上往下跳。我们也去尝试着玩,还真有点难度,孩子们特别乐意接受挑战。孩子的聪明才智是我们无法估量的,只要我们放放手、多看看、少动嘴,我们会发现,孩子们真的很会玩。
   (三)在游戏中分享,在活动中获益。孩子的经验来自于他们的生活经验,游戏好玩,但偶尔也会出现意料之外的场景。例如:鳄鱼池案例。孩子们在摆体育器械进行自由活动时,老师一直在旁边守着,出现了这样的一幕:有个孩子突发奇想,躺着梯子下面假装当“鳄鱼”,还伸出了“锋利的爪子”。孩子们开始兴奋起来,玩得很开心。作为我们长辈的大家,第一眼的感觉是——太危险了!怎么能让孩子们这样玩?怎么能玩这样的游戏!把孩子处在危险的位置是不可取的!作为老师,记录下这一幕后,就阻止了在下面当“鳄鱼”的小朋友们,要求他们远离这个位置,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并在游戏的场地上,与孩子们进行了分析:“游戏中下面的小朋友是‘鳄鱼’,对着过桥的小朋友张牙舞爪。这时,过桥的小朋友们会有什么想法?”有的小朋友说:“会很开心,因为很好玩。”有的小朋友说“我会害怕。”还有的小朋友说:“我不敢过去,等会被它吃掉了。”可见,在小朋友当中,不排除有害怕、恐惧的心理表现。俗语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上面的小朋友站不稳,那下面的小朋友会发生什么事情?通过分析,小朋友懂得了玩游戏也要注意安全,不把自己处在安全的位置的道理。
   游戏中,我们可以鼓励幼儿设计游戏情境,再造想象,但不能把孩子置身于危险的位置上。孩子们正是在这样的游戏情境中,自然而然地获得了经验,而且这种经验将让他们受益,陪伴着他们一路成长。
   四、师幼的亲密关系是孩子规则意识的脐带。
   在体育自由活动中,教师与幼儿的关系是伙伴关系,是与孩子们一起玩耍的玩伴。孩子们在玩的东西,老师也要去玩,只有老师参与到孩子们们的活动中,你就会发现,孩子们特别喜欢这种活动的。如果老师不参与其中,孩子的活动会大打折扣,因此,我们非常喜欢陪着孩子们一起玩这种体育自由活动。
   (一)融洽的师幼关系。当老师和孩子的关系融洽时,孩子们特别喜欢和你亲近,而且你说的他们也愿意听。因为大家都是平等的伙伴关系。大家有问题一起探讨,有商有量,有事情大家一起解决,而且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样的师幼关系,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以师道为尊的弊端。如果教师与幼儿的关系是以师道为尊,老师说的就是对的,孩子们必须按照老师说的去做,那么孩子的心理会感到委屈,有道理也不能申述,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有着阻碍的作用。特别是教师的语言暴力,对孩子的身心伤害更是不可估量。就像木板上钉钉,钉子拔掉了,可板上还有洞,是不能恢复的。因此,教师要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立德树人。
   (三)静待花开的心态。孩子的发展是有一定的时间长度的,如同花朵开花也需要一定的花期才会开的道理一样。作为老师,要有爱心、耐心,更要有恒心。靜待花开,是我们每个老师必须具备的涵养,是作为孩子发展的期待与成果丰收必须经历过的一个过程。因此,静待花开吧,美好的事情就在未来。
   由上可见,传承精髓,融合发展,幼儿主导,教师支撑,师幼有效互动,静待花开,时日可待。有一句谚语说得很好:规矩,它就是束缚,也是保护。规则意识的培养有赖于环境、心境与情境的高度统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099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