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吃了吗?”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吃了吗”这个问候语,具有华夏文化特质。解释为中国人偏好饮食,只是看到宽泛的表面意义;解释为中国人偏重以饮食作为社会交际的主要手段,也是基于直接经验;理解华夏文化延伸“食物共享”的意义,才能明确“吃了吗”的真实意义,仅限于表达亲近的朋友关系。
  关键词:问候语;华夏文化;深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1-0080-02
   一、“吃了吗”表层解释的缺憾
  “吃了吗”在中国民众中使用区域广泛,同时存在丰富的变型,如“来家里请”“您请了没”……它可能出现在与用餐毫无关系的场合,也可以在饮食场合使用。如果将“吃了吗”译成英语,很多人将其视为“你好”或“您好”的意思,译为“How are you”或“Good morning / Good afternoon”。这样翻译虽然易懂,但在汉语中,“吃了吗”与“你好”其实是并存且有明确语义差别的,“你好”表意更为宽泛。虽然从语义上不易区分,但在民俗背景中却能看到两种问候语的区别。
  将吃的问题归属于饮食民俗,那么最直接的解释就是华夏之人重视饮食、关注基本物质需求。中国古代是典型的农业社会,农业生产是靠天吃饭,食物供给不稳定。在历史记载中,饥荒出现的频率很高,并且是社会动荡以致改朝换代主要的原因。这就形成了“匮乏”的社会特点。特别是季节性的匮乏,更给民众生活留下深刻印记,如“青黄不接”“闲时吃稀,忙时吃干”一类俗语。即使是处于精英文化层面的人,也离不开对食物的深刻记忆,如“治大国如烹小鲜”“三月不知肉味”一类名言,隐含着珍重食物的意思。“染指于鼎”“尚能饭否”的故事,暗示生命意义直接等于饮食。饮食事象渗透到文化各个方面的丰富案例,可证明问候语“吃了吗”的最初形式来源于生存体验,其延续则有赖于华夏饮食文化泛化的支持。
  不过,这虽然能说明“吃了吗”不同于“你好”,但仍然不能说明华夏民俗文化的特性。例如,相对匮乏的农业社会使人们非常重视饮食,但不仅华夏地区,欧洲中部、北部都曾有大片的农业文明,土地与食物是族群相互争夺的重要内容,却没有流行这种问候语。据此,可以看出重视食物并不是出现问候语“吃了吗”的必然条件。决定这个问候语与饮食联系在一起,还有其“地方性知识”。
  二、“吃了吗”深描尝试
  饮食习俗中饮食制度、禁忌等内容,具有明确的社会结构意义,是社会组织与社会交往的重要手段。问候语在发挥社会交往的功能,那么“吃了吗”就可以作为社会交往事象来看待,它是基于“食物共享”而产生的——这是一种确定社会关系的方式。食物共享起源很早,在自然形成的血缘群体中就存在。当社会结构超越血缘纽带,日趋复杂,食物共享仍是特定的交往手段,共享的原则直接体现社会结构法则。因此,解释“吃了吗”,可以尝试揭出其社会意义。
  (一)第一层意义:恋旧的家族情怀
  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华夏族,看重生活的稳定性与规律性。华夏族形成国家形态时,完整地保留了氏族结构特征,就是通常说的家国一体。氏族的血缘关系构成家族,家族再投射为邦国,家族传统就转换为邦国行政准则。所以后来朝代不断的更替,都是按家族的模型来组织的,家族成为稳定结构。对于仿古,思想家觉得很相宜,偏重把上古美化成典范。对于百姓也是同理,人们强调古老的旧物、故事,还适用,不用革新,就正好证明前人都是对的。同样,语言民俗中内容沿袭也是主流,问候语“吃了吗”就是古老血缘观念的传承。
  但文化沿袭中,“草根文化”往往处于被压抑的地位,扩展能力较弱,极难历经千年而留存。历史上,生产组织形式、社会基础结构都有变动,文化生态系统对民俗事象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民俗语言也会与时俱变。但因为家族微观结构的稳定,中国平民传统足够强大。很多事象,日常家居是这么做,到仪典之中、到庙堂之上做,只需要变换数量,种类变化则是次要的,这就是一致性。说话行事几乎不用变换。所以,华夏之人的恋旧,不仅是典章制度的复古,更得到民俗观念的裔承,有日常行为的支持。
  民俗观念的恋旧,是“吃了吗”一直留存下来的基础。历史上,“食物共享”观念与血缘群体认同有密切联系。随着生存方式差别增大,社会结构关系也复杂,有的群体就忽略食物共享的民俗事象。华夏之人还一直沿用,总把共享食物作为群体认同的重要办法。因此,在社会民俗中大量运用饮食现象作为象征、表述的手段,是在强化对血缘关联的重视。现实生活中使用“吃了吗”这一问候语,也表示着一层对传统的、已然固定的关系的认可。由此,可以得到“吃了吗”的第一层意义:它是古老的群体认同手段,认定或模拟同群体关系,它强调“我们”这一同质关系,不用于陌生人之间打招呼。
  (二)第二层意义:广泛的社会关系模拟为血缘关系
  民俗心理的强化,总是通过具体可行的方式来实现的。血缘意识的强化,就表现在最重要、最基本的民俗活动中。华夏民俗中,重要的民俗活动,如岁时节日、人生仪礼都会体现对血缘关系的强化。所用手段,就包括饮食方式。
  民众将家族饮食文化移植到更广泛的社会交往场合,就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宴飨风习。直到今日,一起吃饭仍然是民间应对各种问题的好法子。与家族食物共享模式一起移植到非血缘交往中的,還有语言民俗。像“你好”这样的问候语,不具有血缘关系含义,而“吃了吗”则具有亲缘色彩。可见华夏文化对非血缘社会关系的处理方式,习惯于模拟家族血缘关系。可能同时具有两种意义,一种是真实血缘关系,一种是模拟血缘关系。如“大哥”“叔叔”可专指特定亲属,但也广泛地用于非血缘社会交往中,就是民间长期盛行的结拜现象,也是社交中模拟血缘关系的习惯。
  模拟血缘关系来处理广泛的社会关系,有利于强化超大群体的凝聚。所以在历史的宏观场景中,以华夏文明为中心的多族群不但可以共处,而且交往、融合是主调。在微观的村落城镇场景中,亦能达成“远亲不如近邻”的情景。而“吃了吗”的使用场景,恰恰是“近邻”交往。   据此,“吃了吗”的内在意义可进一步固定:并非真正的食物共享邀请(不用于真实亲属关系),而是模拟式的。它常常有同一空间要求,不用于间接交往的书面语。在社交中偏向表达“我们是亲密关系”的意义。
  (三)第三层意义:交往意愿指向“亲近的朋友”
  “吃了吗”在日常中普遍使用,却不表达请客吃饭的意思,这就带来了一个“禁忌”:熟悉华夏民俗的人,在回应这个问候语的时候,大都是采用婉拒意义的词句。即该问候语相对的答语基本固定,如“吃过啦”“你请,你请”。一般交往中,拒绝总是负面意义的,这里的拒绝有没有负面意义呢?其实极少。统计发现,民间日常问候一般是由地位较低的一方主动打招呼,“吃了吗”也是如此,故其答语为婉拒意义,对优越感显示并不强,即打招呼的双方地位差别不可能过于悬殊;如果是平等关系,这个问候语及其答语就不会突出地位差别,而显示谦逊的意义,故答语“吃过啦”附加“你吃了没”的反问,往往就是平等关系的显示。这符合日常交往中“朋友”关系。
  因其古老的血缘色彩,仅有模拟意义的“吃了吗”仍带有一定隐私性质,仅限于非正式的、民间交往关系。而这种场合,也决定交往双方地位差别不能太大。
  由此,可知“吃了吗”的第三层意义:用于非正式场合发出主动交往信号,表达“朋友”的交往意愿。
  三、結语
  确定“吃了吗”的含义,要注意在使用中的几个规律,才能看到“地方性知识”的真实情况。问候语“吃了吗”放弃了传达共享食物的原意,但模拟了消除隔阂的社交功能,这是它的意义内核;它采用直观感性的外在形式承载转换过的意义,这是它的形式特点。它的字面意义不等于真实意义,真实意义是经过思维跳跃、延伸的意义。在运用中,它不注意个体本身,而关注互动关系。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不用于陌生人交往或第一次见面;二是部分保留“愿意共享食物”意义内核;三是属于“次一级”亲昵含义,不用于招呼家庭成员或真正共享食物的人群。这一问候语是民间社交关系的一个文化特质。对问候语“吃了吗”案例的分析,可以作为涉外汉语教学的借鉴,注意“地方性知识”的挖掘与运用,进一步显化华夏文化的特质,才能达到以语言承载、传播文化的目的,也才能使语言学习真正做到“信,达,雅”。
  参考文献:
  [1]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2][美]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C].王海龙,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262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