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培养创新人才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界共同的价值追求,其不仅是理论问题,更是重要的实践课题。高校建立或构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创新人才,通过对云南师范大学教学实践的总结,文章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工作体系,构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分级分类创业园区,施行创业园区学生团队自主管理机制,实施创新创业精英教育计划,举办针对性特色论坛等形式的实践育人模式。
  关键词:创新 创业 能力 培养 路径
  基金项目:云南省2016年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课题研究,立项编号:2016YB01
  大学生作为我国未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能否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事关我国未来社会的兴旺发达,事关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保持。《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高等学校是精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摇篮,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也是提高高等学校人才质量的关键。下面以云南师范大学为例,就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进行探讨。
  1 创新创业能力的内涵及培养目标
  创新能力是在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创业能力是一个人或团队从事创业所具有的能力,具体包括开拓创新、组织沟通、风险承担等方面。而这两个“能力”是密切相关的,大学生创新力包含了创造性思维、想象力等,创业能力包括了计划、组织和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创新创业能力是一种既具备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又具备创业潜能的复合型能力。
  有专家指出“创业的最佳年龄一般在25岁到30岁之间,这段时期是创新思维最为活跃、精力充沛、最好动脑筋、创造欲最旺盛的高峰期。尤其是在网络软件、广告、策划、咨询、证券、投资等知识密集型行业,经验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创新发现精神”[1],而年轻人思维活跃、精力旺盛,是最有创新精神的,大学期间的受教育者正符合这些特征。因此,大学生是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最佳对象。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校得到的不仅仅是专业的理论知识,还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综合提高,在走出校门后可以更好地适应瞬息万变的世界。
  当下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总体目标是“根据我国国情,通过高校创业教育、国家政策等途径,以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转变观念,掌握自谋职业的技能”2,使他们更多地从“等、靠、要”到自主创造,为我国更行各业培养出更多创新型人才。总的来说,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目标包括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中认识能力涵盖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式、创新认知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实践能力涵盖了对大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创业素养的提高和创业潜力的发掘,以及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实践机会。
  2 当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存在认识和实践上的误区
  2.1.1 重活动开展,轻教学过程
  创造力的基础是科学素质,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而科学素质的提高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主要是通过教学过程实现的。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大多数时间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度过的。知识的传授、思维的训练、方法的学习,也都主要通过教学过程来实现,活动的开展必须与教学过程相结合,开展几次活动是容易的,要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创造性教育则十分困难。轻视教学过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便失去了基础。
  2.1.2 重技能开发,轻思维训练
  目前社会上重视技能开发,而疏于创造性思维训练。从家长到学校,逼迫孩子学习音乐、舞蹈、美术、书法、体育等技能。孩子能掌握这些单项技能固然很好,但一个人能否成功,创新能力的大小,并不表现在这些方面,或者说,主要不表现在这些方面。重技能,轻科学素质,轻思维训练,这都是创新教育的误区,丢掉科学素质,就没有创新的基础,丢掉创造性思维训练,就没有了创造力的核心。创造力的基础是科学素质,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只有抓住科学素质和创造性思维这个关键环节,才能培养出创造性人才。
  2.1.3 重创造结果,轻创造过程
  近年来,在科学教育活动及其他各种创造发明活动中,普遍重视的是创造结果,学校和家长关心的是学生拿到什么奖、捧回多少“杯”,而没有抓住创造过程开展有效的创新教育。学生在创造发明活动中,会遇到许多困难:有知识不足的问题,有经验缺乏的问题,有实验条件与设备的问题等,创新教育就是要利用这个过程对他们进行教育,教育他们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恒心,有不怕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
  2.2 应试教育的现状对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影响
  由于教育资源与人民群众受教育需要之间的矛盾,导致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只有通过统一命题考试、择优录取来解决。为此,全国就不得不用统编的教材,用同样的内容向学生作填鸭式的灌输。这就使我国的学校教育久而久之成了一种应试教育,升学率成了社会评价一个学校的唯一标准,教师和学生考虑得最多的是怎样才能在各级升学考试中取得尽可能好的成绩,平时教学,只抓升学考试要考的,老师讲,学生听,让学生死记硬背。进了大学以后,为了能在评优、评奖、入党、就业等活动中实现公平,也因为学生和教师的习惯使然,便继续围绕考试分数开展应试教育,分数第一,能力第二,只看结果,不重过程。这种做法实际上是把青少年加工成具有统一规格、可随便替代的、标准化的机器零件,这是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的产物,这种做法是不利于学生创造力发展的。而家长由于望子成龙和出于对子女前途的现实考虑,在这一过程中也自觉不自觉地起了一种火上加油、推波助瀾的作用。[3]
  2.3 现行的教育评价体系不利于大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的各种评估制约了教师和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挥。不同类型的高校都用一个指标来评估(单项评估或专业评估都是围绕这唯一指标来制定指标体系),指标的唯一性导致人才培养的内容和过程趋同,失去了各学校各专业应有的个性和特色,制约了教师和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挥,既不利于各级各类学校办出自己的特色,又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对大学生学业的考评存在的一些弊端也不利于创造能力的发展。在我国高校,真正意义的学分制仍未普遍推行,不管是学有余力的还是学习吃力的学生,都要在相同的时间里完成相同的学习计划,不利于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文理工各学科交叉不够,相互渗透不够,学生不能跨学科、院系甚至跨校际听课。学生只需要按部就班地上完学校规定的课程就能毕业,学生的创造性得不到培养,甚至受到压抑、遭到扼杀。
  高校对教师的评估以“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但学校过分强调以科研成果作为评估教师的主要依据是极不科学的,这就造成教师为了评职加薪,投入个人研究精力过多,而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创新的开拓“力不从心”。再加上对学生学业评价标准单一,仍以掌握课堂知识考核为主,而对学生道德、组织能力、科研意识、创造能力关注较少,特别是文科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仍建立在识记、理解基础上,对他们知识宽度与广度开拓较少。
  缺少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激励制度。当前对学生的综合评定是从德、智、体三个方面来进行的,在这个体系中,创新能力应属于智力方面的要素,而大学生智力要素的考查评价却主要来自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成绩又是来自书本知识记忆程度的考查,它更多的是学习态度的体现,不能反映学生实际的智力水平和创新能力。专业论文是反映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项目,撰写论文过程中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是学生们在未来知识积累足够时可以做出重大创新的必要前提。目前,大多数本科生除了毕业论文外没有任何作品,学校也不作要求,如此的评价制度淡化了学生的科研意识,不利于激发学生应有的参加科研的热情。
  2.4 大学教师的创新素质不高直接影响大学生创造能力的培養
  大学教师的素质水平高低决定着大学素质教育能否贯彻落实。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教师的素质。目前,不少高校教师都存在知识趋于陈旧,外语和计算机能力不强,不能掌握本专业前沿性知识的问题,这就很难卓有成效地完成培养创造性人才的任务。在教学方法方面,仍然是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的单向的知识传递模式,很少能采用诸如参与法、探究法、讨论法、设计法、发现问题法和自学法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所以在教与学的关系中,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而老师给学生自由想象、自由研究、自由提问、发表独到见解的空间很少或几乎没有,这显然不利于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 云南师范大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
  针对以上问题,云南师范大学从实践人手,坚持育人为本,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面向全体、结合专业、强化实践,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3.1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工作体系
  “云南师范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工作体系”的核心是组建学校创新创业学院,核心内容是“五中心”的组织保障: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创新创业教学实践中心、创新创业竞赛指导中心、创新创业成果转化中心、创新创业项目孵化中心;“二模块”的教学体系、“六载体”的平台支撑,该体系旨在系统构建面向全体学生,纳入教育教学体系全过程,结合专业学科特点的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主要是通过学院部门联动、校企协同,系统实施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实践训练、项目培育、成果转化等工作,培养集实践型、应用型和创新型能力于一体的人才,增强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构建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
  3.2 构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在学校层面开设校级公共必修课科目《创新创业教学与实践》,共32课时,学分设置为“1+1”,既有实践性的课堂又有线下的理论知识学习(1个学分)以及相关实践应用等(1个学分),采用线上、线下、课上、课下结合的模式进行,真正将创新创业教育融人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了双创教育“二模块”(校院两级、理论+实践),“六载体”(师资队伍、教材开发、教学资源、实践基地、信息平台、教学管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在创新创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融合的双创课程体系基础上,结合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组建19人的核心教师团队,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学与实践》理论课程。从2013年起学校一直与超星尔雅公司和智慧树平台合作引入传递创业能量,打造富含创业精神的网络课程资源,加快创新创业体系课程的建设并鼓励并组织编写大学生创业基础教材,建立并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案例库。
  3.3 建设大学分级分类创业园区
  云南师范大学对大学生创业园区的建设采取分级分类的思路,校、园两级协同合作,基于专业类别的不同进行划分。学校层面建立了信息类创业园、综合类创业园,理工类、艺术类创业园。在各自学院分类特色基础上,充分发挥企业和学院积极性与主动性,帮助指导学生设立具有各自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园区,如与农垦集团共建“咖啡场”校园众创主题空间、能环学院创学堂、就业处媒介融合与讯息传播大学生创新创业与VR体验基地、物电学院创新创业中心、艺术设计创新创意体验园等。大学生创业园区为学校创业课程教育、学生创业实践、创业项目研发、科研成果转化、创业成果展示等提供了多功能的平台。
  3.4 创业园区学生团队自主管理机制
  经过几年的摸索,学校形成了创业园区学生团队自主管理机制,其内涵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3.4.1 学生自主管理服务机制
  学校的信息类创业园的管理机构为就业处和信息学院合作组建,启用规范化的园区管理制度,由优秀的创业学生及其团队成员担任园区的日常管理工作。同时,结合“互联网+教育”模式,通过技能培训、对外交流等活动不断给创业团队充能,为创业园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3.4.2 双创协会协助管理机制
  创新创业协会的成立旨在加强创业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理念,通过加强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来宣传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提升大学生对创新创业工作的了解、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配合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服务于大学生创业园及创业团队。
  创新创业协会由学校就业处直接领导,依托于学校信息类创业园,开展创新创业知识教育,如创业讲座、沙龙、项目路演等,同时提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机会。根据成员自身特长及兴趣,加入不同的創业团队中进行创新创业实践,在实践中了解创业知识,学习并掌握创业方法,提高自身素质及创新创业能力。目前创新创业协会下设办公室、外联部、信息部、技术部,协会参与人数近60人。
  3.5 实施创新创业精英教育计划
  学校探索建立需求导向的学科专业结构和创业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类型结构,构建了“三类型四途径”(即“专业学术型”“卓越型”“就业创业型”三种培养类型,“专业分流”“本科双学位教育”“定向培养”“国内国际联合培养”四种培养途径)的多元化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已经开始实施卓越教师、卓越工程师、卓越法律人才等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举办中美联合培养“1+2+1”实验班、文学院卓越教师朱自清实验班等创新创业教育实验班。
  3.6 举办针对性特色论坛,形成典型示范作用
  校团委与就业处联合开办激励广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创业英雄论坛”,邀请创业成功的榜样分享创业经验。让在校大学生在聆听与交流中,了解创业知识、感受创业魅力、明确创业方向。 “创业英雄论坛”旨在提高学生思想高度,激发创业思维,营造创业氛围。
  在就业处指导下,创业园区自主创立“求道论坛”,旨在为创业大学生搭建一个创业学习讨论和经验分享的平台,同时又能辅导大学生将创业思想变为创业行动,进一步为大学生进行创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落实创业项目、深化创业理念。求道论坛不定期邀请园区内的创业者、创业导师、创业政策制定实施部门负责人等,为正在创业路上的大学生开展专业的知识讲座,分享研讨创业过程中的经验与困惑,解决大学生实际创业中遇到的诸多盲点、难点,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创业初期创业难的问题,引导在校大学生正确地走出创业的每一步,实现大学生的高效创业、正确创业、成功创业。“求道论坛”完善学校对人才培养、人才塑造、人才扶持的机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有益于社会的人才,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总之,云南师范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坚持问题导向,补齐人才培养短板,通过学院和部门联动、校企协同,系统实施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实践训练、项目培育、成果转化等工作,培养集实践型、应用型和创新型能力于一体的人才,增强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意识和能力,完善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路径提供了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1]周斌,戴律国.创业在今朝——上海大学生就业侧记[J].中国劳动,2003(11).
  [2]段美,欢佩君,赵亮亮.我国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及对策研究[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0 (9).
  [3]易杰雄,论创新[M].舍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188-19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486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