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幼儿在园游戏中同伴间分享行为的观察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研究采取事件取样法对湖南省长沙市某一省级示范幼儿园中一班39名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分享行为进行了观察研究,分析幼儿在游戏中分享行为的基本情况,对行为的特点进行归纳、以及提出分享行为培养对策。
   关键词:幼儿;游戏;分享行为;观察
   一、问题的提出
   游戏是幼儿在园最基本的活动形式。研究者发现幼儿在自主游戏的过程中,经常出现 "分享"、"谦让"、"合作"等积极的亲社会行为。这些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差别在于:分享是在没有明显个人利益驱使下发生的。而"谦让"、"合作"等行为是出于行为人为达到某个目的而发生的,利他程度较强。幼儿期分享行为的建立是为幼儿以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重要基础,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和个性形成的重要方面。但长期以来,人们比较重视幼儿知识、技能的学习与掌握,而忽视分享行为的发展。
   综上所述,本研究将幼儿分享行为定义为:幼儿在没有明显个人利益获得的情况下,通过物品给予、语言交流等方式将所有物、信息及美好情感与同伴分着享受的活动。
   二、研究方法
   本文在大量文献检索的基础上,采用事件取样法研究幼儿在园的自主游戏中所表现出的分享行为,并分析幼儿分享的基本情况与特点,提出如何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的策略。本研究选取湖南省长沙市某省级示范性幼儿园中一班39名幼儿。其中,男生22名女生17名。
   在本研究中,观察时间为每天为上午8:50到9:50幼儿自主的游戏时间,观察范围是幼儿游戏过程中的分享行为。观察期为5天。对分享行为做四个维度的观察记录:一是行为者的姓名、性别;二是行为对象的姓名、性别;三是分享行为类型;四是分享对象的反馈信息即分享结果。
   三、幼儿分享行为的基本情况与特点
   (一)分享行为的性别比较。本次观察总共取得有效事件55件,其中男性幼儿分享次数为29次占总数的52.7%,女性幼儿的分享次数为26次占总分享次数的47.3%,可以得出不同性别幼儿分享行为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二)分享内容的类型比较。根据观察,研究者将该班幼儿间分享内容的类型归纳为两类:一类是物质资源分享,一类是非物质资源分享。物质资源分享包括对玩具材料的分享;非物质资源分享包括对知识经验、情感态度、技能技巧的分享等。依据对观察收集到的数据整理,将幼儿分享内容类型归纳如下:物质资源的分享为37次,所占比率为67.7%;非物質资源的分享为18次,所占比率为32.7%
   由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本班幼儿的分享的主要类型以物质分享为主,幼儿在游戏中运用分享材料的方式进行同伴交往,非物质资源的分享的比重可以看出幼儿已经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
   (三)分享对象的反馈比较。在多次的观察统计中,将该班分享对象幼儿的反馈归纳为三种,分别是:积极反应,表示赞同或感谢,即接受;消极反应,表示不需要,即拒绝;中性反应,不表达态度,即无反应。若分享对象表现出第一种反应那说明分享事件取得了成功,若分享对象表现出后两种反应,则说明分享事件失败,分享主体未达到目的。
   统计结果如下:分享对象的反馈以积极反应为主,共40次占总数的72.7%,其次是分享对象对分享者和分享内容不做表示,即中性反应共10次占总数的18.2%,对分享持拒绝态度的最少,共5次占总数的9.1%。可以看出,分享的主要结果是分享主体的目的达到,分享获得成功,分享主体和分享对象在材料需求和情感表达上较为一致。
   四、分享行为培养对策
   (一)教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适时引导和干预。教师在巡回指导的过程中应当对出现分享行为的幼儿及时鼓励与表扬。让被表扬幼儿知道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激励其分享行为再次出现。同时,周围幼儿会因希望得到表扬模仿此行为。在幼儿游戏有冲突行为出现时要适时引导和干预,通过随机教育的方式,依据每个幼儿的个性、气质、认知水平等多方面的差异,对幼儿进行引导,帮助幼儿分享意识和行为的形成和产生。
   (二)渗透日常生活,合理利用多领域整合。分享行为是作为亲社会行为是《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幼儿需要培养的社会行为。因此教师对幼儿社会态度、情感、意志以及行为的培养应当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渗透到一日生活各个环节。此外,教师可以通过多领域整合,将分享行为融入语言、健康领域的活动中,增强幼儿分享行为的意识,形成分享习惯
   (三)营造提倡分享的班级氛围,为行为培养提供环境条件。幼儿园的氛围和环境是幼儿教育的重要手段。这个环境既包括物质环境也包括精神环境。物质环境可以通过环境创设,游戏材料的投放方式等形式创设。精神环境的营造除了对出现分享行为的及时表扬与鼓励外,教师间树立良好的分享榜样,也会激发幼儿分享行为出现频次。
   (四)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使家园共育最佳化。父母在幼儿社会化的过程中扮演关键的角色。父母的教养方式、分享观念、行为表现对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有重要影响。首先父母,树立正确的分享观念,告诉幼儿分享是快乐的值得学习的。其次父母发挥榜样作用,以身作则,幼儿则会耳濡目染。除此之外,家长要与幼儿的老师应当密切联系,保持家园的一致性,积极配合,让分享行为的培养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李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
  [2]杨丽珠,吴文菊.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王福兰,任玮.幼儿在园亲社会行为的观察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6(7).
  [4]丁霞.中班幼儿分享意识与分享行为的培养研究[J].儿童发展,2012(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650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