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互联网的发展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讲述了互联网发展给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带来的改变,并且明确分析了网络给德育教学带来的挑战以及应对的措施。
   关键词:互联网;双刃剑;问题;机遇
   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上网冲浪的人群愈来愈年轻化,青少年使用互联网的数量不断递增。由于青少年的思想道德观还未成型,网络信息的混杂性对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产生了威胁。但毋庸置疑的是,网络造成危害的同时也带来了福利。网络技术已经渗入我们的生活,并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我们已经离不开网络了,与此同时,帮助小学生合理使用网络也成为德育工作内容的重要课题。
   一、辩证看待互联网对小学生的影响
   互联网上有海量的资源,俨然成为了万能的百科全书,学生可以在网上查询资料解决实际问题,增加自身知识储备量。学生在网络上跟人沟通,对关注的内容发表意见,平等地和他人讨论,不仅能交到朋友,还能锻炼语言综合能力。网络聊天的本意是增进与他人的感情,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但是我们发现小学生过度沉迷网络聊天,反而忽视了现实中的人际交往,与父母朋友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对周遭事物失去兴趣,变得冷漠自私。小学阶段的学生就像一个空空的容器,对事物的正确感官、行为规范、礼仪态度、思想意识都需要从外界填充进去。网络上的信息鱼龙混杂,弥漫着像利己拜金、好逸恶劳等不良的社会风气[1]。小学生不能正确辨识网络上的各种思想,潜移默化之下被这种错误的观念所影响,就会阻碍自身的发展。我们都不愿意网络在便利社会生活的同时荼毒我们的下一代,所以在网络环境下展开小学德育工作是家校都必须重视的内容。
   二、阻碍小学德育工作开展的问题
   (一)班主任对德育教学认识不足
   班主任对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视不够,只关注各学科成绩的进步,对德育课程只是走个过场完成教学任务。还有的小学班主任夸大网络技术的危害,对网络技术的看法不够客观。在德育教学中,一味要求学生少使用网络,甚至不使用网络,引起了学生的抵触。小学德育课程的特殊性要求教师是“科班出身”,了解德育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2]。但是很多学校仍然追求应试教育,随便让科任老师担任学生德育课程的教学。其他科任老师不懂德育课程的专业知识,也不了解这门课程的内涵,在教学的时候只能注重形式流于课本,根本不能发挥德育的作用。
   (二)德育内容过于局限
   网络是现代学生交流的主流平台,网络道德教育应该被纳入德育体系。然而很多班主任没有重视网络模块的德育,还是只注重传统的说教,这完全不合实际。脱离实践的教学使德育压根没有发挥作用,还打压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德育方式单调
   德育课程的现状是很多班主任依旧满足于固有的教学方式,基本的模式是照本宣科,进行单向教学。学生对于纯理论的知识无法做到自行理解消化,导致德育课堂的开展效果没有达到预期。而网络环境下的学生喜欢追求新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相应的德育方式也应该与时俱进,符合小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
   三、网络时代德育课程面临的新机遇
   (一)改善德育观念
   打造家校一体是发展德育观念的重要举措。网络监管的复杂性光靠学校班主任的一人之力是不够的,在青少年上网冲浪地点中家庭占了主流,因此父母要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学生的德育管理[3]。家长应利用与学生的情感纽带,把控好学生上网时间与上网方式,对其中发现的问题,立马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疏导。
   (二)在其他课程中延伸德育内容
   思想教育是一个广泛的命题,贯穿学生学习始终。班主任可以寻找实际的资源来开展德育工作。例如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课文《总也倒不了的小屋》,这一课的内容是年迈的老屋想要倒下休息,可是总有突然跑来的动物来寻求帮助,导致老屋一直不能完成自己的愿望。老屋傳递出来的是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这是德育内容中的团结友爱、助人为乐教育。不只在语文课本中有素材,各个学科中都有德育素材。像部编版At the zoo这一课的任务是熟记有关动物单词。教师就可以以这些动物单词为引线,劝导学生保护小动物,爱护自然。从课本中选取教学素材,学生都熟悉,心理上比较容易接受,说服力强。
   (三)德育方式的强化
   互联网技术突破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允许学生在任何时刻地点上课。建设网络教育网站,学生在课后也能随时浏览。学生在网络平台学习时随机选择感兴趣的学习,和同学一起交流想法,对于不懂的知识能重复浏览,老师还能在线答疑[4]。
   四、结束语
   网络是影响社会进程的重大发明,无论是对学生的学习还是生活都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对德育工作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班主任要学会趋利避害,借助互联网优势高效地开展德育工作。
   参考文献:
   [1]王中军.网络文明建设中网民自律培育研究[D].中南大学,2010.
   [2]赵婧媛,成星亮,薄晓明.大数据视域下高校网络德育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21):53-55.
   [3]熊婉均.家庭:青少年网络德育的重要阵地[J].现代交际,2017(15):105-106.
   [4]曹梦,张鸿燕.网络时代高校立德树人路径探析[J].林区教学,2017(8):4-5.
  编辑 郭小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956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