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加强语文教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摭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尹世杰

   摘 要:阅读能力作为学生成长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能力,需要语文教师予以重视。要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阅读中;通过文章中语言美的展示,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与热情;筛选益于学生成长的阅读内容,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展开课外阅读,锻炼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能力;阅读习惯;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421;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12-0054-02
  阅读能力作为学生成长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能力,已成为新时期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重要内容。因此,语文教师要对阅读教学有正确的认识,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对阅读的兴趣,逐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这对于学生日后的语文学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主要对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进行探讨。
   一、新时期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的呈现
   1.教师教学方法方面问题的呈现
   现阶段,虽然我国对语文课程进行了改革,但是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仍然照着教材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与传授,整个课堂教学内容都是课本中的内容,使得学生对课堂学习失去了兴趣。也有些学校在期末对教师进行考核时,往往以班级成绩作为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就使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遇到考试中不考的内容就直接省略,以避免浪费时间。教师这样的做法,会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只學习考试内容,并产生学习是为了应付考试的观念,在课后就更别提进行课外阅读了。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的知识面局限在课本上,禁锢了学生的发展。
   2.阅读课程设置方面问题的呈现
   一些学校过分重视学生的成绩,所以在安排课程时通常会以课堂小测试等形式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虽然这种小测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效果,但是这种考查方式会使学生将所有时间都用在应付测试上,而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3.学校方面问题的呈现
   大多数学校都能自主决定本校语文的教学方向与教学进度,当然也包括对学生阅读能力培养以及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计划等。然而,一些学校为了向社会展示本校的教学实力,会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如何快速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上,而忽略了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如部分学校没有设立单独的图书阅览室,这就使得学生在学校内很难阅读到其他书籍;部分学校虽然有图书阅览室,但是里面存放的书籍种类不多,且比较高深,不太适合学生阅读。
   二、新时期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1.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阅读中
   我国最早的教育著作《学记》中说:“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即良好的师生关系决定了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态度,当学生喜欢教师、尊重教师时,他们就会因为这种喜爱而更加努力地学习该教师所任教的学科。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并为学生创造生动、有趣、平等、民主的阅读环境,让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阅读中,与教师进行阅读上的交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意课堂教学语言的恰当使用。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不但要客观、规范、有针对性,还要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理解、信任、赞扬、鼓舞等。例如,有的学生在阅读文章后回答教师的问题时卡壳了,教师可以这样对学生说:“别着急,慢慢来,刚才你说得很对,顺着刚才的思路再想一想。”学生在得到教师的鼓励后,原本紧张的心情会得到放松,更加自信地继续说下去。对于在阅读中经常提出问题的学生,教师应该提出表扬:“这名同学阅读很认真,大家要多向他学习。”这会调动提出问题的学生甚至是全班学生认真阅读的主动性,从而让他们获得更多展现自我的机会。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比较强,教师对学生长处的肯定和良好表现的表扬,不但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而且能够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等心理品质。良好师生关系与课堂阅读环境的构建,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通过文章中语言美的展示,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与热情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通常都是用优美的语言来描述事物,但是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真正体验语言所要表达的意境。所以,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自主学习。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要让学生在每一次的阅读中都能有所发现、有所收获,从而在优美语言的感染下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与学习热情。例如,在教学《第一场雪》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先通过自读自悟法让学生对“山川、树木、房屋,全部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这句话进行理解并感受其中的优美景色,然后再带领学生共同对柳树上的银条儿和松柏上的雪球儿这两种事物的特点进行比较与分析,最后引领学生通读全文,让学生明白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对文章中事物的描写进行更直观的解读,感受文章中语言的魅力,并在感受语言美的同时逐渐提高阅读能力。
   3.筛选益于学生成长的阅读内容,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面对互联网上丰富的阅读资源以及实体店里林林总总的书籍,语文教师要为学生筛选有利于他们成长与发展的阅读内容,并教会他们根据阅读内容或者自身的实际需求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如对于一些有价值的阅读资料要通篇精细深入地阅读,而对于那些看起来比较粗浅或者阅读后不能带给读者收获的阅读资料可以采取粗略浏览法,即通过阅读文章的摘要、前言、目录和结语等或者从头到尾大致翻一翻的形式来了解阅读资料的大致内容,从而达到在短时间内获取更多知识的目的。而对名著或者古诗等优秀的作品,教师要引导学生静下心来认真阅读,并细细品味其中的寓意或情感。很多名篇佳作都需要学生反复地阅读,甚至需要背诵记忆,才能更加深刻理解文章的立意构思,斟酌每个字词的使用并领悟词句的美妙。例如,在教学《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时,教师先介绍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即李白在隐居庐山时遥看香炉峰瀑布写下的。然后教师带领学生反复地朗读这首诗,不仅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庐山瀑布的雄奇壮丽,而且能让学生领会李白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在名篇佳句的精读中,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审美能力、鉴赏能力以及阅读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4.引导学生展开课外阅读,锻炼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语文教师只有让学生广泛学习知识、博览群书,学生的语文基础才会越来越坚实,并在阅读过程中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然而,仅仅依靠语文阅读课堂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在课堂上还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逐渐掌握阅读方法。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籍,并在班级的图书角放一些学生喜欢报刊。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课外读物借给班级,由学习委员对其所借的书籍进行记录,其他同学可以借来阅读,以增加课外阅读量。这样的方式,使班级内的图书角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有《阿凡提的故事》《伊索寓言》《天方夜谭》《灵性的王国》《爱的教育》等……班级内的课外读物不但能使学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进行课外阅读,也能使那些课外读物少的学生获得阅读更多书籍的机会。在课间或者中午休息的时候,大多数学生都能认真地阅读,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己阅读的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是新时期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作为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中要创新和改革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进而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技巧,让学生在更加高效、优质的阅读中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潘金霞.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思考[J].课外语文,2016(13).
  [2]李琴.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实践探索[J].甘肃教育,2019(08).
  [3]刘继忠.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知识源于生活[J].现代阅读,2012(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941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