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化学教学中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凤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打造高效课堂是每个化学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作者结合自身经验就此问题做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 化学高效课堂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问题情境 小组合作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是每个化学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我在近几年的化学教学中不断探索实践,总结出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
  一、了解教材,细读大纲,明确教学目标打造高效课堂。
  我觉得一堂好课必须落实好教学三维目标,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真学习大纲,钻研教材。钻研教材不仅是对教材的理解、领会,还包括对教材的加工处理。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教学条件(实验设备、现代化教学手段)及自身的教学经验驾驭教材、教师组织一堂课,要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的和任务。一堂课,一方面要有主要的一两项目的,如学习新知识,或进行某种技能训练。另一方面要全面考虑发展双基和教育的各项任务及能力的培养,如何贯穿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例如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实验,教给学生如何观察实验过程和结果;教给学生一定的技能,并通过一定的练习,使学生掌握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过程和方法,以适应实际需要,防止出现教学盲目和随意。
  二、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打造高效课堂。
  初中生学习化学,往往反映内容多,杂乱,理不出头绪,要记的东西多,容易忘。这是因为学生刚刚开始学习化学时,对实验现象兴趣很浓,但没有因此而形成稳定发展的内在动机,也不知道应该怎样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想问题,更不会联系自己熟悉的事物和现象想问题,不重视记忆、理解重要的事实、术语和原理,造成知识的脱节,甚至学习水平分化,所以教师要有针对性地下工夫,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情境。
  比如,在绪言课教学中,演示镁带燃烧、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生动的实验现象,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共同点?应当得出什么结论?并在这一认识过程中,从学习方法上给学生以启迪。要联系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多设计一些生动形象化的教学方式,多引导学生议论、讨论和练习。在学生认识水平的基础上,引导得出结论,上升为概念和理论。初中生一般不讲究学习方法,这就要求教师从一开始就运用典型实例,给学生以指导,结合实验或实物记忆物质的性质,变化的条件,以及反应后的产物。要注意联系对比,从个别中概括出一般,从个性中分析出共性。比如,学过氧气的物理性质以后,给学生点明学习和记忆的顺序,即按色、态、味、嗅、溶解性、密度、熔沸点的顺序,虽然不一定求全,但有记忆和再现的顺序,便于联想和回忆。
  又如,当学到有关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浓度的计算时,学生往往习惯于按数学计算的思路,急于代公式求解,这时教师要把住方向,引导学生把注意力先集中到充分理解概念或原理上,并在明确计算依据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找准相关项(量)的关系后再求解。这里的关键是明确正确的解题思路,掌握符合逻辑的解题格式和方法。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打造高效课堂。
  创造“问题情境”就是把学生引入一种与教学有关的问题情境的过程。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有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和求知欲,使学生在“乐”学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在化学教学中,跟化学有关的实验、故事、史实、生活经验、社会实践等,都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问题情境,以便促使学生积极学习,促进知识的建构,以及知识、技能和体验的连接。
  例如在进行浓硫酸性质氧气性质的教学中,学生发现:没有打磨过的铁在氧气中没有明显变化。我顺势提出,没有明显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提出若干种假设,如氧气不纯,铁丝表面有铁锈,此时哪种假设正确呢?又如: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实验的教学中,是什么使石蕊变色的呢?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石蕊染过的干燥小花分别进行如下操作,喷水;放在干燥的二氧化碳中;喷水后放入的二氧化碳中,通过观察得出什么结论?通过在实验过程中,不断设置疑问,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探讨原因,最后解答疑问。
  创设问题情境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通过对新旧知识的质疑创设问题情境;利用生动故事创设问题情境;运用史实创设问题情境;利用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利用社会实践创设问题情境。
  四、由单一授课改为小组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打造高效课堂。
  1.促进认知、情意发展。小组合作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构建立体知识网络,这样形成的知识在大脑中会保持很久甚至终生难忘,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2.锻炼竞争与合作能力小组交流中以合作为主,组与组间以竞争为主,竞争与合作相辅相成,使课堂气氛紧张而又愉快。教师在小组讨论过程中不能袖手旁观,要适时引导,充分发挥“撑船者”和“划桨人”的作用,使学生变“不会学习”为“会学习”和“主动学习”。
  五、通过化学实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打造高效课堂。
  化学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实验是最好的手段。
  1.利用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良好的学习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思维的动力。例如绪言课中可以先做几个有趣的实验:(1)巧除壶中污垢(用食醋);(2)氢气吹肥皂泡,用燃着的小木条点燃;(3)铁燃烧的实验;(4)烧不坏的手帕等。
  2.利用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说复习是学习之母,那么观察就是思考和认识之母。只有通过观察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在实验中,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和重点,自始至终必须认真、细致地观察,如蜡烛燃烧注意观察火焰的颜色,是否有黑烟,与乙烯乙炔燃烧现象做对比。
  3.利用实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教师做演示实验,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的过程,使思维从表象到本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很好地培养思维能力。如铁、锌、镁与稀盐酸反应,学生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及最后溶液的颜色,可以得出金属的活动性结论,可以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孙菊如,等编著.课堂教学艺术.北京大学出版社
  [2]肖成全,等编著.有效教学.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3]高慎英,刘良华,主编.有效教学论.广东教育出版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46780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