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建强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是一种精神。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位教师的神圣职责。数学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已成为当今课堂教学研究中的至关重要的问题。下面我就从五个方面谈谈做法和体会。
  一、营造和谐氛围,诱发创新动机
  “亲其师而信其道”。民主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保证创造成功的重要条件。要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一是教师要热爱学生,这是达到民主和谐的基础;二是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感到老师既是自己的师表,又是最亲、可以与之交心的朋友;三是学生之间要形成和谐、友好、互助、竞争的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融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意识。学生思维与表达有差异,教师要给予思维慢的学生有更多思考的空间,允许表达不清晰不流畅的学生有重复和改过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允许学生有失误和纠正失误的机会。一时语塞或南辕北辙,立即请学生坐下,扼杀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学生不敢想,不敢说,更不敢问。教师应尽力做到待人至诚,与学生平等相处,师生关系和谐,让学生在和教师交谈时感到心理安全、心理自由,即使回答问题有错误,也能得到教师的指点和鼓励。在学生叙述自己发现的问题、思考的过程、得出的结论时,教师决不能打断或表示出不耐烦的情绪。教师应变“教育权威”为“朋友、同学”,应确立“教”服务于学生成长、创造的需要。教师要让学生到处可见教师灿烂的笑容,亲切的笑脸,到处可听到“你真行!”“你讲得真棒!”“大胆些,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等鼓励赏识的教学评语,使学生处在平等、民主、宽容的教学环境中,确保他们拥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和主动探究的心态,常常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他们产生创新的欲望,勇于创新,善于创新。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尊重每一位学生,保护每一位学生的独创精神。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教师也要给予充分肯定。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别出心裁”、“标新立异”。只有这样,才能创设一种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最有效地学习,才最有利于创造力的发展。
  二、点燃兴趣火种,开启创造闸门
  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积极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打开智慧的一把钥匙,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只有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探索动机,使学生沉浸在积极思考的探究中。教师通过各种方式,努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唤起学习数学的热情。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快乐的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所在。教师首先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导入新课,使学生一上课就兴趣盎然地进入学习氛围。其次,要潜心挖掘教材中的乐学因素和“内涵”,采用幻灯等直观手段为教学“添趣”。最后,要在教学语言上反复锤炼,尽量采用精炼、风趣的语言激励学生,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在教学组织上采用灵活多样,学生喜爱的形式;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巧妙、新颖的方法,让学生感觉“旧中有新,新中有趣,以趣促学”。
  三、重视实践操作,培养创新能力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以实践为基础,采用形象化材料与手段来理解内容,有利于唤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教师演,学生看”的被动局面,多让学生利用小棒、图片,以及各种学具进行实践操作,在摆弄学具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随之展开。这样学生在亲自获取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的基础上就能逐步开展探索,激发创新欲望,从而实现把未知转化为已知。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动脑动手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提供各种机会让学生参与活动,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掌握方法,促进思维的发展。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动手操作,把平行四边形简拼成一个学过的图形,然后让学生相互检查讨论。接着我提问:是不是每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简拼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简拼成长方形后,它的面积大小有没有改变?我们已经会求长方形的面积,那怎么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长方形的长和宽是什么关系?通过边操作边提问回答,同学们自己得出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四、诱导求异思维,开发创新潜能
  求异是创新的基础,人类的发明创造,往往是从求异开始的。教学中倡导求异,有利于开阔学生的思路,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为此,教师要培养学生从小养成不拘泥于一种答案的习惯,鼓励学生标新立异,面对教材权威敢于“班门弄斧”,提出新观点、新见解。
  如推导梯形面积公式,教材提示仿照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办法,旋转平移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推导出面积公式。有的学生提出意见,认为这样做费劲麻烦,并提出只要连接梯形上底任一顶点与对角顶点,将梯形转化成分别以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为底、以梯形的高为高的两个三角形,运用已有的三角形面积公式,就可以迅速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对此,教师应该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
  通过练习,学生强烈地意识到:同一个问题,多角度去考虑,就可以选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从而产生了创新意识,培养了解题的分析能力和思维的创造性。
  五、鼓励学生质疑,撞击创造火花
  巴甫洛夫说: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究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疑是思维的启发剂,有疑才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因此,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质疑氛围,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阅读自学中、交流评价中质疑,渗透质疑方法的指导,同时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释疑,从而在质疑、释疑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只要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识地给学生创设具有创新意识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创新情趣,多为学生提供合理的创新练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不断教给创新方法,总结经验,大胆改革,正确引导,及时点拨启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就会不断得到开发,创新意识就会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86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