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读”为本,构建网状阅读体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呼拴九

  摘 要:一直以来,文言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过去教师奉行“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无法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已经不适用于新课改的要求了。以“读”为本,以“读顺课文”“读懂课文”“读透课文”“读通课文”为辅线,构建文言文课堂教学的网状阅读体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增加学生的文言积淀。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读顺课文 读懂课文 读透课文 读通课文
  
  在中考考纲明确规定不再对课内现代文进行考察,而仅对课内古诗文保留考察后,文言文成为了师生们全力攻克的教科书上的最后也是最大的一座堡垒。中学生平时语文学习用时最多的是文言文,花工夫最多的是文言文,背得头脑发胀的也是文言文。可是由于文言文产生的时代久远,所以,文言文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因此,尽管学生已经在文言文的学习上花了大工夫,可考试时出错最多的仍是文言文,应用起来最难的不用说,还是文言文,文言文学习的效率之低由此可见一斑。而最近几年,考试中文言文的比重还在逐年增加,而且分值越来越大。面对文言文的学习,学生有点望而却步、摇头叹息,不知如何是好。怎样提高文言文的教学质量,成了语文教师常常探讨的话题。在对学生文言文学习指导的实践中,我探索出“读顺课文――读懂课文――读透课文――读通课文”的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努力以“读”为本,构建文言文网状阅读体系。现在,就我个人在教学中一些粗浅的尝试,谈谈文言文教学。
  
  一、诵读――读顺课文,提高记忆效率
  
  诵读,即有声之读。所谓“顺”,就是不错读、不露读、有感情、有节奏的读通课文。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传统学习古文的方法还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朱熹曾说过:“学者观书,无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读一字,不可少读一字,不可多读一字,不可倒读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语言不是静寂的字符,学语文就要诵读。诵读是文言文教学的一种基本手段,是学生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的重要环节。实践证明,诵读能够使学生消除时代隔膜,初步培养文言文阅读的语感,可以让学生领悟到文言文丰富的内涵,体味到其韵外之致,得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感。
  
  二、试译――读懂课文,增强理解能力
  
  所谓“懂”,就是扫清字词障碍,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当学生已经能够流畅地读出课文来时,基本上对文章大意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了。这时,就可以让学生进行试译。现行使用的语文教材,书下注释区大多对文言文的重、难点的字、句、词均作了翻译。在讲授文言文时,可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记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对照书下和《词语手册》中的注释,边读课文,边练习译课文,尝试解决重点词句的意思。然后小组交流各成员的译文,找出分歧较大的地方进行讨论,若再无法解决则待上课时解决。上课时,一般先集体讨论大家提交上来的疑义之处,然后请学生按照“读原文――译重点字词――译句子”的步骤轮流译讲课文。在译讲过程中,学生译对的,老师加以肯定,不重复;译讲不完整或错误的,则由其他基础较好的同学补充、纠正;学生不会的则由老师引导讲授。这样,学生通过自学,暴露了自身存在的问题,上课就能较好地完成文言文字、词、句的学习任务。将自主翻译权还给学生后,过去教师奉行“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情况下出现的“老师讲得唾沫横飞,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局面就不会重现,取而代之的则是“学生讲得铮铮有声,老师听得有滋有味”。
  
  三、分析――读透课文,加强鉴赏能力
  
  所谓“透”,就是透过字面,把握文章的主题、人物形象及作者情感等深层内涵。学生的语文素养主要是在接受语言信息的过程中形成的,我们只有引导学生潜心文本进行阅读、思考、体验、感悟,才能跨越时空,进入作者的思想深处,进行心灵的对话和精神的交流。在掌握了课文的意思后,我便引导学生根据课后练习提示,对课文的结构、内容、写作手法或人物形象等进行分析,进而把握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尽管在诵读试译的过程中,学生对文章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但因为各人的阅历、切入角度的不同,他们的见解往往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让学生互相交流,不但培养了他们积极思考和交流的习惯,更使他们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这时,作为课堂组织者的教师,要营造一种“茶馆”式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思维高度活跃,鼓励学生“质疑”。其次,针对重难点问题,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允许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强求一致。教师再适时抛出一些“挑战”性的问题,使学生思维向更深更广的领域迈进。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思考结果进行总结评价。
  
  四、拓展――读通课文,加深文言积累
  
  所谓的“通”就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果说课堂上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文言文阅读是精读的话,那么,我们还需要课外阅读来作课堂学习的延伸、巩固与补充。教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以课文为中心,根据不同的学习重点,精心选取与课文内容、主题、背景相似或相反以及难度相近的课外文言文进行对比阅读,创设一种辐射性的网状阅读系统,让学生在思维中进行比较、剪辑、组合的学习。学习文言文时,如果仅抓住课文来学习,学生常常会产生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朦胧之感,对文章的理解也很容易流于表面。有了这些拓展文章做参照系,学生就容易与作者建立心理沟通,从而进入立体的艺术境界,审美活动也能最终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在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时,我从不同角度入手,进行了两次拓展阅读。从“臣子讽谏”角度出发,我选取了《吴宫遗事》和《触龙说赵太后》两篇文章。《吴宫遗事》中的伍子胥因为劝谏吴王夫差停止建筑楼台的工程而被赐死;触龙则欲擒故纵,请君入瓮,顺利说服赵太后将皇子长安君派往齐国作为人质,化解了国家危机。通过对比阅读,让学生明白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伍子胥太过直白的谏言为自己挖了可悲的坟墓,而邹忌、触龙用自己的智慧巧说国君,成为千古佳话。这样一来,学生无论是对邹忌形象的把握,还是对邹忌讽谏艺术的认识,都较原先更直观、更深刻。谏难,纳谏尤难,要得到成果,需要双方合力。有敢直谏或讽谏的良臣,还要有能纳谏的明君。邹忌的譬喻再妙,辞令再巧,没有齐威王善听的耳朵,也是白费唇舌,枉运心机,所以我又从“帝王纳谏”这一角度选取了《召公谏厉王弭谤》一文进行对比阅读。拿这位厉王和齐威王一比,真可谓天渊之别了。齐威王下令求谏,周厉王却以“能止谤”自喜,天下之人,满腹不平,他要钳住万民之口,自己也捂紧耳朵。“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止谤”使得老百姓“道路以目”。三年之后,土壅而川决,周厉王被“流于彘”。如此一来,学生对齐威王的认识就更加立体化了。
  以“读”为本,以“读顺课文”“读懂课文”“读透课文”“读通课文”为辅线,构建文言文课堂教学的网状阅读体系,能很大程度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让学生储存、积累越来越多的文言知识。屈原有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如何构建有效的文言文课堂教学是条漫长的探究道路,我愿做其中的一名求索者!
  
  参考文献:
  蔡少军主编.《初中语文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93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