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丽

  摘 要: 写作是综合性很强的语言形式,进行英语写作,词汇、语法、句型、课文都会自然得到复习和巩固。经常进行写作,口头表达能力也会随之而有潜在性的发展,读和听的能力会间接受益。
  关键词: 培养 提高 英语写作能力
  
  写作是综合性很强的语言形式,进行英语写作,词汇、语法、句型、课文都会自然得到复习和巩固,由领会掌握提高为活用掌握。经常进行写作,即书面表达练习,口头表达能力也会随之而有潜在性的发展,读和听的能力会间接受益。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写作教学早期开始,成系列进行
  写作这种技能、技巧和其他技能、技巧一样,需要一个长时间的发展才能臻于成熟和稳固。因此,从写作能力本身的培养角度来说,写作训练需要早期化,从学习阅读课文时起就学习写作短文。按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排列成一系列的阶梯,逐步地进行训练。另外,写作训练的早期化和系列化是紧密联系的,不注意系列化,一开始就搞命题作文,只出一个题目,听任学生去写,肯定写不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但如果注意方法,精心引导,步步提高。即使在低年级,学生也完全可能写出像样的作文,使学习英语的士气受到鼓舞。
  二、视、听、说、读配合写作
  1.看图说话和写话
  看图说话是低年级常用的口头练习。把看图说话的句子写下来,就成了一篇小作文。看图说话常为对话式,这时只要求学生写下答句。写的时间应在连贯问答结束以后。也可以事先告诉学生看图说话之后要进行写话,使全班更加注意听和说。
  2.看图作文
  看图也是多用于低年级命题作文的辅助手段。要求学生先看图,后作文。以图上人、物、活动、状态的相互关系作为作文的脉络。
  3.听值日生报告写日记
  英语课开始时由值日生用英语报告出勤、日期、天气、班上事情、国家和世界大事等,是使用英语的很好形式。但常见的不足之处是在值日生报告时,一部分学生不注意听。或者虽注意听,但是否听清楚和听懂了,教师也难了解。针对这种情况,也为了训练学生用英语写日记的基本功,可要求全体学生在听完值日生报告后写一篇日记。这种练习可每周让学生练习1―2次,但不让学生事先知道。为此,值日生报告要进行一定准备,有一定的内容,报告前写好并给老师修改。这样,每个学生每过1―2月就得精心创作一篇作文。因为要给全班同学报告,所以比一般作文更要下工夫。
  4.读课文写介绍
  这种形式可在读课文之前就提出要求,让学生边读、边准备写,因而读得更精。由于以课文为基础,所以写作也相对容易。介绍可写三部分或三个层次。第一是课文大意或概要,第二是课文主旨或意图,第三是自己的看法或评价。开始可只写第一部分,以后逐步增加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写课文介绍可在课上进行,也可作为家庭作业在课后做。要结合阅读方法给学生以具体的指导。
  5.自由听写
  自由听写一般是把所听的较为复杂的语句化为比较简单地写出来,也可省去一些不重要的句子,所以是听写大意。这种听写对练习听英语课记笔记很有效。由于把听的训练、思维训练、写的训练联结为一体,所以也是写作训练的一个好形式。
  三、模仿学习性写作和灵活应用性写作相结合
  一般地说,模仿学习性的写作是指下列一些情况:作文题目与已学的课文题目相同或近似;在笔头练习之前进行过口头作文;或是在按图写话之前进行过按图说话等。模仿学习性写作因为有模式可以套用,所以对形学生来说比较容易。但这类写作也容易使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受到局限,难以使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把自己所掌握的词汇、语法、句型等运用于句型中去,写出有个人特色的英语作文。因此,需要用灵活应用性的写作加以补充和提高。灵活应用性的作文可以带有一定的新颖性、综合性。例如,学过课文“Edison’s Boyhood”后,练习写“My Boyhood”属于模仿学习性的写作训练;而如果以“The Man Whom I Like Most”为题写作文,则属于灵活应用性的写作训练。
  灵活应用性的写作还包括用英语写日记、用英语记英语课堂笔记、写简单的英语通知等。经常进行这类写的练习,日久天长就会养成在一定范围内用英语思考和用英语表达的习惯。因此,中学英语教学从低年级起就可以给学生布置每天写日记的作业,而且进行检查,作为学生成绩的一部分。说是日记,最初也许就是两三句话。但从发展上看,中学六年十二学期,如果每学期增加两三句,那么初中毕业时可以写十句以上的日记,高中毕业时则可写二十句以上的日记。写日记的方法是学了什么写什么,能用英语写什么就写什么。千万不要让学生为写日记而苦思苦想,形成沉重负担。成功秘诀在于容易、坚持、有指导。
  诚然,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是我们相信,只要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努力创造写作的环境,不断提供可借鉴的写作实例,放手让学生去实践,必然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11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