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给数学课堂增加点文化味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驰

  摘 要: 教师应给数学课堂增加些文化味,在教学中提供背影知识,让学生领略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示数学中的美,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讲述榜样的事例,坚定学生的意志;立足历史现实,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关键词: 数学文化 数学美 榜样事例 爱国主义教育
  
  数学教师时常会碰到这样的尴尬:有部分学生在努力学习数学的同时,逐渐地厌烦数学,而且随着数学知识的难度加大,厌倦也在加剧;还有部分学生在离开学校若干年后,问他哪些数学知识现在还能派得上用处,他茫然不知所措,或是干脆回答:真不好意思,除了加减乘除,其他的都还给了老师。一旦数学解题的任务完成了,数学教育的功能也就消失了,这不能不说是数学教育的悲哀。凡此种种,促使我们不得不再来反思数学教育的价值。
  我认为数学教学工作者仅仅传授具体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是不够的,应当重视帮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这正是由知识向能力过渡的关键所在。从更为深入的角度看,我们应强调由思维方法的学习向数学素养的过渡,达到终极目标:将文化落实到人格。这也就是数学文化价值之所在。那么,我们应当怎样用数学文化来演绎数学课堂呢?难道仅仅是满足于“文化课堂=数学文化+课堂教学”这样一个简单公式吗?我并不这样认为。
  一、 提供背景知识,让学生领略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
  数学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是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看到数学知识活跃的前台,而且应让学生了解知识产生的背景,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在初中八年级的数学教材中有《勾股定理》这一章的内容。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只将目光集中在让学生学会用勾股定理解题的话,毫无疑问这节内容将会变得枯燥乏味,使得这个在数学文化史中大放异彩的瑰宝失去应有的光泽。在讲述这一内容时我们可以介绍一些有关的背景知识,让学生了解勾股定理的最早起源,了解人类试图以勾股定理与外太空可能存在的生命沟通,使学生清楚它的重要性,从而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勾股定理是一个完美而深刻的定理,尤其是它的证明方法更是多种多样。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二、展示数学中的美,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在过去的年代里,人们对数学的评价更多的是“枯燥”、“无味”、“毫无乐趣”等,似乎与“美”毫不相干。同样,在普通的教学中,学生,尤其是初中学生是很难体会到这种“美”的。但是如果能适时地插入一些数学的文化知识,那效果就截然不同了。比如数学中“美”的代表之一“黄金分割”。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网络教学的形式,利用网页给学生展示了黄金分割的美,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了解美,感受美,进而能创造美。
  还有一例,我曾经在一节关于轴对称图形的教学观摩课中看到授课教师围绕轴对称图形,设计了一个个精巧的环节,有“玩对称”、“识对称”、“做对称”、“赏对称”等。在“赏对称”的环节中我把桂林山水的录像片段搬上了课堂,让学生边欣赏美丽的桂林山水,边听动人的音乐,屏幕中山水相依,山影入水,大自然的杰作成就了一幅精美的巧夺天工的轴对称图案。学生仿若置身其中。该环节的处理是本课的点睛之笔,数学课的轴对称图形被提升到了美学的范畴,学生在欣赏、发现数学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同时,净化了心灵和思想。经过这样的描述,学生们惊叹于大自然的神奇,惊叹于数学的力量,同时对数学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
  三、讲述榜样的事例,坚定学生的意志
  在人类漫长的数学探索进程中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数学家,将他们身上发生的趣闻轶事介绍给学生,可以有效拉近学生与伟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感受榜样的激励作用,体验数学与人类密不可分的关系。新教材介绍了华罗庚、陈景润、高斯等著名数学家的小故事,我们可以在教学中用生动的语言给学生讲述这些故事,还可以补充一些其他数学家的故事。比如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发现圆周率的故事。又如阿基米德在敌人破城而入、生命处于危机时仍然沉浸在数学研究之中,他的墓碑上没有文字,只有一个漂亮的几何构图,那是他发现并证明的一条几何定理。19世纪的大几何学家施泰纳出身农家,自幼务农,14岁时还没有学过写字,直到18岁才正式读书,后来靠做私人教师谋生,经过艰苦努力,终于在30岁时一举成名。这些杰出数学家的故事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无疑有着巨大的激励作用。从故事中学生可以看到很多大数学家不是生来就是的,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也遭遇过挫折。这样的介绍,必然能对学生正确看待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树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产生很重要的影响。
  四、立足历史现实,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数学文化的内涵不仅表现在知识本身,还寓于它的历史。新教材中增加了“阅读与欣赏”,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它向学生生动地讲述一些中国数学史,如《中国人最早使用负数》、《九章算术》和我国古代“正负术”。在国外,负数的出现和使用要比我国迟好几百年。如《九章算术》不仅在中国数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影响远及国外。古代朝鲜和日本都曾用它作为教科书,另外可以给学生简单介绍《九章算术》的主要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其中最早勾股定理的就是中国人,等等。通过讲述与教材相关的一些数学文化知识,学生能体会到数学并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单调,那样呆板,数学有着更丰富多彩的人文内涵。它不仅是训练思维的体操,科学研究的工具,而且是一种文化,透过这个文化,学生能看到一片广阔的数学天空,看到数学与生活、与历史、与生产实践是那样的关系密切,为我们祖先的伟大成就而深感自豪,同时激发对数学的求知欲。
  数学文化不只是一种“文字表达式的文化”,同时也是一种生成式的“潜在文化”,特别在当前新课程、新教材进一步实施的过程中,让我们感到好像有缕缕清新之风,吹进了学生的学习天地。愿这缕缕清新之风吹走数学的苦涩,吹走学生心灵中的恐惧,让数学生长在学生精神田园之中,使数学学习更富有情趣和意义,使数学课堂充满文化的气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17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