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玉荣

  摘 要: 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可分为三个步骤:一是筛选整合信息,二是探讨文章的主题,三是欣赏文章的精彩之处,抓住这三点,便可以完成一篇文章的阅读。
  关键词: 现代文阅读教学模式 筛选整合信息 探讨主题 精彩赏析
  
  语文教学无非从两个方面下工夫:一是阅读,二是写作。现代文到底如何教,有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否可以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觉得有抓手,学起来既轻松又愉快,得心应手,有所收获呢?
  我通过对多年的中考试卷的分析发现,现代文失分率之高是其他项无法相比的,包括写作,在整套试卷中作文的得分率是最高的。只要我去阅卷,在闲暇之余,总不忘要得到有关各项得分率的第一手资料。我做了大量的统计工作,试题的各个大项得分多少,失分多少。比如:作文的得分率大概是80%,字词大概是70%,古诗文的背诵与默写大概在75%,文学作品与古诗文阅读也在及格以上,而现代文阅读大约40%。我深深地反思,也曾冥思苦想,有万分无奈的叹息。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感慨之后,在“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无所适从之后,如果整天惦记这件事,总会有解决的办法的,总会有豁然开朗的时候的,总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时候的。
  经过艰苦的探索并在教学中不断检验,我找到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姑且把它称作现代文阅读教学模式。
  我认为,阅读一篇文章应该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写什么?
  学生拿到一篇文章首先要精读全文,仔仔细细地读,全神贯注地读,读完以后,再浏览全文,抓住主要信息,如记叙文的六要素等,筛选信息,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即筛选整合信息。读完课文以后,不能不留痕迹,尽可能地用精练的语言把其精华提炼出来,这是基本的要求,也是阅读的重要一步。简而言之,就是知道这篇文章到底写的是什么,否则就会出现很多问题。一般来说,只要智力正常,这是不难做到的。比如有的学生晚上在吃完饭没事时,总要看一集或几集电视剧,看完后,第二天到校,如果老师不在班级,便会绘声绘色地把电视剧的内容完整复述出来。如果老师快来了,他就会用三言两语把主要内容简明扼要概述出来。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人人都有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之所以有的学生做不好,其原因是不想做、不愿做、不用心做。为什么这样说呢?比如看电视剧,尤其是看对口味的电视剧,即使是学习不专心的学生,这时候也会聚精会神、全神贯注,这期间如果谁挡了电视,定会大发雷霆,同时目光仍会死死地盯住屏幕,这样高度集中注意力去做一件事,怎么会做不好?回想一下读课文,是否全神贯注地用心去读了?所以说,这第一步人人都能做得到,人人都能做得好,就是再差的学生看完电视机也能把它讲出来,也就是把信息筛选整合出来。
  再比如,我们读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完之后,是否能说出本文写了哪些内容,写了哪些事?写百草园时,主要写了什么?写三味书屋时,主要写了什么?如果认真读了就不难归纳以下的内容:本文主要写了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百草园写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百草园的优美自然景物,美女蛇的传说,雪地捕鸟;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等一些趣事。
  二、为什么这样写?
  这是紧跟第一步而来的。第一步读好了,第二步就水到渠成了。解决问题,实质是探明文章的主题。作者写这些材料的目的是什么,想告诉读者什么?大千世界丰富多彩,材料浩如烟海,别的偏偏不写,为什么只写这一件或几件事,这是有心的读者会思考的事。
  还以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上面已经说过作者写了百草园的自然景物,美女蛇的故事,雪地捕鸟。作者从这三件事向我们传达怎样的情感态度?不难看出,作者喜欢百草园,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传达出作者对儿童时代的自由自在生活的留恋与向往之情。再看三味书屋。其实在三味书屋之前的过渡段,已经定下了调子:“我不知道家里为什么把我……我的蟋蟀们和覆盆子们。”先生极方正而且规矩很多,读书的内容晦涩难懂。我们筛选了这些信息,情感立即显现,表明作者对封建教育制度的不满。
  在这期间,得积极思考,仔细品味,才能理解作者这篇文章的写作目的,这是艰苦探索的过程,所以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百遍”说的是下苦功夫;“义见”指的是作者的写作意图。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说:“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那么是什么使这位伟大的诗人“欣然忘食”?原来是“会意”。“会意”是什么意思?“会意”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根本目的,这也从另一方面告诉我们会意并非易事,非得下一番苦功不可。我们都知道《红楼梦》在封建社会被列为禁书、淫书,是“大盗不荷戟”,直到胡适的出现才使这部世界级的名著得到正确的评价。
  可见,现代文的阅读理解,要想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非下苦功不可。在平时的考试中,之所以现代文的失分太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把握准确文章的主题,主题把握不准,在做题时就会做错,主题切得准,得分一定高。
  三、怎样写?
  作者是怎样把文章写得如此生动而感人?其中的奥秘何在?探讨这个问题,就是探讨作者用了哪些写作技巧的问题。
  依以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作者把百草园的自然景物写得极有层次,使人读了就觉得美不胜收,比如:“菜畦”、“石井栏”、“皂荚树”,一个比一个高,从高到低的顺序。“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到云霄里去了”,这里的树叶、菜花、草丛,一个比一个低,写作顺序从高到低。再看,“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作者的写作顺序是从整体到局部。
  第一组的“菜畦”、“石井栏”、“皂荚树”写的是植物,第二组的
  “鸣蝉”、“黄蜂”、“叫天子”写的是动物,这里的写景顺序又是从植物到动物,由静到动。
  “碧绿的菜畦、石井栏”等是看到的,视觉角度;鸣蝉的叫声等是听见的,是听觉;又酸又甜,是味觉,这是多角度描写。
  从整体来看又季节分明:“碧绿的菜畦”等是春天的景色,鸣蝉等是夏天的特色,摘覆盆子等是秋天的事,再往后冬天就是雪地捕鸟了。
  作者又用了修辞手法,如“油蛉在这里低唱”,是用拟人的修辞;“木莲有莲房般的果实”,是用比喻的修辞。
  短短的一小段景物描写,作者竟调动如此丰富的文笔,动用如此多的手法,把百草园写得有声有色,井然有序。为什么名家的作品值得品味,其原因便在此。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赏析作者精彩的文笔,久而久之,学生的欣赏水平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升。
  赏析文章并非易事,欣赏往往在这方面发挥最多,需要持之以恒地多读名家名著,不断接受文学的熏陶,渐入佳境,领略艺术的魅力。乐于阅读,自觉阅读,自然会不断提升阅读能力。
  拨开层层云雾,方见湛湛青天,走好现代文阅读中的这三步的每一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才会在稳中提升。
  以上就是我在长期的现代文阅读教学中探索出的教学模式。东坡先生云:“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确实,只有重视课外工夫的积累,时时注意自己知识的“厚积”,对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学问处处留心,兼收并蓄,才能得心应手地做好课堂教学。我们在教学中,要边教边学边反思,不断探索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好学乐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25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