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课堂实践中的读写结合与方法迁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小学语文课本以不同的专题整合成单元,学习任务则透过单元的学习得以实现。每一个单元由“单元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它体现了从读到写的过程,达到了写作方法迁移目的。
  一、单元组成部分的功能
  “单元导语”部分的作用是点明专题学习的重点,明确读写训练目标,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明确关注的“点”在哪里。
  “课例”部分是后面“回顾·拓展”与“口语交际·习作”的铺垫,是写作的榜样,是写作方法的示范。
  “回顾·拓展”部分呼应“单元导语”的学习目标,交流、总结在课例中学到的写作方法。
  “口语交际·习作”是对写作方法的训练与正确运用。
  二、有机整合,让“读”为“写”服务
  如,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三单元,笔者结合单元导语,让学生明白我们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是:学习如何抓住事物的几个方面,并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进行介绍。
  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鲸》,笔者的教学重点是结合课后问答:1.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鲸的?2.课文介绍鲸的时候,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对比一下,这些说明方法的运用有什么好处?让学生通过学习本课,懂得了介绍一个事物,要抓住事物的几个代表性的方面进行介绍;常见说明方法有哪些;介绍的时候,使用说明方法,会让介绍更加准确、具体、形象、生动。在后面的三篇课文的学习中,都强化了上面的学习重点。
  在“回顾·拓展”部分中,通过表格,交流、总结了本单元学习了哪些说明方法:
  “口语交际·习作”中,笔者先安排“口语交际”《我是“小小推销员”》,要求学生先自己准备要介绍的“商品”,并且在课堂笔记本上写上发言提纲:
  1.我推销的商品名字。
  2.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3.我打算用哪些说明方法。
  然后请个别学生上讲台介绍,听学生要认真倾听,听完后要说说:“你认为“小小推销员”哪说得好?为什么?”
  “习作”安排在最后。在经过了课例的铺垫,回顾·拓展的总结,口语交际的听说训练后,学生基本掌握了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和几种基本的说明方法。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就可以学着把“口语交际”中说过的写下来。
  写作前,先指导学生写写作提綱:
  香蕉(以水果为例)
  1.为什么介绍这种水果。
  2.抓住水果的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①形状、颜色。(说明方法)
  ②滋味。(说明方法)
  ③营养价值。(说明方法)
  ④食用禁忌。(说明方法)
  ⑤种类、产地、产量……(说明方法)
  3.表达对这种水果的喜爱。
  三、反复修改,让写作方法真正落到实处
  笔者提倡高年级学生要“30分钟作文”,30分钟后,笔者会抽两三个有代表性的学生作文投影出来,进行点评:重点是有没有围绕几个方面进行介绍?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是否准确。
  然后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要求:大声朗读自己的作文;修改不通顺的句子;思考:有没有围绕几个方面进行介绍?波浪线画出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
  最后,四人小组互评。如此反复修改,互相学习。到了笔者手里的作文,不合要求的就少之又少了,而写作方法就得到了很好的迁移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30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