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阅读教学中提升德育素养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学语文,就是学做人”,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不仅应受到启发,更要受到教育。特别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更要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使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关键词:阅读 德育 素养
  叶圣陶说过,“学语文,就是学做人。”《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創造力及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即为阅读教学,学生通过文本阅读领会文章内涵,教师通过文本教学可以实现多种教学目标。下面就对阅读教学中如何提升德育素养谈一谈个人的浅见。
  一、语言文字对德育的影响力
  语言文字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承载着作者的创作情感。古人写文章就追求“文以载道”,强调“文以明道”。学生在对周围世界美的感受中,文学和艺术珍品的感染起着重大作用。比如,通过对写景作品的朗读,来感受大自然的美; 通过直抒胸臆作品的朗读,来激励学生感悟人生的精神境界; 抒情诗的朗读,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滋养学生的心田。没有任何其他意识形态对于人所产生的影响像文学作品所唤起的审美体验那样,使整个心灵都得到如此深刻的触动,产生如此强烈的影响,获得如此全面的滋养。它在人们精神上所产生的综合效应,绝不是一般的知识传播、道德教育和娱乐消遣所能企及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是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英国作家德·昆西在《致一位青年的信》说:“文学的全部目的是给人以力量,而不是授人以知识。”
  二、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初中语文教学是九年义务教育中的最后时期,也是为青少年奠定健康思想的最好时机。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思想教育内容涵盖宽广,真实事例居多,为德育教育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学生在通过语文老师的讲解和自己对其理解的过程中会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另一方面,德育教育为孩子培养了正确的学习、为人处世的态度,因此,学生能高效率地进行语文学习,也能更好地全面建立学习体系。德育教育为语文教学建立良好的思想引导,语文教学为德育教育铺好了理解的道路,二者互为促进。
  三、语文教学应该怎样借助阅读渗透德育
  1.阅读教学要从细微处入手,以义动情开启德育
  在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一篇篇或情节生动,或语言优美,或发人深省的文章正是提升学生德育素养的有效载体。教材是专家精挑细选出来的,每一篇都蕴含着深厚的美学价值,认真读来都会有不小的收获。这些文章中很多内容并不“大”,而是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例如《小巷深处》一课,借助塑造的盲母形象,让我们读到了深深的母爱的同时,教育了学生不能因自己的家庭而对父母心怀怨恨。同时作者最后心灵的回归,也让学生们感受到亲情的可贵。在讲解《愚公移山》时,不仅要分析对比愚公与智叟形象,更理解:“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一句的深刻含义,鼓励学生用恒心去做事情,在人生的道路上勇于开拓、勇于进取。这些例子不胜枚举,语文教学从小入手,发现语言文字的感召力,有利于美好情感的孕育、价值观念的树立、审美能力的提高。学生“情感、态观、价值观”是长期熏陶感染形成的具有稳定性的内在心理素质,一篇文章一段课文的阅读应该从小入手,让学生在细微之处见真情。
  2.注重对课外阅读的指导,让学生翱翔于更广阔的德育教育天空
  科学地组织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条件。我们经常把书籍比成知识的宝库,那里有历代祖先和当代有识之士心血的结晶,学生通过阅读从书籍中汲取营养,充实自己的知识和情感体验。因此,作为学校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书目,授予学生课外阅读技巧,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评价,这样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为了克服学生课外阅读名著的盲目性、随意性,我指导学生认真制定了课外名著阅读计划并按时督查。
  对于有些作品学生虽然不能完全体会其中的内涵,但是通过阅读和指导,学生能够浅显领会作者通过作品想要传达的精神。每部作品都有其要表现的精神内涵,在阅读时,采取课内外结合的办法,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根据文章的不同特点,采取浏览、速读、研读、诵读等不同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写读书笔记,写随笔、阅读索引、做摘录、记读书卡片等好的读书习惯,努力将学生的课外名著阅读由随意性、消遣性阅读提升到有计划的积累性阅读和品味赏析性阅读层面上来。尤其对于具有教育意义和精神内涵的作品,定期举办读书交流活动,谈感悟,谈体会,让学生联系生活的实际,结合自身谈收获。
  3.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相结合,强化德育效果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国文教学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这一语中的地指明了语文教学的本质,阅读和作文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板块。每个学生积累的生活知识和经验不足,认知方式和个性气质也不相同,阅读同一文本也就会有截然不同的个性情感反应。教师应该鼓励引导学生全方位地感受体验文本中感情,并试着说出来、写出来,使学生受文本情感因素的熏陶、感染。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在经历和“实践”中感受体验文本蕴含的感情,逐步形成一定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导向。在读过作品之后,感悟与体会会伴随着阅读持续不断。甚至在读过很长时间之后依然存在。那么记录下这些感悟、领会的道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一部作品在不同的年龄或是时间阅读,所得到的领会也是不同的。学生在现阶段阅读体会到的感悟如果能够加以记录,几年之后再次阅读时也许会有新的理解体会,那么这些不同时期的体会可以串联成线,德育教育工作也更加具有持续性。
  阅读,是一个走近和走进文章世界的美妙过程,对文学作品而言,更是一个以“文本”解读“文本”的微妙过程,文学欣赏恰恰是以个性解放生命意识的张扬为其追求价值的。一方面,文学欣赏是培养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来体悟与反思;另一方面,文学欣赏也改善着学生的精神世界和人格构成。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做的就是及时肯定学生的一些独辟蹊径但又合乎情理的见解。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这是一个系统的长久的工程,是一个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学习的同时进行思想和心灵净化的过程,它并不像思想品德课那么直接就告诉我们道理,它是蕴含在文章字里行间之中的,是在对文章开展深入学习过程中去感知的。教师的挖掘与引导在其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若想真正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好德育工作,只有深入学习课程标准,研究教材课文编排的体系,挖掘文章的思想教育的基点。与此同时捉摸学生的想法与看法,将阅读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到课堂的各个环节中,让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与熏陶,既提升了语文素养,思想道德素养也得到了培养与提高。当下的人接受教育不再是为了谋生,而是为了自身适应社会发展而使个人能力得以充分发挥。这就需要出现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与之同步,从而使人在涨知识的同时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
  总之,教育贵在以人为本,语文学科是集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作为语文教师,应让学生在快乐创造中学习语文,更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德育教育,愿阅读教学能够让更多的青少年净化心灵,让更多的青少年在阅读中提升德育素养!
  作者简介
  胡成栋(1973.12—),男,辽宁省新民市人,大学学历,中学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学21年,高级教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85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