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课堂因合作而高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过去的一年里,笔者运用“合作纪律”理念,从学生的角度解读课堂管理问题,在行动研究中通过调查访谈获得来自教学一线的真实信息反馈,分层次实施合作纪律管理策略,全面了解合作纪律模式在营造良好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业成绩方面的成效,探索基于本土的高效课堂管理模式。
  【关键词】合作纪律;课堂管理
  21世纪需要的人才,要求从重复性学习转向创造性学习,从学会服从转向学会思考。这就需要积极主动、充满智慧与活力的课堂。纵观课堂纪律管理的发展,以往教师都是围绕知识灌输进行,倾向于“控制——服从”型课堂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以维护教师的权威和意志为价值取向,着眼于学生外在的行为;在目标与评价上以规范有序、整齐划一为标准。这样尽管能收到所期望的控制效果,但产生的负效应十分明显。教师的外在控制并不能浸入学生的内心形成自律意識,反而会淡化学生的积极动机,且严重束缚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想象能力,扼杀学生生动的个性和创造的灵性,这种管理模式不再适用今天的社会,不再适用今天的课堂和学生。由此引发了从合作纪律的视角对课堂管理的再思考。
  一、合作纪律管理法
  1.核心理念
  美国学者爱德加·戴尔提出的“学习金字塔”理论表明,师讲生听的教学模式,其效率是最低的,合作学习是最高效的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通过构建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基本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个性与群体的协同发展,其对应的课堂管理模式是合作型纪律。
  格拉瑟的行为选择理论认为,学生通常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行为方式,所有的行为都是由内在动机驱动而非外在刺激所作出的反应。美国教育家艾尔伯特(Linda Albert)提出的合作纪律模式,以格拉瑟的行为选择理论为基础,通过强调学生、家长和教师间的合作,培养学生自律意识和归属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学业成绩。该课堂管理模式在美国中小学应用中已取得明显成效。
  2.操作步骤
  2013年9月,笔者担任五年级语文,以本班为实验班开展行动研究。选取同年级的1班作为对照班。实验前,对照班各种无关变量如平均年龄、男女比例、学业水平、家庭背景、课程设置、师资安排等与实验班相近,两个班的平均成绩差异较小,自变量(课堂管理模式)具有典型对比意义。
  根据合作纪律的概念及内涵,提取三个核心的管理策略,作为实验的自变量:制定课堂行为准则;满足学生“三C”需求;制定学校、学生、家庭行动方案。
  这三个自变量的呈现方式没有严格的先后顺序,也无法很好地拆分再逐一呈现。合作纪律模式只能整体实施,最后考察整体效果。课堂管理具有明显的情境性,何时应用何种策略,无法提前计划,充满不确定性。为便于呈现实验过程,分步骤梳理如下。
  二、制定课堂行为准则
  1.制定行为准则
  开学初,笔者利用班会课,让全体学生参与讨论制定课堂行为准则。通过师生共同努力,制定出八条课堂行为准则,个性化地涵盖了课堂生活的方方面面。行为准则制定出来后,广泛征求任课教师和家长的意见,最后每位学生签名承诺,表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2.实施行为准则
  为成功实施行为准则,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具体不良行为并寻求解决办法,提高他们选择行为的能力;学生对某一行为是否得当产生分歧时,个别晤谈或召开班会讨论。
  3.张贴行为准则并定期强化
  在教室张贴行为准则,以此提醒学生,课堂上该如何表现;不定期宣读;开展行为准则的海报设计比赛;定期进行自我评价,提高自我认识、管理的能力。制定并实施课堂行为准则后,学生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明显下降。用学生参与制订的课堂规则代替教师的纪律要求,既认可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又帮助学生回归课堂主体地位,由他控转化为自控,进而激励课堂积极行为。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当学生不是被外在压力而是被内在动机激发时,表现得最有积极性和创造性。高度行为主义化,试图通过奖励和惩罚控制学生的管理模式,会导致学生内在学习动机下降,宽松的外部环境和正确的激励才能促使内在学习动机发挥作用,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
  三、满足学生“三C”需求
  制定了课堂规则就能让全体学生有良好的学习表现吗?几乎所有学校都有校纪班规,几乎所有学生都了解这些规则,但并不能阻止课堂不良行为发生。为什么?因为学生选择这么做。行为选择理论认为,要激发学生良好行为,首要的是满足学生的“三C”需求:有能力(I Can Lever),有联系(Custudy),有贡献(Contribution)。
  1.帮助学生感到自己有能力(I Can Lever)
  预测学业成功最精准的一个指标是学生的“我能”水平。这是比智商水平更有效的激励因素。自信的学生通常更容易成功,他们的成功不仅是学业上的,而且是情感上的。那些学业成绩差的学生往往有较低的“我能”水平。“我能”水平提高了,潜能才可能充分发挥。为帮助学生提高“我能”水平,笔者采取如下策略。
  ①帮助学生接纳自己的错误,学会自我认可。害怕犯错误会降低学生的“我能”水平。一旦消除这种恐惧心理,就相当于消除了“我能”的巨大障碍。教师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到犯错和失败是每个人生活中的正常现象。同时帮助学生相信自己的能力,产生强大的动力,不断体验成功。
  ②做“我能”袋。开学初,让学生用档案袋制作一个“我能”袋。将自己参加各种活动或比赛的作品、成果等放进档案袋。开家长会时,把这些“我能”袋摆在家长面前,骄傲地展示学生的成果。看到孩子进步的确凿证据,家长的鼓励会帮助孩子进一步提高“我能”水平。
  ③通过颁奖、集会宣告学生成就。在班会、集会时间,给学生颁发获奖证书和奖品,认可每一位学生的努力和进步。并通过班级网站、展示板、校报等方式,宣传学生的成就,或将学生送到校长那里去获得认可。这些威力强大的技巧,使学生的自卑心理得到极大改善。   2.帮助学生建立联系(Custudy)
  教师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师的约束、教导以及学习上的帮助。
  ①在班上建立一个个朋友圈,确保每位同学都有伙伴,互相接纳,没有被排斥不融入的感觉,满足学生的归属需求。
  ②建立关注记录表,尽量每天跟每位学生保持联系,予以关注。关注的方式因人而异,因场合而异。
  ③善用赞赏,夸赞学生的行为而非行为人,把赞赏和学生的表现联系在一起,使学生知道自己因什么而赢得了老师的赞赏,从而持续良好行为。为了郑重其事,还可以把口头表扬转化为书面形式,或让学生主动索要赞赏,建立自信。
  教师如同天才的侦察员,从每位学生身上找出优点加以肯定。让学生相信,即使在他们失败犯错的时候,老师仍然无条件接纳他,关爱他,以此帮他获得足够的自尊和自信。
  3.幫助学生做出贡献(Contribution)
  让每个学生都能为班级做点贡献,满足学生被需要的需求。为满足学生为班级做贡献的需要,开学初,笔者进行班干部自荐+民主选举,给每位学生都安排合适的职位,使得班上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成立学习互助组进行同伴辅导。在同伴讲解时,学生往往没有在老师面前那么紧张焦虑,同学之间似乎拥有自己的语言。互助辅导既能帮助被辅导者,也能帮助辅导者理清自己的思路,完善自己的技能,获得交流的技巧。通过互助,学生的自尊自信、知识能力水平得以极大提升。
  学生相信自己跟老师和同学有着良好的关系,感到自己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知道自己能对班级做出贡献,会进一步激发其良好的课堂学习行为。
  四、针对课堂不良行为,制定家庭、学校行动方案
  在教学生涯中,很多人遇到过学习和纪律问题极其严重的学生,此次实验班就有这样的例子。
  C同学,身强力壮,考十几分是常态,课堂上肆无忌惮,甚至曾带刀回教室,试图刺伤与他发生口角的同学。那凶狠的眼神和暴躁倔强的态度导致几乎没有老师敢管教他。
  针对C同学的表现,笔者制定了学校行动方案。
  学生:C同学老师:Y老师日期:2013年10月
  第一步:定位并描述学生的行为;
  第二步:识别学生每种不良行为的目标;
  第三步:选择干预措施;
  第四步:采取鼓励策略,培养自尊,满足归属需求;
  给C这样的学生鼓励,乍一看就像一副苦药。不过,只要想办法吞下对学生的嫌恶,他将对老师做出积极回应。笔者努力从C身上寻找闪光点:力气大,擅长体育,很讲义气。于是让C担任班级篮球队队长,平时搬牛奶、搬书的体力活,都请他去做,并在事后予以大力表扬。
  第五步:让学生、家长及同事成为搭档。
  在此基础上,笔者又制定了《学生行动方案》和《家长行动方案》。在笔者的帮助下,C同学完成了他的《学生行动方案》。但该家长没什么文化,因此,笔者给他父母提出改进意见:第一,孩子犯错时先了解情况,再进行教育;第二,课余送孩子去篮球队进行训练,引导他在正当的领域发展。家长欣然接受了老师的提议,并付诸实践。
  几个月后,在区小学生篮球比赛中,C以出色的表现带领校队闯入八强,课堂表现日渐好转,学习成绩也取得明显进步。
  某些学生在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方面处于弱势,因“主科”成绩差而受到歧视、排斥,学业上的失败令他们试图寻找其他领域的成功带来的满足,比如从网络游戏和打架斗殴中找到尊严和归属感。这样的学生,无论怎么批评、惩罚、恳求都无济于事,唯有重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帮助他找回自信、尊严和归属感,才能获得他发自内心的合作,获得行为习惯的好转和学业成绩的提升,这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五、成效与反思
  2014年7月,研究者把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横向比较,对学生的自律能力、归属感、学习兴趣以及期末语数英三科成绩进行了统计分析。
  从表2可看出,在实施合作纪律管理后,实验班和对照班三科成绩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通过平均值(M)的比较可知,实验班对(对照班)的语文、数学、英语成绩明显提高,与对照班的差距拉大,优势扩大。
  再将实验班实验前后的语数英期末三科成绩进行纵向比较,进行数据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在实施合作纪律管理后,学生语文和数学成绩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通过平均值(M)的比较可知,实验后语文、数学成绩提升5分左右;英语成绩提升1分左右。
  实验证明,采用合作纪律管理模式,学生的自律、自尊、自信水平、学习兴趣以及学业成绩得到显著提升。该模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自尊、自信,对自己的行为更加负责,学业成绩更优秀;更有利于打造一个井然有序、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健康成长。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教育一个孩子需要全社会的力量。”其他教育者、家长的支持和参与以及学生的合作是学生课堂表现良好、取得学业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当今的学生处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教师的教学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成功,取决于教师在多大层面上协调各方的力量,取得多方合作,共同对学生施加影响,如此方能形成协同效应,实现高效的课堂管理。
  参考文献:
  [1]陈时见.课堂管理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2]C.M.Charles.李庆,孙麒(译).建立课堂纪律[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2.
  [3]linda.Albert,万兆元(译).合作纪律:课堂管理指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1.
  [4] Brophy,J.E.陶志琼,王凤,邓晓芳(译).透视课堂[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1.
  [5]谭娟.美国合作纪律模式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89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