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巧搭“脚手架”:让习作真实发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写作是一个复杂的言语建构的过程,有效的支架设计,会让教师成为写作新知建构的促进者、辅助者,儿童需要借助“脚手架”在“预写”“构思”等各个阶段做好准备,借足力量。“脚手架”的搭建为儿童提供了向上攀爬、转变方向的支点。师生之间,儿童与写作之间,各种信息资源,都在一个个关键的支点上相互借力、重组。现以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六组习作《一位自己喜欢或崇敬的人》为例,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围绕“写什么”搭建“脚手架”
  1.课例引导,指导选材
  (1)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许多人物的品质都是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的。
  (2)出示投影:
  在《第一朵杏花》里,竺可桢的品质是什么?(严谨认真)选择什么事例来表现他的品质?(竺可桢记录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
  《花瓣飘香》中的小女孩的品质是什么?(孝敬母亲)选择什么事例来表现她的品质?(小女孩摘花瓣给生病的母亲)
  选的事例都能表现人物品质,看来,选材也特别重要呀!(板书:选材)
  (3)交流品质与事例:
  ①同学们,你喜欢或崇拜哪个人,想选择什么事例来表现他的什么品质?先想一想,想好的同学请举手。谁来和大家分享分享。
  ②学生交流。(特别注意辨别事例与品质之间的关系。评价:事例恰当的:你选的事例能表现他的XXX。事例不恰当的,如果说的是其他品质:你是想表现他的XXX品质;如果事例不能表现这方面的品质:这件事不能表现,想想有没有更好的事)
  2.说明
  再次执教基于儿童立场,了解学生的思想与情感需求,找出他们的问题与困惑,找到写作任务与他们写作需求的吻合点,利用视觉符号、语言符号,巧用所学课文搭建“脚手架”, 激发学生写作的兴奋点,主动完成“写什么”的思维聚集和发散。这一番交流,学生的写作思路一点一点地被拓宽,写作热情也在交流中被点燃。
  二、围绕“怎么写”搭建“脚手架”
  1.抓住描写,表现品质
  (1)人物品质找准了,事例选好了,那么抓住什么来描写、表现人物品质呢?(板书:描写)
  (2)出示范文《节俭的爷爷》,自己读。
  ①请同学们自由读这篇习作,想想:这篇习作写了爷爷的什么品质?选择什么事例来表现的?
  ②爷爷的品质是抓住什么描写,写具体的呢?大家来看这段话。a.品一段语言。
  这里是抓住爷爷的什么来描写的?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爷爷的话——爷爷的脸顿时阴沉下来:“这怎么行呢,我们小时候饱一顿,饿一顿,常常没有东西吃。你倒好,过上了好日子,就忘记了爱惜粮食,勤俭节约了。”一听这段语言,就能感受到爷爷勤俭节约的品质。这就是抓住语言具体地表现人物品质。
  b.品一个神态。
  这段话里,还抓住了爷爷的什么来描写的?
  谁来读这里的神态?(爷爷的脸顿时阴了下来)
  爷爷见我浪费还不以为然,心里很难过,一个小小的神态,就能表现爷爷的勤俭节约。
  c.重点品一串动作。
  再看这一段话,是抓住爷爷的什么来描写的?
  关注里面的动作,大家一起来读读这段话——一旁的爷爷看见了,连忙走过来,俯下身,捡起面包,掸了掸,撕下一块,送进嘴里慢慢嚼起来。
  这些表示动作的词能调换吗?(不能)对,动作之间是有先后关系的:爷爷先是……然后才……后来就……(走→俯→捡→掸→撕→送→嚼)
  总结:我们在描写动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把动作写连贯。
  再看这些动词,它们是身体的一个部位发生的吗?(不是)走是……的动作(腿→身子→手→嘴),那么我们在写动作的时候还要注意写出不同部位的动作。
  (3)刚才我们读的几个片段,就是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具体表现人物品质的。
  2.说明
  再次执教中,让学生自己交流常用的写作方法,在了解到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再顺势拿出范文作为方法支架,吸引学生强烈的阅读及仿写兴趣,写作方法的提炼就变得自然而然。由于课堂时间、容量有限,为了让交流有聚焦、有深度,朱老师选择的作文范例干净纯粹,指向性鲜明。典型的范例让学生的思考有了方向、思维有了立足点,学生在范文的引领下,对照自己的实践,有了更深刻的切身体验和更感性的认识。多角度的范例支架,既为其独立寫作提供了路径及参照的范本,也让教师的点拨、提升有了把手。
  三、围绕“如何评”搭建“脚手架”
  学生对作文的自评和互评是一个自我总结与提升的过程,什么样的作文是好作文,标准是什么,这些都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需要了解的,于是在“怎么评”作文时,也是可以设计学习支架的。再次执教时,在交流修改环节设计了“星级评价支架”,具体内容为:
  ★级:事例中只有其中一个表现人物品质的细节描写: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
  ★★级:事例中只缺其中一个表现人物品质的细节描写: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
  ★★★级:事例中具备以下表现人物品质的细节描写: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
  搭建的这一评价支架将习作的理论知识、习作的核心素养细化为可操作的行为术语,引导学生作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从而达成指导习作的目的。这样的评价支架引领学生有理有据地对习作进行反思,发现差距,并借鉴一些成功的经验提炼出可操作的习作策略。因此,这样的评价支架更是培养学生习作素养的“方向说明书”。
  核心素养视野下的交际语境习作教学需要我们基于交际语境写作理念,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根本目的,以“交际”为写作价值取向,发展学生书面语言运用能力,突破习作老大难的瓶颈,促进儿童交际语境的觉醒,从而达到儿童、生活、写作的同构共生,让儿童在习作中说真话,实现学生写作核心素养的提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233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