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儿歌的应用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3-0135-01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本人多年从事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发现低年级的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记忆不持久,而数学本身又很抽象,所以需要借助一些手段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儿歌就是一个不错的手段。
  1.利用儿歌建立常规。
  用儿歌建立常规,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收效显著。一年级的孩子因为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还不懂上课规矩,老师提一个问题,每个人都会大声地喊出自己的想法,叽叽喳喳,导致课堂暂时无法继续进行。这时我可以用儿歌提醒:你一言,我一语,这样发言可不好;想发言,要举手,安静等待老师请。针对孩子在考试中出现的“题没读好就下笔、书写潦草卷面花哨、做完不检查”的问题,可以编一首考试秘诀歌,考前用这首儿歌提醒孩子。考试时,要安静,读题三遍再动笔,书写认真卷面净,仔细检查捉虫子,我得A+没问题!
  2.利用儿歌节奏活跃课堂气氛。
  课堂上,不仅可以用儿歌总结所学知识,还可以用儿歌的节奏进行师生对话。比如11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我会用儿歌的节奏问,孩子们按照节奏来回答。比如要求孩子们翻到课本第5页,我会有节奏地说,请你翻到第5页,孩子边翻书边说,我就翻到第5页。在这样富有节奏的气氛中上课,孩子们就像上音乐课一样兴奋、放松。
  3.利用儿歌概括教學重点。
  对于重点知识,可以将其编成儿歌,帮助孩子记忆。比如一年级上册学习立体图形时,本人编写了《立体图形儿歌》,概括了图形的名称和特点:立体图形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四四方方六张脸,小有点不一样。长方体、长方体。四四方方六张脸,怎么长相都一样。正方体、正方体。圆圆两张脸,大小一个样,能站也能滚。圆柱、圆柱、圆柱。胖乎乎、圆嘟嘟,满地跑来咕噜噜。球、球,这是球。一年级下册学习测量时,本人编写了《测量儿歌》,将测量方法阐述的很明了:用直尺量物体,物体直尺要放平,左边对着刻度0,右边对着刻度几,长度就是几厘米。左边不是对着0,长度怎样来确定?数大格,做减法。
  4.利用儿歌化解教学难点。
  对于教学难点,在课堂上讲解道理之后,我们也会用一首儿歌总结,便于孩子理解记忆。比如学习《比轻重》的知识时,又分两种物体数量相同和数量不同两种情况,数量相同时,天平偏向谁,谁就重,数量不同时,天平一般是平的,这时数量多的反而轻了。为了帮助孩子记忆这一规律,本人编写了《比轻重儿歌》:比轻重,看天平。天平歪,歪向谁,谁就重;天平平,一样重,数量多的反而轻。
  5.利用儿歌攻克易错点。
  对于很容易出错的知识,编成儿歌可以减少出错率。比如竖式计算时,孩子们很容易出现这些错误:1.数位没对齐;2.把加法算成减法,减法算成加法;3.从十位开始算;4.加法中进上的1和减法中借走的1,写错位置。针对孩子们的这些错误,我编了《竖式计算儿歌》:竖式计算注意啦,相同数位要对齐,看清符号再下笔,计算要从个位起,相加满10要进1,1要挂在尾巴上,不够减要借1,1要点在额头上。选填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也是很容易出错的题,我将身体上的尺子作为孩子估计的标准,写进了《长度单位儿歌》:长度单位怎样选?身上尺子记心间,指甲盖宽1厘米,八四手枪10厘米,两臂伸开是1米。想清楚再下笔,小心变成外星人。
  6.利用儿歌进行复习。
  每个单元的重难点知识基本都编写了儿歌,所以在单元复习和期末复习时,儿歌能一下子唤醒学生的旧知,从而大大提高复习课的效率。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主要知识点有:读数、写数、比较大小、近似数,在进行单元复习时,我用大桥的情境串联起所有知识点,学生在总结方法时,能自觉运用所学的儿歌进行总结,这样就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期末复习时,用儿歌引领学生复习学过的重难点知识,更是省时省力,事半功倍。
  《万以内数的读法儿歌》
  读数要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读。
  中间不管几个0,我们只读一个“零”;
  末尾不管几个0,我们一个也不读。
  《万以内数的写法儿歌》
  写数要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写。
  哪位一个也没有,我们用“0” 来占位。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儿歌》
  比大小,看位数,位数多的它就大。
  位数相同高位起,高位大,数就大;
  高位相同看下位,一个一个往下比。
  《近似数儿歌》
  近似数看老二:
  老二大于等于5,老大就加1,后面全变0;
  老二小于5,老大不能变,后面全变0。
  总之,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可以有效利用数学儿歌激发孩子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09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