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阅读与写作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两个基本目标,两者紧密联系,相互融合,互为条件和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将读书和写作紧密相连,学以致用,并构成一套独特的读写一体的作文教学链条,这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比较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课堂教学;读写结合;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12-0157-03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阅读与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愈发突出。重视阅读与写作教学成为广大语文老师的一致共识。但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是:成效不大。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是不能够很好地整合阅读教学和写作训练的结合方式[1]。怎样才能使学生从“阅读难”“作文难”的困境中走出来,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难题。笔者认为,阅读教学和写作训练是可以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改变阅读、写作各自为阵的语文教学现状,是促进语文教学阅读和写作双丰收的必然出路。
  在整个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与写作是贯穿始终,不能分割的。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这句话道出了读和写的本质。也就是说,阅读是作文的基础,写作促进阅读水平的提高,两者相辅相成。想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要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机联系起来,以读带写,读写结合。学生可以从读中学到“怎样写”,只要长期有目的地培养,让学生从阅读中积累语感、语言和写法,才能提高写作能力[2]。
  一、读写结合的理论依据
  (一)读写结合研究综述
  首先,如何解讀“以读促写”。通过阅读来提高写作的主要体现在模仿性的写作。孔子主张“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这里所说的“述”就是“理解”,并阐述以前文人的理论,而“作”就是基于“述”的创造性写作。清朝的朱熹认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孔子也过分重视对经典读物的学习,他将其看做是一切学习的基础,即“不学诗,无以言”。从那时起,“阅读”被视为“写作”的来源。后来,西汉的一位学者扬雄提出:“能读千赋,便能善为之”。善为之就是要善于写作。南宋的程端力也曾说过“劳于读书,逸与作文”。
  其次,如何解读“以写促读”。唐代韩宇曾经说过,要通过高质量地完成概括提要的写作任务,进而促进自身的阅读水平,这是早期对“以写促读”的研究。清朝文学家崔学谷撰写的《学海津梁》提出了“以写促读”的文学教育主张。近代诗人胡适也提出过“以写促读”的思想:“写作是吸收智慧和思想的好方法。不管是读或听,都是模糊的片段知识,而不是自己的知识。个人必须对得到的东西做一些处理,做一些笔记,总结,解释,讨论,再经过自己的重新思考,最终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才真正地成为了自己的知识”。胡适明确地提出,写作可以促进阅读,也就是只有通过完成各种写作任务才能将文章的精髓融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最终为自己所用。
  (二)“读写结合”的心理机制
  1.读与写的神经联系
  从大脑外部的信息交换的角度来讲,人在阅读时,文字和符号是输入大脑的主要信息,而声音是大脑的主要输出信号。而人在写作时,输入大脑的信息是一系列的语言符号和情景等,而大脑输出的则是书面的文字符号。根据大脑中的神经网络,读、写实际上具有非常接近的神经网络。研究人员解释了读与写之间的神经联系。阅读的神经网络构成是:视觉区域—感观区域—听觉区域—运动区域。而写作的神经网络构成是:视觉区域—感觉区域—运动区域。因此,从读、写的神经网络区域的角度来看,两者几乎是相同的。而区别在于听力区域在阅读时存在,而写作区域则
  没有。
  2.读与写的相互作用
  从阅读和写作的整个历程中看出,阅读是根据文本信息来激活大脑中的原始模式,或者基于原始模式而形成新的模式;而写作则是根据个人的构思、想法和概念来激发出心中的现有图式,然后不断地选择和组合这些信息以形成新的文学作品。因此,学生应该首先通过阅读来积累文本图式,这样才能在文本中形成文章的“标准风格”。另一方面,阅读能够接触到的文体图式也不能与写作实践分开。“作家应该有意识地追求并掌握和巧妙地应用它们。当它变得意识到主体时,当它成为潜意识的反应时,它就成了主体的内在尺度”。从阅读中获得的风格图式仅仅是抽象的一种认知过程,它可以通过写作训练后转变为内在的技能。
  二、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
  语文教育大家叶圣陶先生非常强调读写结合。他说:“教师教语文,无非是引导学生练习看书作文的本领,主要一步在透彻理解课文。而所谓透彻理解,须反复玩味课文,由字句章节而通观全篇。作者的思路,文章的脉络,都宜求之本文,不宜舍本文而他求。”叶圣陶老先生这里说的“反复玩味课文”就是要多品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学习语言,并试着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关注课本中的语言、写法等,将课内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学习多种写作方法。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与写作的技能。”
  (一)重视评注的书写
  评注是一种通过在阅读材料上做笔记或评论来提升阅读质量的方法。课前预习对学习效率的帮助非常明显。
  首先,当拿到新课本时,在作业安排中的布置注释可以引导学生预先了解课程,以便更熟练地理解文本内容。其次,“评注”是指导学生评价和讨论新文本的形式,并记录其初步阅读的体验和问题,而后在课堂上,可以通过老师的解释和学生思维的碰撞得到答案,巩固理解。写评论要求学生反复阅读文本并认真思考。写作的过程是组织语言和组织思想,这个过程是学习新知识的充分准备。
  (二)选诵名句,增添诗意
  腹无诗书,哪来佳作?不积素材,何以下笔有神?教材是挖掘和积累作文素材的宝藏,阅读中应调动学生的审美机能,发挥自己的无尽想象能力,将阅读材料中的精神和美学元素内化为学生的艺术素养。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熟读背诵这些美词佳句,再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好好感受,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领悟名句的画面美、语言美和内涵美,把这种美的诗意巧用在自己的作文上。   如读了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脑中浮现出大漠黄沙,落日彩霞,长河银光,白色烽烟的美丽画面;读了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十分钦佩杜甫博大胸襟,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读了李白《行路难》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直为李白的旷达乐观拍手叫好。
  (三)重构“思维导图”仿写作文,学以致用
  语文文本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是通过阅读,培养学生说写的输出能力,这是学生掌握语文这种交流工具、提升语文综合运用能力的必要途径,也是语文教育的最终落脚点。没有读写的输出,语文教育,特别是语文文本的阅读教学,便会成为为了阅读而阅读的文字游戏。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莫怀戚的《散步》,是一篇秀美隽永、含蓄蕴藉的精美散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生成《散步》的“思维导图”,确立主题,启动记忆,筛选事件,定格情景,理清仿写思路,先写出诸如《爬山》这样的作文的思维导图。然后根据自己的“思维导图”,在思维导图中点明选择什么事件,在什么时间,有何情景,体现了怎样的亲情,用怎样的环境来烘托等,为接下来的仿写开启思路。
  (四)巧用教材范式,读中学写
  教材中所选的文章,大多文质兼美,大部分是名家名篇,可以说为学生学习写作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教师要利用阅读教学,让学生以此为鉴,从读学写,读写结合,促使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1.品味语言,读中仿写
  细细咀嚼了经典优美的语言后,要把其精华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仿写是行之有效的提高写作能力的一条捷径。教学朱自清的《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这些句子语言生动形象,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一幅幅春天的美丽图景展现在学生面前,给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的感觉,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兴趣。教学时,不妨让学生也模仿着写一段,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这段话作用的理解,更让学生能意识到文章语言写得生动形象的好处,养成让自己文章语言美起来的好习惯。
  2.学习写法,读中探写
  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文章布局谋篇的写作特色,吸收写作营养。这种探写不是局限于语言技巧上的运用,而是多层次的立体的探写。它包括:(1)作者观察、分析事物的方法;(2)作者写这篇文章要表达怎样的感情;(3)作者选择了哪些事例,选择这些事例对表现文章有什么好处;(4)作者抓住了哪些特征进行描写等。在初中语文教材里,许多课文都是学习写作方法的范例,如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就是采用了典型的先抑后扬手法;宗璞的《紫藤萝瀑布》运用了插叙的写法;曹文轩的《孤独之旅》就运用了典型的环境描写,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物心情等。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写雪地捕鸟片段,连续使用了一系列动词,准确地描述了雪地捕鸟的童年乐趣。“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在分析了这一系列的动词的作用后,让学生自己也写一个200字左右的片段,或叙述做某个游戏的过程,或描写蚂蚁搬家的经过,也用上一系列的动词。让学生有写的机会,通过实践,找到写的桥梁。
  (五)用好教材空白,读中练写
  有的课文在叙述过程中,基于主题和表达的需要,省略了某些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入地走进文本,感悟人物形象,引导他们对文本中没有直接表达出来的部分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解释、补充和说明。这样的小练笔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的感悟,而且由于简短易写,教师指导及时,更有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皇帝的新装》结尾处,皇帝最后是怎样摆脱裸体游行的尴尬的?皇帝怎样找骗子算账?骗子的下场是怎样的?童话故事的续写往往最能吸引学生,这种情况下,不防让学生续写故事结局,让他们好好发挥想象力,同时还增强了学生作文的自信心,唤起了学生对作文的激情。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感悟是写作的生命,生活积累是写作的源泉”。语文教学应该把阅读和写作有效结合起来,在读书中积累,在写作中提高,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真能如此,我们的作文教学将不断呈现可喜局面,同时,学生养成的良好阅读积累习惯将使其受用终身,为其今后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秀蕊,李永平,侯亮平,等.如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2014(12).
  [2]栗贻爱、顾东臣,卢庆新,等.对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作文教学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6(2).
  [3]劉燕清,李乾铭,楚怡君,等.以读导写 以写促读——“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有效策略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J].语文教学通讯,2015(14).
  [4]许序修,章熊,于漪,等.汕头市“读写创”教学改革试验[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0(34).
  [5]张先亮,蔡和伟,童志斌,等.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作文教学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41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