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信息技术在古诗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古典詩歌言简义丰,再加上语言思维习惯的不同让古诗教学令许多师生都感到头痛!传统的古诗教学方法内容可能很丰富,却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感知能力,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领悟当然也不够深刻。依托信息技术,能够改进传统的古诗教学,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能够进一步完善古诗鉴赏学习的课堂。
  关键词:信息技术;古诗教学;互联网;多媒体
  古典诗歌可以说是所有文学样式中最精致的一种,短小精悍、语言凝练,但其意蕴却很丰厚。古典诗歌的鉴赏学习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却也是令许多师生都感到头痛的事!传统的古诗教学方法,一般是教师介绍作者与写作背景后,引导学生去理解诗歌内容。由于年代久远,语言思维习惯的不同,许多老师不得不去逐字逐句地讲解甚至翻译诗歌的内容,然后对之进行理性地分析。鉴赏学习的最终结果是:学生在老师的灌输下,明白并接受了知识,却并没有通过自己的联想与想象真正地进入诗的艺术境界,真正去感悟到诗歌的美。 可见,老师的全面分析与讲解,内容可能很丰富,却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感知能力,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领悟当然也不够深刻。《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前言部分明确规定“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结合我的个人实践,我认为依托信息技术,能够改进传统的古诗教学,进一步完善古诗鉴赏学习的课堂。
  一、借助互联网,完善教师文史知识体系
  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只有教师真正感悟了诗歌,才能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蕴,也就是说“要想教好诗,教师必须先懂诗。”,所以教师的课前备课就尤为重要,甚至可以说教师的备课充分与否直接决定了课堂能否成功。既然如此,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对与诗歌有关的历史知识进行充分了解、有效梳理。我们绝大多数老师都经过了中文专业的学习,但在对文学史的学习中,偏文轻史是一种普遍现象,况且知识若非不间断的学习,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不会保值还会缩水。所以很多语文老师在古典诗歌文史知识体系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失。这种缺失反映在课堂上就会“就诗论诗”、“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能从局部带领学生进行诗歌赏析,不能从整体去把握诗歌内容,不能引导学生真正进入诗歌的情境之中,理解诗歌的丰富内涵。互联网以它低成本,大容量的特点为此提供了便利,能够快速有效地弥补这一不足。如杜甫的诗被称作“诗史”,教师若想透彻理解杜甫的诗歌,可以通过关键词在网络上收集相关的背景材料,然后对所选材料进行筛选,整合,也可与其他教师进行网上交流,探讨,突破空间的限制,博取众家之论,完善自己的文史知识体系。在教学杜甫的《登高》时,我通过互联网深入的了解了杜甫一生的经历遭遇,以及各个时期的思想变化,明确了杜甫沉郁的两个原因:国家之疾苦与个人之悲怆,在上课时做到了“胸有成足”,准确有效地引导了课堂。
  二、依托多媒体,引导学生进入诗境
  王国维说:“物皆着我之色彩”,又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课本所选入的每一篇古典诗歌都渗透了作者丰富的情感,诗人借助诗中所选用的客观物象来抒发感情,表达志向,把自己的主观情思融入到笔下的景物之中,所以诗歌是意向的艺术。学生学习鉴赏诗歌的关键就在于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独特的意境和情境。胡应麟也说过:“古诗之妙,专求意象。”古典诗歌短小凝练,意蕴却很丰富,语言跳跃性又比较强,语序也和现代汉语不完全一样,要想把握意象,进入诗境,最好的办法是诱发学生驰骋联想,对诗歌进行“补白”,即通过大胆而丰富的想象,把作者留下的空白填补完整,追求心领神会的效应,从而去体味古诗的艺术美。要想达到这种效果,课堂上教师需要用感染力极强的语言,不断渲染诗境,进行情景再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穿越时空,切身体会品味古诗的美妙情境。成就这样的课堂,不仅需要教师有较强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以及得天独厚的声音条件,还需要学生提前做好充分的预习,对诗歌的审美境界达到一定的层次。也就是说虽然流程大家都清楚,但操作起来却不那么容易,很多教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讲的大汗淋漓,却收效甚微!现代的多媒体技术能集文字、声音、图画甚至动画于一身,通过直观的画面和声音去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器官去获取知识,既能克服师生自身存在的不足,又能打破古典诗歌时空的限制。借助多媒体对诗情诗境进行物化,把艰涩的文字化为生动可感的形象,再辅以饱含深情地配乐朗诵,调动学生的情绪,启迪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如身临其境,自觉进入诗境,产生对诗歌的审美情感,领悟其深厚内涵。在教学柳永的《雨霖铃》时,我用李叔同先生的《送别》导入新课,一曲结束,受到这种离愁别绪熏陶和感染的学生自觉的调动自己所拥有的生活体验,感受到了一种伤感的惜别之情,已经能够初步体验诗歌情感。然后我安排学生一边听此诗的配乐朗诵,一边观赏柳永与其红颜知己握手话别,欲语凝噎的画面,这些视觉听觉上的直观冲击,让学生不仅领略到了诗歌的画面美,也感受到了那种依依不舍得离别之情,并与作者产生了共鸣,审美的主客体自然的融为一体,达到了心领神会的效果。
  总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完善古诗教学,不仅拥有很大的作用空间,而且可操作性比较强,作为语文教师应该主动去掌握更多的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来弥补自身的不足,有效引导学生进入诗境,品味诗歌的艺术美。
  (河南省兰考县第二高级中学  河南开封  4753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759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