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国学资源在小学语文校本课程中的实践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全翠玲

  摘 要:在语文教学阶段,要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融入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发展中,使其成为中华民族无穷的思想动力,同时这也是语文教学研究活动永恒的生命源泉。在教育领域,语文的教学应该在尊重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应用现代教育教学方法探索传统文化,充分挖掘和利用国学资源,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为学生的成才打下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国学教育;重要性;途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9)08B-0068-02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符合国家的教育政策的,是国家倡导的,校本课程是富于地方区域特色的课程,是对国家教材的补充与完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在国学资源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学校要以多年来沉积的富有特色和创新的办学理念为指导,充分挖掘和利用国学资源,根据学校与学生实际对国学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创建出富有本校特色的国学校本课程教材。
  一、国学资源开发在语文校本课程建设中的重要性
  (一)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在创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汉语教师是国学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这一点非常明确。在新课程改革创建过程中,国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创建,是一项紧迫的建设工作,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对教师队伍的体系化建设,非常关键。在国学资源校本课程创建的发展进程中,要通过灵活多样的内容和形式,最大限度地利用传统语文学习资源,使学生自觉地接受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
  (二)从课程资源建构来看,国学教育资源有利于语文校本课程动态发展建构
  语文核心课程中的国文教育是一门具有独特个性化的专业课程,从民族文化价值认同的角度看,汉语教学也应该是科学传播的主要阵地。鲁迅先生说过,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在数字化快速发展的时代,仁爱、正直、礼貌、智慧和信仰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宣扬的价值观,不仅是学生学习的精髓,更是中华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基础,这种信念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更可以使学生以更加健康的心态面对社会的发展变化。
  (三)国学资源在育人功能上的文化自觉性认识
  价值理论的直接教学在放大个体品德学习成效和组织新的品德典型层面起着特有的作用。在教育人的作用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首先具有形成道德意识活动形式和趋势的资源功能特征,这是祖先的精神遗产和个人经验的凝聚。作为心理形态的道德原型,通过先天的限制和后天的建构与统一,我们可以完成自己的继承和发展。
  二、搞好国学资源校本课程教学的实践认识
  (一)调动教师进行国学资源校本课程教学的积极性
  教师是实施课程的关键。要动员教师开展校本课程教学,鼓励每位教师积极参与,发挥他们的教学技能,并为他们提供更大的教育发展空间。在课程开发和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是也有一些教师缺乏对课程开发和实施的热情。因此,学校要对教师进行引导与培训,让他们认识到国学资源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调动教师进行国学资源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学的积极性。
  (二)确立国学资源校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在准备国学资源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应了解国学资源校本课程教学大纲和学习者的基本学习情况,以便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出更符合实际的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它不仅对教学的整个过程进行了预设,而且体现着执教者的风格与教学效果,是教育思想表达与实现的宏图。所以,教学目标的作用贯穿于教学的全部过程中。它不仅可以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还可以使教师的语言和黑板写作更加准确。当然,教育者有必要了解的是,教学计划不光是教师现实教学的一个样本,并且是对教学内容的一个温习。所以,在国学校本课程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制订具体的国学资源校本课程教学目标,并将教学思想贯穿其中。在语文核心素养的条件下,教育者应当不断调动学习者的主动性,把学生从被迫学习状态转变为自主研习。这就需要教师改进自身的教学方式,并且把教学计划与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结合起来。
  (三)构建民主氛围
  教育民主是新课改所提倡的主题之一,它的外延广泛而又富有诗意。在开发和实施国学资源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更加充分享受民主的群体。在校本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构建民主的课堂氛围,与学生平等交流,对学生平等相待,与学生和谐交流,探讨国学资源问题。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与学生民主地学习新知识,接受学生的质疑与提问。在传统教学中,在实施国家的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只扮演实施者的角色。国学资源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明确提出教师依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校本课程的教学,与学生商讨制订和确立校本课程的目标、结构、门类、组织形式、具体实施的时间、评价方式等过程,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校本课程的教学实践活动。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和实施,广大教师和学生都将享受到更多的民主权利。这股民主之细流逐渐汇成洪流,必将推动学校教育的民主化、学校文化的民主化建设与发展。
  (四)创新教学方法
  国学资源校本课程的教学实践有多种,这些教学实践形式都强调教师要学习新课改,践行新课改精神,从学生的学习实践出发,创新教学方法。在素质教育时代,要创新国学资源校本课程,它是国学资源走向学生生活与学习的最佳途径,要杜绝拿来主义,远离改良主义,强调学校的教学实践是一个完全创造性的过程。
  针对不同学生的年龄阶段、学生特点和学习情况,教师采用与之相匹配的学习方法。在国学资源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喜欢采用“质疑—探究—释疑—提升”的教学方法。可在课堂活动中,学生面对一篇课文,老师让学生阅读文本,提出问题,可学生却提不出问题或者提出的问题无质量,何以出现如此被动的教学局面?教师对学生的能力估计不足。因为大家都知道,提出一个问题比回答一个问题更难。对基础薄弱的班级采用探究法教学,无疑为学生的学习设计了人为障碍。改变这种状况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在教学环节中取消质疑、探究两个环节,直接从释疑环节开始,变质疑型为引导型。在这个过程中,学校教师将培养自觉创新的习惯和品质,逐步形成一个热衷于创新的学校文化。
  (五)创新国学资源校本课程的教学模式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要摒弃以教师为主体的“理解性” 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突出感悟、质疑和运用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基于校本课程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创新校本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并要通过构建高效课堂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校本课程的模式创新上,坚持新课程理念,着力体现学生的学习品质、思维品质,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有效地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国学资源校本课程的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国学素养。
  (六)对国学资源校本课程教学情况进行评价
  教學评价是对教学结果的检验。在国学资源校本课程教学评估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体现核心素质在教学中的渗透。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注重成绩,这是应试教育的主要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主要侧重于知识获取,忽视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为了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必要将教育评估纳入此中。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可以看作是校本课程的重要目标。因此,在正式的教学评价环节中,教师应设计一定的教学内容,以反映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
  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学习资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此同时,我校还十分重视学科活动的发展,特别是语文组的发展。每学期,备课小组都要认真规划和组织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密切联系的教学活动。这不仅能够突出祖国悠久而深厚的传统文化,更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喜闻乐见的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这些都与教学内容和进度密切相关。其中诸如戏剧表演、演讲比赛、辩论、作文比赛等活动,以及古典阅读、习语矫正比赛、名句名作朗读交流会,都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传统文化,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从而充分体现新时期校本课程资源的发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构建国学资源校本课程课堂必须依托科学的教学模式,没有模式的课堂是放任自流的课堂,但模式不能变为程式,课有常而教法无常。在国学资源校本课程教学过程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国学资源校本课程教学就会收到实效。
  参考文献:
  冯红果.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07 .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59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