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读写结合”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范佳慧

  摘 要:读与写是语文教学的两个重要方面。阅读是吸收,是领会的过程;写作是表达,是输出的形式。古人云:“文字俗浅,皆因蕴藉不深;蕴藉不深,皆因涵养未到。”那么,解决涵养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便是多读书。读是方式,是途径,写是情感迸发的最终结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与写;阅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9)09B-0067-02
  一、培养写作兴趣
  完成任何一件工作,如果自己不愿意,由别人强制着去做,大多干不好。部分学生一提作文就“头疼”,写出好文章的可能性就不大。因此,不失时机地在学生心中点燃写作的火把,使之愈烧愈旺,是非常必要的。
  作文不是“写”出来的,是思维擦出的情感火花。面对一个既定写作题目,如果学生脑海中反复酝酿了,打好了腹稿,产生了写作的欲望,拿起笔来便如行云流水一般,将内心情愫滔滔不绝倾泻于笔端。这样的写作是一种享受。然而,常见的问题是学生脑海中没有思路,缺乏基本的素材,一字一句写得就像是在挤牙膏,咬烂笔头也写不出多少内容来。
  作文不是闭门造车,不是纸上谈兵,而是一部博大精深的生活的无字之书。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能写出什么程度的作文。培养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教给其观察的方法,等于提供给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
  一个冬天的下午,我正在上语文课。外面阴云密布,接着下起了鹅毛大雪。我停止了上课,组织学生透过教室的窗玻璃欣赏雪景。同学们触景生情,边看边说:“雪纷纷扬扬,斜斜地向大地飘落。”“远处的景物不见了,天地间抖动着无比宽大的朦胧纱。”……后来,我让学生写了关于雪的小作文,都十分生动具体。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意思是阅读和写作互为关联,相得益彰。作文的“功夫”在作文这节课“之外”。对于初学写作的小学中段学生而言,除了平时养成多观察多思考的习惯外,还要多读书,摘录精彩的词语或者段落,注重情感体验,逐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作文课上才不至于搜肠刮肚,抓耳挠腮。
  二、感悟写作规律
  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要让学生写清楚一件事,就要让学生参与到这件事的过程中来。如果错过了参与的机会,可以引导学生回味体验,凭借生活经验合理想象。也就是说,动笔写作之前,先要学生关注所写的内容是什么。
  另外还要学生感知写作的基本知识与文体规律。比如说,小学阶段的作文训练,多是“写人记事”的记叙文,老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具体课例,让学生明白“写人”与“记事”的区别在哪里?“写人”即一人多事,是通过几件具体事实有目的有重点地表现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记事”即一事多人,是通过几个人或人物群像有层次有中心地反映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作“写景”的文章时,可以让学生在脑海中搜集自己曾经见到过的景象,抓住景物的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叙述。然后思考在描述这些景象时,要运用哪些修辞手法会更加生动形象。如果能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融入一首小诗,会使文章更加传神。
  三、品析写作技巧
  读,能使学生积累大量的文字素材,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写,训练学生准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曾听过一位知名老师的关于作文教学的讲座:“让学生主动地、愉快地学会作文,创造性地写好作文,享受作文……”对此我很受启发,摸索着从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发表意识、真话意识、作品意识”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学生的写作素养润物无声般成长起来。
  读书重在“品”,学生初读知情、细读悟境、精读传神,品出了文章的“滋味”,往往也就领悟了写作的要义。
  课文,是读写结合的载体,是学习语言表达的主渠道。学生通过对课文的阅读,掌握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能力,学会巧妙地使用描写的手法,突出事物特点或者人物个性。如《小真的长头发》一文巧妙地抓住了表现小真动作的词语“垂”“甩”,运用拟声词“嗖”的一下,体现主人动作的灵敏。还把小真的长头发比作松松软软的被子,不仅突出了头发之长,而且让读者感受到想象的神奇。
  写作脱离不了情感体验。读写结合、读中感悟、以读促写,是学习写作的不二之法。
  四、探求写作方法
  读写结合中的“写”,既是语言的内化、写法的模仿和创造,也是对生活记忆的激活。因此,我反复给学生强调:写文章,不是胡编乱造,而是通过文字向读者传达自己的所闻所见和喜怒哀乐。最好的途径,就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形成自我感受,习得正确的写作方法。
  模仿法。仿写,是读写结合最基本的形式之一。通过阅读一篇文章,或者是读一组内容和体裁相似的文章,原文的体裁特点、构思立意、修辞手法、首尾呼应等,都应该成为学生仿写的蓝本。然后拟定模仿题目,让学生进行仿写。是初学写作的拐杖。
  例如,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作者在文章一开始直观地描写了自己看到荷花的感受,接着写了荷花的形态颜色等,最后由荷花展开一系列美好的想象。这样的写作结构清晰明了。我让学生仿照这样的写作方法,描写自己家里的一种花卉。
  因为现代城市里的孩子,家家户户都养花,而且学生或多或少帮助大人做过浇水灭虫等方面的事情,对自家花的相貌有一定的认识。作文课上我稍微点拨后,同学们兴趣盎然,立即动起笔来。一节课时间都拟好了草稿,不但速度快,而且質量特别好。
  扩展法。读写结合不应仅拘泥于某篇文章,而应该是儿童眼中的世界与文本世界的相互联通。学生学习文本,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打开心扉,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创作。基本形式有三种:一是写读后感,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二是续写情节,在原有故事线索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试着改写故事,出现不一样的结局。三是合情合理地展开想象,改编故事,插穿进新的情节。
  例如我在教学部编版教材《急性子顾客和慢性子裁缝》后,让学生发挥想象,写一写假如裁缝是急性子,顾客是慢性子,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很多孩子改写的大致内容是:急性子裁缝迎来了一位慢性子顾客,慢性子顾客要求急性子裁缝做一件旗袍。裁缝早就将衣服做好了,可慢性子顾客迟迟不来取货。急性子裁缝等了一天又一天,等了一月又一月,等了一年又一年……直到那年冬天因为拆迁而搬离了这个店铺。慢性子顾客才来取衣服,结果发现裁缝店早已面目全非……
  随时写。写作不是单纯为了应试,不是单纯为了完成一项作业,更不是以老师从命题到要求的全过程指令而限制孩子的自由表达。文章源于孩子真实的生活体验,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写作和唱歌画画一样,也是一门艺术,它是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抒发自己情感的。写作是从生活中来,走向生活中去……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有血有肉、有筋有骨。因此,我鼓励学生随时写,看到什么,就记录下来;听到什么,心中有感,就写下来。换句话说,只要感觉有趣味,就可以写。
  例如,观看了电视节目《欢乐好声音》,有的孩子写下了这样一段话:“生命是有限的,而我们的潜力是无限的,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一定要做最好的自己,活出精彩,活出快乐。”这是多么好的自由练笔日记啊!
  写好作文涉及很多因素,我们要正确引导学生将课内外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通过学习、观察、模仿,锻炼思维,形成勤于动笔的好习惯。鼓励学生长期坚持多读书,读好书,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生活、学会欣赏、学会写作。
  参考文献:
  [1]张素兰.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J]. 教育教学论坛,2014,(24).
  [2]杨晓红.试论小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激发[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9).
  [3]刘发彦.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J].甘肃教育, 2019,(4).
  [4]刘桂芬.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J].林区教学,2019,(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609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