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覃露

  所谓“学困生”指的是智力正常,只是学习效果低下,学习有困难,达不到国家规定教学大纲要求的学生。然而,他们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潜能,只要通过精心辅导及辅加干预是可以逆转的。
  “学困生”之所以无法取得好成绩,往往与他们的心理特点密切相关,要转化他们,就必须对他们的心理特征加以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转化。
  一、“学困生”的心理特征
  1.懒惰心理
  就其“学困生”的内心而言,他们也想学好数学,但由于自我约束能力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成绩一直难以提高。他们懒散、贪玩,学习上怕吃苦,作业经常拖拉,没有预习和复习的习惯。他们一碰到难题,就紧缩眉头,浮躁难耐,有的就“堂而皇之”请教同学,实质只求获个直接算式或得数,有的“偷偷摸摸”看或抄袭他人的,如此一来学习质量如何提高?学习成绩当然“不堪入目”了。
  2.焦虑、恐惧心理
  学生学习兴趣的保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的效果,取决于他们能否获得成就感。对“学困生”而言,数学学习是充满挫折和失败的艰难历程,谈不上什么乐趣或成就,随着年级升高和教学内容的复杂增多,其内心反而愈来愈焦虑、害怕和失败,甚至产生厌学、惧学、放弃学习的心理。
  3.自卑心理
  “学困生”因为学习成绩不尽人意,往往处于不被老师和同学“看好”的境地。同学的讥笑、排斥,或教师的否定、指责和惩罚都会令他们感到苦恼和厌倦,逐渐“烙”上了“天生我笨用功没用”的自我意识,进而更加消极逃避,进取心受到了遏制,自尊心变得脆弱,其学习潜能也尘封在他人和自我的双重否定中。
  二、转化“学困生”的重要策略
  “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应引起我们的反思,我认为“学困生”不良心理的形成不仅与其本人内在因素有关,而且还与家庭环境、教师的教育观念、班级的集体舆论等各种因素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只有设法改善这些因素,才能改善他们的心理。为此,我在具体教育实践中可采用以下“转困”措施。
  (一)给予真爱
  1.采用“成功疗法”,树立“学困生”的信心
  (1)降低学习难度
  要打破这类学生“我真笨”的心理定势,必得从他们自身的弱点入手。老子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我们可以在上课时对“学困生”放宽要求,让他们回答容易的问题,或在讲解后,让其再复述;在考试前,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一些有针对性的,类似试题的习题让“学困生”考前练习,并在评卷时扣分适当放宽。这样不仅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更能让他们享受成功后的轻松与愉快。
  (2)凭兴趣挑选学习任务
  教育的本质是激励和唤醒“学困生”,我们可把作业分为必做题,选做题两类,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每当“学困生”有点滴进步时,都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教师的鼓励很容易激起他们的表现欲和进取心,教师则趁势利导,鼓励他们尝试做一些选做题,体验做优等生的滋味,这样为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展示自己,充分激活他们压抑了多年的表现欲,进而逐步培养学习兴趣,增强自信,以达到自卑观念的改变。
  2.采用“激励机制”提高“学困生”的学习主动性
  数学是一门不太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又特别需要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学科,“学困生”缺乏自覺性,要做到上课专心不容易。不专心就听不懂,一处不懂就多处受到影响,长此以往,就逐步产生了厌学情绪。针对这一点,我采用两种措施加以转化:一种是让他们当小组长,让他们觉得自己在班里有地位,有权力,有责任,逐渐树立起他们的自尊心,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另一种是从位置的安排上入手,(一般教师,总是让后进生跟优等生坐在一起,这样便于“一帮一”,但效果并非如此。)对于依赖性比较强的,要让他一个人坐或两个“学困生”一起坐,迫使他们认识到“无处可抄,必须自强”。
  (二)给予耐心辅导
  1.预习——架设发展的“脚手架”
  在学习新知识之前,首先应该清楚“学困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是否有“消化吸收”新知的足够“内存”,然后针对性地在课前对“学困生”布置相关联的旧知识练习,也可以对要预习新内容作必要提示、指导,让他们带着问题读书,在书上圈圈点点,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更有利于促进新知识的学习。
  2.说题——搭建“内化“的平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大多数学生学习数学只是停留在知识的机械反复的训练上,而很少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过程,很少对所学过程、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自我整理和内化。因此,老师在课堂中要舍得花一些时间,让学生说思路,说方法。“说题”能把学生的思维充分展示出来,把知识缺陷完全暴露出来,老师可有的放矢地进行当面辅导。
  3.作业——创设“反馈”空间
  作业可以检测学生的课堂听讲能力和知识吸收消化的反馈能力,也可以检测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4.疑问——提高“学习”的能力
  对“学困生”的作业、我尽量面批面改,发现问题,总是及时补缺、指出错误之处,耐心分析错误原因。当他们理解有困难时,我会采用直观形象,深八浅出的教学手段,有时举一些生活实例,另外,课末经常问“学困生”,今天主要讲了什么新知识?你知道了多少,还有哪些不懂,这样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一方面拉近师生距离,另一方面能帮助学生整理内化、查漏补缺,质疑提高,慢慢构建起自身的数学知识体系。
  总之,要转化“学困生”,一要依靠大家(包括家长、教师、同学及社会其他人员)用真情去感化他们,二是教师用爱心去滋润他们,三是用时间去正确引导他们。因为“转困”工作是一项重要工程,从某种意义上讲,转化“学困生”与培养尖子生具有同等意义,因为误入歧途的绝大多数少年是“学困生”。所以转化“学困生”不单只是为了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为了教育他们如何做人,如何为社会进步作出贡献。因此转化“学困生”意义重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603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