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当今社会需要创造性思维人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在高中教育阶段,数学是一门博大精深、演变较大、包含丰富创造性思维的学科。它是培养高中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沃土,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高中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也就成为可能了。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学 创造性思维 必要性
  作为数学教师,我们经常困惑于学生“学习方法不多”,学习时间长但效果差,很多学生只会仿照例题解题,题型一变,就束手无策。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就必须随时重视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素质。[1]
  一、创造性思维概述
  创造性思维是具有开拓性意义的思维活动,即为人类理解开辟新的思维领域,并为人类理解开辟新的成就。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基于感知,记忆,思维,联想以及理解等能力的高级心理活动,具有全面,探索和创新的特征。[2]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
  1.新教学观念,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数学教师要想赢一节课的“胜利”首要的任务是了解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学习基础。高中数学是相对抽象和难以理解的,而知识的前后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一些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对数学学习困难有强烈的恐惧心理。教师在上前要做好“学情分析”,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及教学策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对于数学知识点的讲解尽量避免或减少平铺直叙,而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要求,采用梯度教学、逐级递进、分时递进的方式,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步体验数学的内涵,体验数学的“再创造”。[3]
  例如,在讲解“函数单调性”时,由于学生以往对数形结合问题解决的意识比较薄弱,观察和猜测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应在情感上鼓励他们,在方法上加强指导,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以现实生活中汽车保有量作为案例分析努力营造亲切活跃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体验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的思维过程,鼓的学生自主探索类比归纳三例,师生合作得出增减函数、函数单调性、单调区间的定位,学生经历了“再创造知识”的过程,有利于发展创新知识。
  2.转换教学方式,合理应用多元化教学
  “转化”是数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大家都知道,数学知识特别是高中数学之间联系特别密切,解题中遇到的新问题经过转化后都可归结为我们已经掌握的方法去解决。有些很难的问题通过“转化”后就能归为一个比较容易研究的问题。那么,我们首先就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转化”思想。只有具备这种思维能力,对于解决新问题是非常有益处的。教学方式对于课堂教学的成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教学方式是依据教学理论和学生知识水平,运用科学规范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反馈进行分析和研究的过程。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为参考依据,重点解决数学重难点,强化双基训练,不断优化教学方式,要实现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注重教学目标设计的整体性、差异性和层次性。
  例如,在讲“等差数列”课程中,学生之前有了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作为学习基础,而且数列是高中数学中应用广泛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列蕴涵着函数与函数思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应尽量从生活实例入手,帮助学生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在教法上我采用了诱导思维法和分组讨论法;在学法上我列举了影院排座问题,水库水位问题、银行储蓄问题等生活常见问题。在明确了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后,我以南北朝时期《张邱建算经》中“今有十等人,每等一人,宫锡金以等次差降之,上三人先入,得金四斤。持出,下四人后人得金三斤。持出,中间三人未到者,亦依等次更给。问各得金几何,及未到三人复应得金几何?”的故事作为切入点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而后列举出两组数据。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其中的规律以此来提示数列的共性特点,让学生根据自己观察的数列的特点尝试对数列进行定义,借助多媒体CAI教师进行总结和概括后给出等差数列的概念。
  3.及时鼓励求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创造性及求异思维,它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养成创新素质的“催化剂”。而“求异思维”则是指改变我们已习惯了的思维定式“另辟蹊径”,即从新的思维角度去深入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我们大家都知道,“创新”是当代的要求,是社会对“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是高中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所以说,没有“求异思维”,就没有“创新”。
  教学中启发学生的思维是我们教学的主旋律,也是教师教学灵魂的核心。一个好的人民教师要掌握运用启发和发现教学法,启发学生创造性、跳跃性思维。教师要在日常备课中深入研究教材,找出教材编排线索,找准每个知识的切入点、设计操作、探索环节,让学生们自己去发现、自己去归纳总结。如对圆的认识这一课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拿出一张圆形纸张,让学生们将圆纸片对折后打开,再对折再打开,反复多次,让学生观察圆纸片上看到了什么?一个学生发现:纸片上有折痕。另外一个学生发现:纸片上有很多条折痕。老师表扬这两位学生观察很仔细。其他学生倍受感染,也都纷纷举手发言:圆面上所有的折痕都相交于一点;折痕两旁的图形都是重合的;一部分的折痕是相等的等等。此時,老师让同学们打开课本,看一看交点的定义,折痕叫什么?同学们很快就找到了答案并熟记。整堂课,学生的思维都处于极度兴奋状态,每名学生都有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动口说理、动脑思考的机会。同学们自己观察发现问题,积极探索得出结论,教学效果非常好。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训练,在探究、发现中创新思维之花异彩纷呈。
  结语
  综上所述,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树立新理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要让学生能有更多机会参加各种综合实践活动。也就是“一切为了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赵赞民.构建内涵丰厚的高中数学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0(4):84-85.
  [2]郑金才.高中数学教学衔接设计[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4):105-106.
  [3]李敏.多媒体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662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