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有效预防高校篮球教学中的运动损伤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篮球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方面具有显著作用,是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然而,由于篮球运动具有较强的对抗性,所以运动损伤情况也时有发生。这制约了高校篮球的进步与发展。因此,高校篮球教学应明确运动损伤出现的根本原因,并依托科学和规范化的教学方法和预防措施,有效控制运动损伤发生几率,从而保证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安全性。
  关键词:高校篮球教学 运动损伤 有效预防 措施
  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24-0194-02
  篮球是高校普遍开设的体育课程,也是广受在校师生喜爱的运动。但由于篮球运动具有较强的对抗性,因此对参与者的耐力和身体素质也有着较高的要求。大学生由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极易出现运动损伤的情况。因此,有必要控制与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几率,推动篮球运动在高校顺利开展。
  一、运动损伤概述
  运动损伤简单来讲就是在体育运动中出现的偶然性的意外损伤。从大量医学案例可知,篮球运动的损伤集中在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和血管系统上。同时,由于各种激烈的比拼,膝盖和皮肤等成为损伤的主要部位。
  二、高校篮球教学中容易出现的运动损伤
  1.膝关节损伤
  膝关节损伤是篮球教学中最常出现的运动损伤类型,这是因为篮球运动过程中想要持球突破就必须降低重心、下肢处于屈膝位的状态。同时,篮球运动需要不断前进,在身体重量和惯性的作用下,膝关节受到的冲击力大大增加,容易引起膝关节的运动损伤。
  2.踝关节损伤
  篮球运动中,踝关节损伤是仅次于膝关节损伤的又一运动损伤类型,通常在争夺篮球、跳投后落地或者踩在他人脚上时出现,属于急性扭伤的一种。
  3.腕关节和指间关节损伤
  在运动中,篮球的转移多数是依托传球这一动作来进行的。快速传球除了对速度有着较高的要求外,还强调动作的隐蔽性。因此,队友接球通常都处于腕关节或指关节非常态下,如果来球的冲击力过大,那么极容易使这两个关节受到损伤。
  三、高校篮球教学中出现运动损伤的原因分析
  1.防范意识不强
  篮球教学中,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规避损伤,然而在一些高校,对安全的重视大多停留在口头上,并没有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或开展相应的教育。学生的训练动作不规范,运动量也缺乏合理性,训练没有循序渐进地开展,学生在错误动作上用力过度,运动损伤也因此出现[1]。一些较为勤奋的学生通常利用课余时间训练,提升自身的球技,体能负担加大,如果运动强度安排不合理,那么运动损伤几率就会增加。
  2.准备活动不充分
  运动开始前必须有准备活动,准备活动能够放松肌肉、更好地进入运动状态,是后续高强度动作的基础。篮球涉及跑、跳等多种动作,所以热身运动必不可少,它是快速调整身体机能的有效方式。但是,这一环节常常被忽略,许多学生没有做准备活动就开始篮球训练,身体快速处于僵硬状态,既不能适应高强度运动,又会增加运动损伤的发生几率。
  3.篮球基本功不扎实
  在篮球运动中,学生篮球基本功不扎实,常出现一些错误动作,这是导致各个运动器官节奏紊乱、诱发运动损伤的最直接因素。此外,许多学生对篮球比赛规则不了解,在训练中将用手拉、身体冲撞等违规动作视为合理的身体接触,这些也容易导致运动损伤。
  4.身体素质较差
  篮球运动是由多个技术动作来完成的,如跑、跳、投等,同时具有较强的对抗性,这对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大学生身体素质相对较差,不仅肌肉力量明显不足,而且关节韧带稳定性不理想,同时身体机能抵御外界的能力不高,使篮球运动中的多个基础动作完成情况不佳,进而导致运动损伤。
  四、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1.加强师生的運动损伤防范意识
  运动损伤的防范意识教师应具备,学生更应具备。教师应讲清安全技巧和相关内容,帮助学生掌握防止受伤的方法。学生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训练计划,在提升自我防护意识的基础上有效减少运动损伤几率,这对推动篮球教学的顺利开展、确保教学进度具有积极意义。
  2.重视运动前的准备活动
  篮球教师要深入挖掘篮球运动的本质,在正确认知的基础上,遵循有的放矢原则,引导学生开展篮球训练[2]。这样既能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热身准备与乳酸堆积有着直接关系,如果热身准备科学且充分,那么身体内的乳酸堆积将会显著减少,从而使因运动导致的酸痛疲劳等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在提高学生身体机能的同时,有效预防运动损伤。
  3.加强篮球技术知识学习
  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开展篮球基本功教学,使学生对篮球基本功掌握得更扎实、更牢固。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强调篮球基本技术动作的重要性,纠正学生基本功枯燥无用的错误思想,提升学生学习篮球基本功的兴趣,更好地掌握篮球基本技术[3]。在学生对正确技术动作有一定了解和掌握后,以此为基础向学生讲解篮球运动的相关规则,推动正确的“动力定型”的形成,依托人体生理解剖特征和运动力学原理,有效防止运动损伤情况的发生。
  4.增强学生身体素质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身体素质训练作为重要教学内容,并针对篮球运动中容易出现的踝关节、膝关节等损伤开展力量练习。例如,可以让学生进行俯卧撑、仰卧起坐训练或者单腿跳训练等,使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循序渐进的提升,为顺利开展篮球运动与训练提供保障。
  5.加强在体育道德方面和体育知识方面的宣传与教育
  加强大学生体育道德教育,使学生在篮球运动中学会尊重对手,使发生在篮球运动中的暴力行为得到最大程度的降低[4]。同时,要讲授裁判法知识,使学生在运动中始终规范自身行为,防止因恶意犯规导致的运动损伤情况的出现。
  五、结语
  篮球是大学生较为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同时,还能深化学生间的交流,对提升学生社交能力意义重大。但是篮球运动也容易出现运动损伤,这制约了高校篮球的进步与发展。因此,高校篮球教学应明确运动损伤出现的根本原因,并依托科学和规范化的教学方法和预防措施,有效控制运动损伤发生几率,从而保证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张琳.浅析高校篮球教学中运动损伤的预防途径[J].现代经济信息,2019(13):467.
  [2]苏笑朋,王鹏,穆培云.高校篮球教学中运动损伤的预防途径[J].当代体育科技,2019,9(8):5-6.
  [3]许瀚杨.浅议高校篮球教学中的运动损伤及其预防途径[J].新西部,2017(10):157+111.
  [4]殷娜娜.浅议高校篮球教学中的运动损伤及其预防措施[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7,19(6):65-67.
  责任编辑:孙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088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