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应用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以高职院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应用为视角,从课堂前、课堂内、课堂后三方面提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课前主要是教师发布任务:录制案例的分解视频,上传视频,发布任务单,包括必做任务、加分任务;学生登录网络教学平台,学习教学视频资源,完成任务单。课堂内,主要抓好要点问题讨论、小组成果展示、考核评价、总结答疑四个环节设计。课堂后,教师将课前或课中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或者在课堂活动中衍生的新问题进行归纳、整理,重新发布终极任务到网络学习平台,让学生进一步的互动、交流、讨论。
  关键词 翻转课堂;高职院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9)08-0051-04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科技创新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转型,也推动着教育的变革,互联网新思维、新技术深刻影响着整个教育行业,不论是教学理念、教学目标还是教学方法都在发生深刻变革,一系列的新式教学模式涌现出来,如微课、翻转课堂、在线课程等,其中翻转课堂作为一种突破传统课堂的新模式席卷全球教育界。翻转课堂的普及与传播,推动了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的热潮,它的出现为新一代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自由。
  一、翻转课堂概述
  翻转课堂从英文“Inverted Classroom”或“Flipped Classroom”譯出。与之类似的译文还有“反转课堂”“翻转教学”“翻转学习”“颠倒课堂”等,但目前一般统一使用为“翻转课堂”这一概念。所谓翻转课堂,就是学生在课前通过教师分发的数字化材料(音视频、电教材料等)进行自主学习,回到课堂后与教师和同学互动交流,并完成练习的一种教学形态[1]。翻转课堂教学重新规划了传统课堂中教师和学生对课堂的使用时间,把知识的传授和内化进行了颠倒,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更加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和质量。不论是美国还是中国,翻转课堂的概念都在一步步被完善,这也体现了不论是研究者还是实践者,在翻转课堂内涵的认知上都在逐步深入。
  二、高职院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包装设计》课程为例
  (一)课程特点分析
  《包装设计》是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重要载体。理论知识以“必需+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实践知识强调专业技能,学生在掌握必要包装设计专业知识基础上,通过技能训练以及包装设计项目训练,提高对商品包装的分析能力、市场定位能力、策划能力,并具备包装结构设计和包装创意设计实践能力及印刷加工等设计后期制作能力。其先修课程是《图形图像处理》《矢量图形绘制》《商业摄影》《书籍装帧设计》[2],本课程是先修课程中知识的综合运用,也为后续课程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包装设计》课程通常采用“先教后训”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在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即本课程在计划学时上必须按一定的比例安排课时,课程总课时数是80学时,其中理论课时为16学时,因为学时有限,导致基础理论讲解不够透彻,实践技能掌握不够夯实,很多知识内容需要学生自行完成,不能在遇到问题时与教师及时沟通交流,教师也不能实时掌握学生的完成情况,大大影响了实训效果。
  (三)学生特点分析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的生源都是艺术类考生,文化课成绩相对较低,基础较差,学习主动性不强,加之《包装设计》课程运用的传统教学模式是单方面的知识传递,缺少多元互动,这种方式使学生产生了一定惰性,课前能做到预习的更是为数不多,对于内容单调的理论讲解更加厌烦,若以传统的授课方式继续讲解,将更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上应勇于创新,如增加互动环节、创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硬件设施等,以提高教学质量。
  (四)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分析
  考试作为检测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度量衡,已从教育手段变成为教育目的,以“学习”为主体、以“考试”为主要导向的教学模式成为主流。《包装设计》课程沿用的考核方法是“平时作业和考勤(占40%)+考试作业(占60%)”。这种考核方式局限于教学认知方面的评测,着重于记忆力,却忽略了学生的心理、情感、价值观的考虑,尤其是思维、实践、综合能力的评价,从而使教学的有效性大大降低。每个学期都有学生评教,这就导致教师为了取得高分而放松管理。
  三、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实施的可行性
  (一)翻转课堂符合高职院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特点
  高职院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是以艺术设计为中心,实际操作技术为媒介,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性、个性化设计路线为特点。本专业内很多课程都是通过大量观摩、实践来完成,如软件课《Photoshop》《Illustrate》《InDesign》等,传统的授课模式就是教师主讲学生观摩,教师无法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节奏去授课,而翻转课堂是在课前解决基础知识的学习,课内教师就可着重于培养学生创造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会显著提高。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是为学生“量体裁衣”
  教学中一直强调的是教师要因材施教,但对于学习水平参差不齐的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学生来讲,如何制定出适合每一位学生的教学方案无疑是最困难的,但通过翻转课堂教师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还可根据学生课前学习时出现的问题反馈随时调整教学策略,也可通过组织小组协作、讨论的方式增加学生之间的有益交流,从而实施真正的“量体裁衣”。
  (三)翻转课堂的实施能够大幅提升学习的有利因素
  翻转课堂遵循的教学理念并非是新的教学理念,而是大家所熟知的布鲁姆的“掌握学习”法,虽然这一理论提出很早,但一直难以实施,原因在于一对一的针对性指导和传统的班级授课形式相互矛盾。传统模式下学生必须和班级教学进度保持一致,不能随自己的时间和掌握程度来学习,教学效果欠佳,而翻转课堂则是通过课前的视频教学,学生可随自己意愿自控学习进度,不论是软件课还是其他课程都适用。布鲁姆认为学生要达到掌握的水平,关键在于花在学习上的时间量,翻转课堂的课前教学视频就为落后生提升了所谓的时间量,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课内教师对学生的反馈实施有针对性的辅导及评测,既实现了教学目标,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通过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可知晓他们在课外的学习情况,所谓因材施教的过程其实就是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而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化的发展,这是在传统教学课堂中达不到的,对于高职院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尤其适用。   四、高职院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所谓教学就是“教”与“学”的互动,教师为了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而教授给学生知识,所以学生才是教学中的主体,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现状等,从而制定出最适合的教学方案。通过对国内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成果研究,结合高职艺术类课程特点以及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可从三个阶段来实施翻转课堂,以层层递进、步步加深的形式使知识得到内化,从而达到深度掌握。下面以软件课《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为例进行教学流程设计。
  (一)课堂前
  本专业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专业技能的学习,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具有全新艺术理念和扎实创作能力的设计人才。但有些课程如《Photoshop》《lllustrator》《视觉识别设计》《包装设计》等内容较多、课时有限,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这些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效果不理想,而翻转课堂的实施则可改变这一现象。
  《图形图像处理》这门课是以Photoshop软件的学习为主,使学生了解Photoshop软件的应用领域,理解工具的操作方法,能熟练地操作设计软件,重点利用Photoshop软件进行图像的处理与编辑创作,熟练掌握运用计算机进行造型设计的能力,并结合广告设计效果图实例提高学生的设计表现能力和艺术修养[3]。
  对于《图形图像处理》这门课,上好第一节课的关键是教学案例的选取,它能够使学生对这门课有整体的了解,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为学生进行下一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案例选定后便可发布课前教学视频,将所选案例的每一操作步骤内容细化、分解、打散,录制成若干个5分钟以内的短视频,并上传至网络学习平台供学生下载学习,先学习再面授,进行闯关式自主学习,帮助学生逐渐提升自主学习能力[4]。设置发布“任务单”也是关键环节。自主学习任务单包含学习主题、学习内容(教学中重点、难点问题)、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学习方法、学习资料、练习题、问题档案、学习反思等[5]。可分为“必做任务”和“加分任务”两类,这样可满足不同基础的学生一同学习,接受能力较慢的学生可多次观看、反复学习,直至弄懂弄通,并完成“必做任务”;基础好一点的学生则可快速浏览学习并完成深入的、具有挑战性的“加分任务”。翻转课堂的课堂学习活动是从学生提出问题开始的[6],意在激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从中发现更有价值的探究性问题,这一步的实施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学习主动性差的问题,并且能够使学生实现自主、个性化的学习。
  (二)课堂内
  课堂是教师为学生解惑答疑、深度交流、解决问题的最佳场所,在翻转课堂的课前学习阶段,学生获得的是“碎片化”的知识内容,而对于一门课程来说,是需要将这些“碎片化”的知识整合成系统整体的知识模块,课前的学习是表层化的初步学习,知识的深层内化是在课堂上由教师引导、交流、互动完成,所以对课堂上教学活动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分为四个环节设计。
  1.要点问题讨论
  以学生为主导提出问题,再由教师进行问题补充,如Photoshop操作时难点是什么,注意事項是什么等,通过问题引导出所有知识要点。每一节大课至少可总结出10个知识要点,讨论需要的时间大概占课时总量的一半。
  2.小组成果展示
  基于上一步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教师可将学生分组完成新的学习任务,如分工完成案例,一般3~5人为一组,组员间通过交流、协作来完成。学生独立思考、提出想法、启发交流,从意见不同到找到共识、相互认可,最终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在此期间教师要随时观察各小组的动态,以便随时指导并提出不同的学习策略。在后期阶段,教师可根据小组反馈的情况来讲授本堂课的重点问题,再一次深化知识。每组将协作所得成果在全班展示,可通过小型比赛、成果展示等方式进行,并组织全班讨论,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补充意见但不要成为主导,让学生在相互评价、讨论中获取更多的知识。
  3.考核评价
  在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就是评价系统的建立,要不同于以往《图形图像处理》课程以单一的考试成绩作为衡量的标准,考核形式也要多元化,如案例制作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个人和小组的评价、自我和他人的评价等,这样才能完整客观地体现出学生的学习效果。考核标准=课前的网络平台学习+课堂的师生交流、互动及小组间的协作表现+课后的作业完成情况及线上反馈,其中权重的分配可由教师自行裁定。
  4.总结答疑
  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所有观点予以归纳总结,对Photoshop软件中不正确的操作进行纠正,对不完善的进行补充;对于学生的作品,做出最终点评,并根据对学生反馈问题的分析、整理、归纳,设计出新的教学方案。
  此外,在此阶段学生也可根据自己在课前、课中所遇到的问题当面向教师请教,在整个实践过程中,教师也可对于个别学生进行辅导、示范,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三)课堂后
  此阶段是翻转课堂中必不可少的一步,教师可将课前或课中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或者在课堂活动中衍生的新问题进行归纳、整理,重新发布终极任务到网络学习平台上,让学生进一步的互动、交流、讨论,完成终极任务,进一步加深巩固知识点。
  此外,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展厅的形式将学生的设计作品发布到网上,其他课程如《标志设计》《字体设计》《VI设计》等也适用此法;还可以以线下展出的形式进行实物展览,如《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等课程的作品,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高度,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做出更好的艺术设计作品。
  参 考 文 献
  [1]重庆市聚奎中学校.学习的革命:翻转课堂[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
  [2]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视觉传达专业——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标准[S].2018.
  [3]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视觉传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图形图像处理[S].2018.
  [4]刘锐,王海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和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4(5):26-32.
  [5]金陵.用“学习任务单”翻转课堂教学[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3):20.
  [6]王红,赵蔚,孙立会.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3(8):5-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865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