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及启示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时代的信息化,人们的生活也日益呈现数字化的特点,数字时代渗透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在教学领域,微课即是数字时代的表现之一。微课因其顺应着时代的发展而成了语文教学中的热潮,它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日益明显。微课趣味性强并且主题突出,在语文教学中若能做到合理利用,则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微课;语文教学;优势与启示
  诚然,微课之重要性不言而喻,并且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也已经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那么,作为信息时代的新型教学模式的微课在语文教学中有哪些优势,又能给教师怎样的启示呢?以下,笔者将结合自身经验与实际,对此问题进行探究。
  一、微课的内涵及特点
  1.微课的内涵
  微课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的要求,对某一知识点通过多媒体的音频、视频、图片或PPT等方式进行讲解,并帮助学生进行学习理解的一种教学模式。
  2.微课的特点
  首先,微课是针对教学内容中的某一个环节或知识点制作而成的,因而它具有针对性强的特点;其次,它以视频为主要载体,以图片、音频等为辅助载体,在表现方式上具有多样化特点,因而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的积极性;最后,微课因其短小而便于储存便于携带,可随时觀看与学习,便利性强。微课内容以其碎片化的特征,可以对教学过程中的教材解读、题型讲解、考点归纳等内容进行展示,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
  二、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与启示
  1.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由于此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以及受到的局限,他们的注意力较为容易分散,当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教学重点展开教学时,常常会因为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别的突发情况而导致自身的教学也偏离重点,从而造成教学效率的降低。而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展现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等而进行的教学设计,虽然因此其展现的知识较为碎片化,学生接受的新知识也会较少,但新颖有趣的微课,以其视频、音频以及图片等丰富多样的展现模式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孩子们对教学内容的关注度,对涉及的教学内容会有更为深刻的印象,自然而然地理解上也会更为容易。而微视频也以其简单明确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可有效攻克教学的重难点。因而,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其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优越性,并且集中的教学内容与较短的教学时间都适应于小学阶段的教学。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然而学习的主体却是学生。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首先体现于能否有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进教学中。而自学则是学生智力提高的有效途径,在课堂教学中若能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那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度和理解度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在语文教学中,使学生养成预习新知识的自学习惯,则是提高其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根据微课中展现的内容,例如文章的作者、主人公的信息以及作者的写作背景等资料,学生能初步获知作者的写作心态以及文章的基本信息,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去阅读课文,自行对课文进行分段并归纳段落大意,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与理解,从而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在此过程中,学生一步步主动参与到教学中,一步步学习并解决问题,其获取与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在逐步提高,则其学习的自主性与学习的能力自然也在逐步提高。
  此外,鉴于微课的短小便携,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利用教学视频自由而灵活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不受时空限制,这又体现了微课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优势。学生在通过微课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还能根据自己的把握程度以及学习能力等情况自由掌控学习的进度和节奏,因此它具有普适性,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它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
  3.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启示
  微课的优势,无非体现在其内容蕴含的丰富性以及因之形成的对学生的吸引力,还有对学生学习的便利性与灵活性。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教学的趣味性,灵活教学,并根据教学内容合理把控课内与课外知识的量,如此方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三、小结
  微课是一种对教师和学生而言全新的教学模式,它以其趣味性在语文教学中具有新鲜的活力,合理的利用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无疑是大有裨益的。但另一方面,它对教师而言更是一个挑战,对于微课应如何有效应用于语文教学中仍然是需要教师长期思考与探讨的问题。因此,作为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己,努力提高自己制作微课的水平,使微课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成本钧.论微课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J].课程教育研究,2016(23).
  [2]韩海龙.基于微课的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研究[J].青海教育,2016(03).
  [3]兰晓维.微课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6.
  编辑 刘晓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168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