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在小学心理辅导中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辅导者和被辅导者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良好的心理辅导关系是实现有效辅导的基础,可以促进心理辅导的成功。学校的心理辅导工作主要对象是处于特殊心理阶段的学生,良好的辅导关系可以促进心理辅导工作的有序开展。在小学中良好的辅导关系养成指的是辅助者和学生之间存在的一种友好关系。主要针对小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进行分析,提出提升小学心理辅导工作中良好辅导关系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辅导;辅导关系
   心理辅导工作和其他工作的区别在于其是直接和人的心灵相接触,所以无论使用哪种方法理论都需要具有一定的热情,不应该是冷漠的,并且需要建立在良好的辅导关系基础之上。良好的辅导关系是促进求助者改变当前现状和发挥潜力的动力,其本身就有着一定的心理辅导作用。学校的心理辅导工作主要面向的是心理上呈现闭锁性的学生,这些学生都具有隐秘的心理特征。
   一、和来访学生共情
   在很多来进行心理辅导的学生中,他们对自身没有良好的定位标准,正是因为这些标准不够精确才使得学生产生烦恼,对自己的生活处境感到压抑。例如有的学生知道在小学要尊师重道,但是由于内心存在一些激进思想,经常做些出格的事情,这就需要老师及时辅导,并且老师在进行辅导时不能进行不恰当的道德或者价值评判,一方面会使得学生隐藏其中的一些重要细节,难以完整地叙述整体情况,另一方面还会将事情恶化,使得学生背上更为沉重的包袱,所以辅导者需要做到和学生共情。为了有效地实现共情,不仅要对当事人的感受和意义加以准确地了解,还需要将这种理解准确传达给对方,从而使得当事人对自己的感受有更深的了解,并且还能够有效拉近当事人和辅导者之间的感情。表达共情最主要的就是辅导者要放下自己的身份,降低自己的参照标准,以学生的角度进行研究,以学生的眼睛视角看世界,将自己放到学生所处的环境中去感受学生的情绪,经历学生所面临的压力,并且体会到学生在做决定和做某种行为时的想法原因,真正了解到学生情况和感受,从根本上接受学生的看法立场。辅导者只有在感受到了学生的真实情绪之后,才能让学生觉得辅导者的建议和指导是正确的,是对自己有意的,才会从心底接受帮助。在辅导过程中,辅导老师需要通过对学生语言、神情等情况进行观察,留意学生在说话时语调的变化,通过这些来进一步了解学生,从而协助心理辅导工作的完成。在有了一定的了解基础时,辅导老师需要准確表达自己对学生内心感受的理解,让学生感受到辅导老师的共情。辅导老师在听完学生的宣泄和倾诉之后,可以使用一些共情性语言来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例如“我非常清楚你现在的难受心情”“我想无论是谁遇到了这个事情都不好受”等,让学生认为你是了解他的,是从心底想要去帮助他的。除了做到对学生情况的基本掌握外,还需要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受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因为共情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观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对自己的经验和能力有足够的认识,了解自己的情绪和思维方式,从而让学生提升自我认识和自我成长等能力。所以通过共情可以让学生知道辅导者是理解他的,是为了他好而帮助他的。
   二、辅导者要采用平等、友善的态度来接待每一位学生
   在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中,辅导咨询师和来访者除了具有一般的咨询关系之外,还存在着另一层特殊的关系,即师生关系。这种情况就会使得在辅导的过程中学生难以定位自己和辅导者之间的关系,学生往往需要具有强大的勇气才能和辅导老师互相交流。所以在学校中一般的师生关系会对学生的心理诉说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心理辅导老师需要正确认识到这一点,首先不能将自身立在长者、居上者的地位上,更不能将自身看作是学生不可或缺的求助对象,需要用诚恳、平等的态度辅导每一位需要辅导的学生。具体情况来讲,学生在来到心理辅导室时,辅导老师可以先让学生坐下,老师可以和学生进行简单的寒暄,问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或者谈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事情,称赞学生的优秀之处,以礼貌和微笑接待,慢慢融化学生的戒备之心和敬畏之心,使学生感受到辅导老师的亲切、温暖。当辅导教师感受到学生真正接受了自己,敞开了心扉之后,再慢慢引入话题,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当然在交流的过程中不能表现得过于热情,需要准确地把握好交流尺度和分寸。
   三、对每一位学生的辅导工作都要做到用心
   在心理辅导中要对每一位学生都做到有效的用心倾听,倾听是进行心理辅导工作的基础,没有足够的倾听心理辅导工作也就难以得到实际的开展。在心理辅导工作中所讲到的听和生活中的听有着很大的差别,其不仅仅是要听到学生说的话,还需要对学生所说的话做到尽可能的了解,读取到学生话语背后隐藏的意义。有效的倾听可以让学生放下自身的戒备,感受到自己被理解、被接受。有时学生在来到学校心理辅导室之后,并不一定是因为在心理上有较为严重的问题,仅仅是因为有话闷在心里想找人倾诉一下,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这时心理辅导教师就需要专注倾听,帮助学生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绪,这种情感的宣泄帮助本身就是一种心理辅导功能。辅导教师通过对学生述说的专注倾听,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对其的关注和尊重,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受到了重视和尊重,并非是一个心理有问题的人,从而从心理认识到辅导教师具有较高的信任度,是自己可以用心去交流的人,从而将自己藏在心里的话倾诉出来,一起探讨自身的问题。另外做到有效的倾听可以帮助辅导老师快速地收集学生的基本信息,有些辅导老师只能通过问才能有效收集学生的资料,但是在实际的辅导过程中,倾听常常比询问更具有亲和力,更有效,因为学生在面对老师的询问时,会感受到紧张和压力。如果辅导老师采用的是倾听的态度,学生则会感受到老师的温柔,愿意去述说更多关于自己的信息,并且辅导教师安静地倾听还可以安抚学生紧张害怕的情绪。一旦学生在讲解时感受到辅导老师的用心倾听,学生就会对辅导老师产生足够的信任感,才能将自己更多的问题和感觉倾述出来,并且加强了辅导老师对学生信息的掌握。做到有效的倾听还包括帮助学生理清自己的思路,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本身就对教师有着一定畏惧心理,有一种害怕难以得到理解和接受的心理,因此学生在向老师叙述自身心理状况时,很多时候难以直接说出来,经常支支吾吾很难说到问题的重点。遇到这种情况时教师则需要利用一些倾听技巧来帮助学生缓解紧张和压力,例如可以通过微笑或者点头来回应学生,从而让学生不会过于紧张,方便教师对学生的进一步了解。辅导教师的专注倾听不仅可以让学生产生一种自己被重视的感觉,还给学生提供了整理自己情绪和感受的机会,使得自己能够表达清楚自己想要述说的情况,辅导教师也就更容易把握到学生的需要,从而给学生提供及时适当的建议。    四、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适当引用指导语
   每个学生都是单独的个体,都有着很大的差异,所以教师需要对每一位同学都加以足够的尊重,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同学。在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还需要采用较为温和的态度,让小学生感受到自己得到了老师的尊重。小学生的内心是比较脆弱的,所以教师需要在心理辅导过程中给孩子更多的关怀,让孩子感受到温暖,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敞开自己的心扉,通过这样的交流辅导,教师和学生之间才能够拉近距离,让学生产生教师对自己会有所帮助的想法。老师在选择指导语时要做到综合考虑,指导语不仅要具有积极的意义还需要具有鼓励性,当学生参加集体的心理教育活动时,学生的内心会得到一定的成长,所以心理教师在进行评判的时候不能做出对错的评价,而是采用一些指导语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教师需要采用合适的指导语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
   五、辅导者需要做好学生的保密工作
   对于心理辅导过程中涉及的信息,教师一定要做好保密工作,跟学生确定好辅导的保密性,并且辅导老师还需要向学生阐明自己记录的原因,让学生对辅导教师有足够的信任,這样学生才能够将自身的真实问题情况告诉辅导教师,进行深层次的沟通和交流,在校辅导工作和社会辅助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最明显的一点是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不存在利益关系,所以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亲密的,甚至强于一般的友谊关系,基于这种关系辅导人员必须要保障学生所阐述的每一件事情和信息都会得到严格的保密。
   六、设立明确的目标
   在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些学习目标让学生去尝试完成,对于目标的难度设立需要确保每个任务都是学生能够经过努力完成的,不能将任务的难度设置过大,如果难度过大学生难以完成则会产生挫败感,或者任务太过容易也会使得学生对其产生轻视,无法激发学生的全部能力,只有通过一定努力完成的目标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到经过努力之后获得成功的感觉。
   总之,在小学心理辅导中具备良好的辅导关系是极其重要的,良好的辅导关系一旦形成,学校心理教育课堂的开展会得到大力的推动,小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也会有效进行。在心理辅导中辅导老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关系,如果这个关系处理得不够融洽,心理辅导工作就难以顺利开展,也很难达到所期待的效果。只有通过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小学生才会对辅导老师产生足够的温暖感,从而减少防御心理对辅导老师产生足够的信任,最终有效完成心理辅导工作。
   参考文献:
   [1]边玉芳,何妍,吴洪健.积极心理学背景下中小学心理教师的角色定位[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8,37(4):119-125.
   [2]任佩娟.浅谈小学心理教师的角色定位[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16):65-67.
   [3]赵静.小学心理教师的双重角色[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32):69-70.
   [4]项小飞.小学心理辅导课“阻抗”现象的分析和对策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7):11-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997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