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推行,现代教学中不再以让学生掌握知识为主要目的,更加注重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获得与之相应的能力,基于这样的理念,核心素养的提出被广泛认可。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借助数学实践运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让学生有效掌握知识,还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方式延伸了数学课程的育人价值,体现了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数学学科具有抽象性的学科特点,对于学生的思维水平有一定的要求。但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身心发展限制,对于抽象的数学知识难以进行有效的理解,也影响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这样的现状要求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培养目标,制订出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建立有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长期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培养下,拥有核心素养,最终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一、 初中數学核心素养概述
  对于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而言,核心素养培养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涉及的面和内容较为宽泛,总结起来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需要具备的综合性能力。主要有相应的品格和关键能力组成,品格包括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拥有联系、语言、综合、反思的数学学习品质;而关键能力则包括了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等。初中阶段是学生培养核心素养的关键时期,学生通过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运用数学思想看待问题,用数学思维分析问题,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体现了数学学科对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初中阶段的数学核心素养有其自身独有的特征,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综合性。要求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掌握基础知识、拥有基本能力、培养基本思想;二是学科性。数学的核心素养培养体现出了数学的学科特性和属性,鉴于数学学科特点和思维密切相关,数学学科的知识技能蕴含着与之密切相关的数学品质和关键能力;三是关键性,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当具备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实施,都需要把握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状况;四是持久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品质和能力,让学生在今后走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运用数学的核心思维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制订教学策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培养,才能更好地使学生具有核心素养。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图形中具有的内涵,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数学现象,教师在制定教学策略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能够充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眼前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在运用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学习时,要将教育措施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让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观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观察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将数学问题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培养数学思维。
  人教版初中数学“三角形”相关知识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网络资源,下载了搭积木游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利用多媒体进行切割和积木堆砌,让学生体验在不同的切割方式和对齐方式形成了不同三角形,同时结合本节课的课程,学习三角形的相应特征,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感受到几何图形的变化,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促进了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从而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制定生活化的教学策略
  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过程中,教师要将数学理念融入数学课堂,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知识,并且培养数学思维。在对学生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制定生活化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理解相应的知识点,并且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数学情境,这样才能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形成数学品格的同时掌握相应的关键能力。
  以人教版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相关知识点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判别一元二次方根,提升数学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假设你现在要去银行存钱,如果将手头的2000元按照一年定期的方式存入,到期后取出1000元用于购物,剩下1000元和利息以同样的方式存入银行,在此期间两年内银行的利率没有发生变化,最终你得到了本金和利息,一共1320元,那么你能计算出这种存款方式的年利率是多少吗?”,到银行存钱的生活情境是大多数学生所熟悉的,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学习,并且掌握知识,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品德与关键能力。
  (三)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在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也是重要内容。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局限性,导致他们在探究过程中容易陷入思维定式。针对学生这样的身心发展规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长处,通过小组交流活动,产生思维的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能够对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而教师在此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和学生实现有效的交流互动,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使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过程中,教师要保证学生的合作项目是具有启发性的,并且保证探究内容是开放性的,只有开放性的内容才能激发学生不断进行探讨,还要保证小组的搭配,按照相应的原则,确保每一个小组内都能达到优势互补。
  以人教版初中数学“整式的加减”相关知识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了分组,然后出示了如图所示的图形,让学生探究图中的第n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火柴。在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首先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摆出了1个、2个、3个、4个三角形构成的图形,然后让学生动手实践,亲自动手操作,并且与小组内的成员展开交流,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抽象能力,在和学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从火柴棍的根数与三角形的个数之间的关系出发进行思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探究。   
  (四)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初中阶段的学生在思维上具有一定的限制,对于抽象的数学问题难以进行有效思考,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各项思维能力。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能够将图形或抽象的数学公式进行具体的掩饰,从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学问题,从而进一步促进自身的思维能力发展,培养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图形理解能力,最终使学生拥有与之相应的数学思想,更好地解決数学问题。
  以人教版初中数学“轴对称”相关知识点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引导学生将一张纸对折,然后将折叠的纸扎出一个简单的图案,然后将纸平铺,就能得到两个关于折痕对称的图形,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程导入情境,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运用多媒体演示图案的变化过程,观察轴对称随着图形变换分别对应的方向和位置,从而体会到轴对称方向位置变化在图案设计中的巧妙用途,通过这种具体直观的方式,加深了学生对于数学图形的印象,更好的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图像理解能力。
  (五)创设多元评价,促进核心素养形成
  初中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开始觉醒,渴望得到周围人的关注,在学习上,他们也更希望得到来自教师和同学的肯定。针对这样的身心发展规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转变传统的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也要在评价体系中构建多元化评价主体,利用教师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自我评价等方式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增强生的学习自信,使其长期保持学习数学的热情。在核心素养培养理念下,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应当使用相应的策略对学生进行评价,结合核心素养理念,让学生通过评价关注自身的学习品质和关键能力。
  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在问题情境中实现过程性评价,有效增进师生间的互动,教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设计开放性问题,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思维给出不同答案,教师在评价学生答案时,在鼓励过程中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答案再进行深入思考,发现自身还存在的不足,从而更好地接受教师的建议。此外,教师也可以采取学生互相评价的方式,学生与学生之间身份更加“平等”,因此能够更好的接受他人的意见,学生在评价他人过程中,充分运用了数学语言和数学思维,这也更加符合核心素养的培养内容,更好地促进学生关键能力形成。在对学生的习题评价时,教师也可以运用学生互评的方式,学生在评价过程中会不断调动自身思维、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促进核心素养发展,也能对所学知识拥有更加深刻的印象。而学生在拿到自己的习题之后,能针对习题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反思,并加以改正,进一步促进核心素养中反思的关键品质培养。
  三、 结语
  数学的核心素养培养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只要教师拥有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识,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品格和关键能力,就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各方面的能力,拥有相应的数学思维,最终培养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景晓光.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9(10):3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284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