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刘芝霞

   摘 要:新课标明确了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要尊重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语文阅读教学方式,建构文本情境,注重阅读方法选择,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成效,组织小组讨论,创新教学评价,以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教学;核心素养;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01-0074-02
  为有效提升语文阅读教学水平,教师必须积极创新阅读教学方法,为学生带来多样化的语文阅读体验。教师要在阅读教学方法及评价机制等方面实施改革,对教学内容予以适当扩展,对阅读标准进行修订,从而促进学生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的有效提升。本文分析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语文阅读教学策略进行研究。
   一、当前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思想陈旧
   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更加重视学业成绩,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只是按照教材顺序教授语文知识,没有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过程中,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开展语文教学,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习题,不仅给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学习压力,而且影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教学方式枯燥、乏味
   现阶段的语文教学,依然存在教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使得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得不到有效激发。这种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不仅会造成课堂学习氛围压抑、沉闷,而且会降低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体现,语文素养的提高更无从谈起。
   3.评价方式单一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在选择评价方法时,未能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具体学习情况进行,导致评价难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使部分学生丧失了语文学习的信心。部分教师只采用师评生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而忽略了学生自评和生生互评,使得学生不能认清自己的状况,也不能从他人处学习好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在制定评价方法时,应全面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性格特点,确立差异性的学习目标,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认清自己的情况,从而采取针对性的学习,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二、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
   1.立足学生认知起点,建构文本情境
   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要立足学生的认知实际。建构主义理论提出:学习过程是以调动旧知、旧经验来解决新问题,建构新知识、新经验的过程。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尊重学生个体实际,渐进式地引领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例如,《“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文对于人物的描写是本文的特色,但学生在阅读后对文意的理解却感到模糊,如王熙凤携着林黛玉的手问了一连串问题,这些发问反映了王熙凤怎样的情感?是对林黛玉的关心还是对贾母的讨好?对此,教师可结合文本阅读,先让学生初读课文,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归纳出“王熙凤对林黛玉的关心”。接着,教师可让学生分角色演练,由教师扮演王熙凤,由学生扮演林黛玉。教师可在对“黛玉”的提问中不失时机地抛出“猜一猜,黛玉会怎么答”等问题。最后学生得出结论:王熙凤之所以提问林黛玉,却没有让林黛玉回答,是为了讨好贾母。角色扮演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人物性格的差异,发现王熙凤炫耀权势、虚情假意的真面目。又如,在阅读《威尼斯的小艇》一文时,很多学生对“威尼斯”“意大利”的理解仅限于文本知识及课后阅读链接,并未深刻理解课文所介绍的背景。为此,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意大利人文知识,如比萨斜塔、意大利的美食比萨饼,以及意大利人见面拥抱的礼仪等。这些知识能丰富学生对文本的认知,也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本。
   2.注重阅读方法选择,增进学生阅读体验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点拨、指导,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例如,《鲸》一文选用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举例子、做比较等,而这些方法学生已经学过,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课后“小练笔”,让学生运用不同的说明方法,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又如,在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时,对于文中“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这些帮助学生理解“奇丽景色”的关键句,教师要引领学生在阅读中发现和把握,让学生抓住这些句子体会文本的深刻含义。同时,在对花多而美进行描写时,作者一连用了几个成語。这些成语的运用,是要凸显花的形态美、神态美、颜色多等特点,如“团”“簇”写出花的挨挨挤挤,“姹”“嫣”写出花的娇嫩,“锦”“紫”“红”写出花的数量多。教师应引领学生多次阅读,使学生反复品悟关键词句的意义,体会文本的深层意义。
   3.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成效
   阅读教学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促进学生轻松、愉悦阅读。例如,武松喝酒、打虎的过程是《景阳冈》一文的精彩段落,很多学生对该段文字充满热情,课后仍余兴未尽。为此,教师可结合学情,补充阅读材料《武松醉打蒋门神》,激发学生对原著的阅读热情。又如,《匆匆》一文中,朱自清连用6次追问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教师可利用人物传记补充对朱自清的介绍,让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朱自清,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朱自清对时光的珍惜。教师只有善于发现学生的阅读兴趣,将这种趣味作为阅读的催化剂,才能促进学生通过阅读开发思维,提高阅读成效。
   4.组织小组讨论,培养探究意识
   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小组合作教学,引导学生在小组中对具体问题进行探讨,使学生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合作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了使小组讨论更具实效性,教师要了解学生的阅读水平,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分组。在对问题进行设计时,除了要保证问题具有开放性外,还要将问题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确保问题有一定的探究价值。例如,在组织学生阅读《幸福是什么》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幸福”的意义进行讨论,围绕文本内容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样,可使教学氛围更加活跃,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还能使情感教育的目标顺利达成。
   5.创新教学评价方式,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在对学生的阅读学习进行评价时,教师采用的评价方法应该多元化,除了关注阅读能力外,还需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为学生未来更深层次的阅读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开展阅读评价时,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生的交流必须要适度,确保评价能够真正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并可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大幅提高。例如,在教学《钓鱼的启示》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文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在学生表达个人想法后,教师要适时进行评价,使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得到增强,阅读兴趣大幅提升。教师还可引导学生相互评价,使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对他人的优点予以吸纳。
   三、结束语
   总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立足学生认知起点,建构文本情境,注重阅读方法选择,增加学生阅读体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成效,组织小组讨论,培养探究意识,创新教学评价,提高阅读教学质量,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韩良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互动教学方式的探讨[J].语文教学通讯,2019(04).
  [2]要季萍.语文阅读教学中多元解读教材的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5).
  [3]唐雪梅.以“探究式”阅读推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的提升[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5(09).
  [4]杨军.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语文建设,2015(14).
  [5]代顺丽,王荣生.语文阅读教学有效问题的本质特征[J].课程·教材·教法,2014(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948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