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标下的语文阅读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湛东英

  阅读本身就是一种紧张的智力活动,它可以发展学生观察、想象、思维等能力。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其核心是尊重每一个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与文本相遇时的独特体验和见解。那么,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如何才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呢?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加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乐于学习,才会达到“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的境地。
  
  1.旁征博引,寓庄于谐,培养兴趣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如精心准备一些名人名言;讲一些名人的趣闻轶事、典故;说一个寓言、笑话等等,创造乐趣,使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从而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活跃学生思维,使学生乐在其中。
  
  2.多媒体教学,激发兴趣
  教学中,教师依靠自己的智慧,可以挖掘出课堂教学的灵活因素。语言作为一种载体,有时候“言传”不如“意会”来的便捷、准确。利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功能各异的感官材料,增添语文课堂的情趣。
  例如在《泪珠与珍珠》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学生可以通过视觉感受来体会每一滴晶莹的泪珠都凝结着一段人生深沉的体验和悲欢:“有一种眼泪代表着岁月;有一种眼泪代表着骨肉亲情;有一种眼泪代表着无助;有一种眼泪可以得到安慰;有一种眼泪,她不留却让人动情。”每一张照片都承载着真挚纯洁的感情,通过多媒体,学生感受更真切,学习兴趣更浓厚。
  朱光潜说:“真正的文学教育不在于读过多少书和知道一些文学上的理论、史实,而在于培养纯正的趣味。”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发展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发展个性化阅读的前提。
  
  二、主张个性化阅读
  
  以往的阅读教学仅仅停留在训练和培养阅读知识、阅读技能的浅层次上,没有思维深度和广度的训练,忽视个性化行为。
  新课标已经非常清楚地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其核心在于尊重每一个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与文本相遇时独特的体验和见解。
  
  1.排除心理障碍
  进行个性化阅读,首先要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以往的教学都是以文本为主,以教师的结论为主。读过的作品,学生即使有个人的独特见解,也生怕说出来会贻笑大方,于是不敢交流,这是虚荣心在作祟,排除人云亦云的心理,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各抒己见,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倾向,学生才敢于批判、质疑,才能真正让阅读教学回归到每一个学生个体。
  
  2.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学生个性阅读
  以往的阅读教学忽视学生自己的感受,只有“机器”的运转,没有个性的思维和空间,导致学生的个性无法展示。新课标已明确指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因此,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个性阅读,还学生以“绿色阅读”,才是真正的语文阅读教学。
  比如对一篇课文的理解,如果有教师根据教学参考书的答案讲出来,学生只能得到一种理解,甚至根本不理解,而是教师把自己根据教参的理解强加给学生,学生即使理解,也是生吞活剥的机械记忆,而不能变成自己的能力活学活用。如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情感体验去阅读,发表自己的主张、见解、感受,大胆地提出质疑、批判,师生共同交流,那么学生的理解触类旁通,集思广益,相信“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例如,赏析《天净沙-秋思》时,一个学生说:“这首诗中‘小桥流水人家’是温馨的画面,怎么能放在萧条悲凉的环境中呢?”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和现有的知识对文本进行思考后,提出质疑,这种思考和质疑,正是语文新课标所倡导的个性阅读的一部分。
  《米罗斯的维纳斯》的根本思想是“她为了如此迷人,必须失去双臂。”学生针对这一思想提出质疑:“维纳斯的双臂为什么必须失去?”“为什么失去的必须是双臂?”学生的这一质疑过程在提高学生的观察、感受、分析、判断力的同时,也重点关注了学生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使个性化阅读确实落到实处。
  诚然,学生的个性未必都正确,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引路人。“一千个哈姆雷特”是个性的,但“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这一哈姆雷特则是共性的,这个共性就是文本的原意和价值取向。
  
  3.重过程,轻结论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阅读过程中,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能力,重在发展学生的主体人格。只要学生认真阅读研习了,思维自然会得到历练和激活,创新之火就会有闪现。学生对文本信息要思考,要筛选,要组合,要表述,结论无论近乎错或是近乎对,都无关紧要,只要出于至诚,饱蘸真情,阅读个体的收益和感动远比单纯的结论重要的多。
  三、提倡高品位阅读
  课外阅读是阅读教学的一部分,目前高中生阅读现状是对经典文学作品冷漠,阅读视野狭窄,精神境界低迷,文学素养浅薄。大多数学生喜欢快餐文化、网络文化,休闲、娱乐是他们阅读的主要目的。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应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大众文化与经典文化之间的关系,引领学生走近名著,了解名著,激发他们热爱名著的兴趣。
  品读孔圣人的要言妙语,领略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从曹雪芹的红楼梦中,认识什么是千古绝唱,从泰戈尔的低唱浅吟中,昕到东方星空中流淌的天籁之音……告诉学生读这些脍炙人口的名著是一种享受,是对灵魂的滋润与安慰,使他们在阅读经典作品中感受到巨大的审美震撼,丰富人生体验,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品位,提高学生的阅读价值水平。
  在语文新课标的精神和理念引导下的阅读教学,最大限度地还学生以自主和自由,释放其阅读兴趣,进而积淀综合性的语文素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79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