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防微杜渐,润物无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宋华国

  学校是培养人的主阵地,随着新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让学生获得高分,而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现在“以人为本”、“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并成为指导广大思想政治教师的行动指南。一个学校的德育工作成效,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办学前景,对于肩负重任的德育工作者来说,可谓是任重而道远。为使学校德育工作上一个新台阶,我们要不断优化育人环境,积极创设育人平台,寻求具有时代特色和富有实效的德育工作模式。
  一、在学科教学中注重德育渗透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按照不同学科特点,促进各类学科与课程同德育的有机结合。”《中国教育和改革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课堂教学是一所学校的中心工作,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德育的主渠道。一方面要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以教研、教改为依托,不断加快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要始终把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摆在重要位置,贯穿于教学工作的各个关节。这就要求引导教师做好学科的德育渗透工作。任课老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德育资源,不断改进教法、学法,通过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向真、向善、向美的品质和情操,把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民主法制教育、科学知识教育有机地统一于教学之中,使德育教育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此外,还要注意各学科特点,用小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传授知识与陶冶情操、审美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在课堂教学评价中,不仅要重视知识的正确传授,而且要注重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如此,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既能获得知识,又能在思想道德方面得到熏陶。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渗透教学不能有急功近利的思想,不求立竿见影的效果,而要有水滴石穿的耐心,使如何做人的教育通过循循善诱,渗入学生的心田,达到教育的实效性,达到持续的、长远的教育效果。
  二、养成教育要常抓不懈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可见养成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1.细微入手,抓养成。
  “细节决定成败”,养成教育行为的特点决定了养成教育必须重视受教育者细微行为的发现,然后对其行为施以承认与否定、表扬与批评、发展与杜绝等教育行为,使受教育者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习惯。发现细微行为需要教师重视学生的细微行为。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养成教育要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需要从学生点滴细微的养成教育抓起。如:看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慢步轻行,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遇到老师或长辈问声好,等等。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对学生将来习惯的养成会起到重要作用。
  2.集体行为,促养成。
  养成教育的社会性决定了教育应该体现集体行为。如果不体现集体行为,养成教育效果则微不足道。
  在学生养成教育中,要做到:培训突出一个“严”字,检查坚持一个“恒”字,评比狠抓一个“实”字。首先要健全学生的养成教育管理和检查制度。其次要成立文明监督岗并且对上岗人员进行严格的岗位培训,定检查制度、定奖励制度、定检查内容、定检查岗位,不合格者绝不允许上岗;在检查过程中做到尺度一致,并持之以恒。根据值周情况,对于学生易反复的、随意很大的问题重点检查。对于学生已养成的规范行为进行抽查,并通过检查评比示板进行公示,使评比更加公正、透明。班级可以设立文明小卫士,自查自纠本班学生的不良表现,使学生们在岗位服务中达到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目的。
  此外,还可以开展“示范班”的评比活动。每周根据检查情况评出文明班级,本周没有扣分的年组将被评为优秀年组,并在值周评比中加分;连续四周被评为文明班级的班级评为“示范班”,被评为“示范班”的班级将成为年终的先进班级。与教师岗位奖励有机结合,激发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但是,养成教育也是一种点滴入微的教育,需要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才能收到实效。
  3.榜样示范,倡养成。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仅靠制度约束是完全不够的。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因此,要想真正地让德育的光辉照遍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必须尽力在全校营造人人注视德育、人人崇尚德育的良好氛围。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教师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言传不如身教,如果每位教师都能时刻以高尚的道德情操严格要求自己,并逐步影响到每一位学生的话,那么在不久的将来,学校崇尚德育的精神必然会蔚然成风。
  总之,加强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细致的育人工程。它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精心策划,不断地用生动的、贴近生活的实例,用我们的智慧去充实它,用我们的亲身实践去践行它,用我们的心灵去拥抱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07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