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梁其烺

  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和主体地位备受关注。文章就如何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作了有益的探讨,以求在教师教学手法和教学艺术上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
  关键词: 教学方法 备学生 活动任务 预设流程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德曾说:“如果使学生习惯于简单地接受或被动地学习,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一文指出:“如果任何教学体系只为持消极态度的人们服务,如果任何改革不能引起学习者积极地亲自参与活动,那么,这种教学充其量只能取得微小的成功。”“我们看到的信息能记得的10%,听到的信息能记得的20%,经历过的事能记得80%。”当真正理解这句话的意义,并将之真正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时,教育的所有“锁”也就找到了“钥匙”。要做到让学生“经历过”而“记住80%”,首先就要处理好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去“经历”。
  真正在教学中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方式方法很多,但最关键的还是以下环节。
  一、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备课从备学生开始
  有些学生学习很刻苦,但是接受信息的速度却比其他学生要慢,课堂吸收内化能力很弱,久而久之严重自卑,甚至想放弃自己。类似的这种情况需要我们多关心、体贴、鼓励,给他们一些学法上的指导。只要不放弃他们就会有收获,而点点滴滴的进步就是他们前进的动力,所以对这类迟缓型学生应该给予鼓励支持,关注其学习动态。
  有部分学生是学习方法不对,学习效率低,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厌学迷茫,喜欢死记硬背,不灵活应用,不交流,闭门造车。对于这类学生,我们可以通过交流打开他们的心结。在班上开展各种形式的互帮互助型学习活动,在课堂上让其完成简单的习题实验,不断增强信心,促其进步。
  还有一类学生脑袋瓜很灵活,却用功在网络游戏和聊天上。这类学生很令人头痛,除了要去网吧追其踪迹之外,还要担心其安全。他们学习成绩差,是因为过于贪玩,学习不投入,上课听讲稍懂了心就飘了。对于这类学生,最主要的是帮助他们把精力集中到学习上来,引导他们寻求明确的奋斗目标,观察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挖掘潜能。不要放弃,因为这类学生认真学习时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二、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在课堂上布置充分的活动任务
  讲台即舞台,有作为的教师常常利用三尺讲台表演多姿多彩的话剧,强有力地打动莘莘学子的心,唤醒他们的知觉,激励他们奋进。有的教师一上讲台便进入角色,像粉墨登场的演员,讲作并用,有声有色,引人入胜,课堂上不时发出多层次的笑声,听课者心满意足,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在精神上都得到极大的享受,听课之后豁然开朗,知识水平更上一层楼,达到一个完全崭新的境界。有的教师则不然,循规蹈矩,墨守成规,讲起课来,大开中药铺,甲乙丙丁,一二三四,以空头说教代替启发引导,用枯燥乏味代替生动有趣,课堂气氛不活跃,听课者如坐针毡,有度分秒如日月之感,感到疲惫不堪。
  戏谚云:“好戏能把人唱醉,坏戏能把人唱睡。”怎样才能做到把人“唱醉”而不“唱睡”呢?川剧名演员张德成说:“戏无情不感人,戏无理不服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这是戏曲的要求,也是教学的要求。平淡而没有情感的教学活动绝不会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学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师生情感交流的活动。教师的真挚情感会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教学艺术水平较高的教师都是以情传理、寓理于情、情理交融的,更形象地说即以理为骨,以情为肉,骨肉丰满。爱的情感流露恰到好处,相应地激起学生积极的情感。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会播散在这个土壤上。种子会萌发幼芽来,儿童干得越多,对劳动快乐的激动情感体验得越深,他就想知道得更多。他的求知欲望、钻研精神、学习劲头也就越强烈。”在课堂上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1.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利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实践活动。如在学习统筹安排课程时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写出“海口一日游”活动的最佳方案。老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海口市区有哪些景点;各景点的线路地址;花费的价钱等。设计完成时要求每一位学生在台上展示,最后大家评出最佳的出游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更大地激发求知欲望,从而培养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2.兴趣激励法
  兴趣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能源,是事业成功的秘诀之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要抓住时机加以引导、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生WORD时,教师可先出示自制得较好的一份小报让学生欣赏,引起学生兴趣后,对学生说:像这样的一份小报在计算机中制作出来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大家好好学,就可以学会。这时学生的兴趣更浓了,教师再讲解WORD的使用方法,学生都愿意学,从而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化为学习的知识动力。
  3.游戏学习法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喜爱游戏是孩子的共性。电脑游戏由于具有极强的交互性、趣味性、挑战性,对孩子们来说更是挡不住的诱惑。在教学中大胆引入游戏,不是仅以玩游戏为目的,而是把它作为激发学生兴趣和引导学生学习其他知识、技能的手段。例如,在刚开始学习键盘操作时,可以让学生通过“金山打字通”中的打字游戏来进行练习。又如学生刚开始练习鼠标操作时,显得极为笨拙,在讲解完鼠标的基本操作(包括单击、双击、拖曳和右击)之后,让学生玩“纸牌”游戏。在翻牌的过程中,学生熟练了单击操作,在移动位置时,又巩固了双击和拖动操作。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他们的操作技能得到了锻炼,还提高了观察能力,更激发了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4.合作学习教学法
  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强调个人责任感,各自的义务,对其他成员的鼓励和支持,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合作学习能使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同桌学习、小组学习、全班讨论、学生“执教”和情境表演等多种形式学习,都是为学生创造主动学习的条件。总之,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通过自主合作的讨论,相互进行思维碰撞、语言交流,可以诱发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对文章字里行间隐含的情理的感悟,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之间的感情,使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和责任,想学、好学、乐学。
  三、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的预设流程要服从于现实流程
  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合作的过程,并学会学习。而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教师的“主导”,老师们既任重而道远,又是大有可为。把本来属于学生的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用更多的感官去接受知识,用自己的经验与实践解决遇到的问题,从而学会学习。
  
  参考文献:
  [1]李如密.我国教学艺术思想的历史发展和初探[J].教育改革,1994,(3):32-35.
  [2]李如密.关于教学艺术及其特殊性的原理探讨[J].中国教育学刊,1996.(02).
  [3]潘洪建.教学艺术沉思[J].绵阳师专学院,1997.12,(4):68-71.
  [4]陈传锋.微格教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
  [5]连瑞庆.漫谈教学艺术[J].教育研究,1990,12.
  [6]钟启泉.现代教学论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
  [7]华生,唐丽琴.寻求教学中的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8]赵营波.人类必须选择新型的学习方式[J].教育研究,1989.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34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