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班幼儿自我意识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雅雯

  对幼儿实施品德形成教育是幼教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对小班幼儿进行良好的自我意识的培养便是重中之重,也是小班幼儿的核心课程之一。自我意识是关于“我”的意识,这个“我”是由极其多样的因素构成的,如:“我的玩具”、“我的娃娃”、“我的汽车”、“我的家”、“我的手”、“我的书包”、“我的爸爸”、“我的妈妈”等。
  
  一、萌发小班幼儿自我意识的必要性
  
  目前大多数小班幼儿的自我意识已经在日常生活中很明显地表现出来,许多幼儿以“自己”为中心理解周围的事情。许多家长溺爱幼儿,对幼儿的各种要求一概满足,造成了幼儿自我意识的转化,形成了消极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品德。其表现为:任性,把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同伴之间抢东西、抢玩具,缺少同情心和集体主义思想,等等。因此,怎样对幼儿的自我意识和外显行为施加影响,发展幼儿良好的自我意识使其合乎规范,对小班幼儿而言显得尤其重要。小班幼儿入园后,身边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只和亲人接触的小范围,扩大到接触更多的成人,并和许多同龄人在一起的大范围;从以前在生活中处处依赖成人,到逐渐学会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从在家中养成的任性、唯我独尊等性格特征,到后来必须学会与同伴相互合作、分享,等等。在这一阶段,如何帮助幼儿在独立活动中得到自身优势的证明,如何利用成人评价的影响去激励幼儿发现自身更多的潜力优势,如何引导幼儿在友好的同伴关系中获得自我肯定,对发展幼儿良好的自我意识与个性是十分重要的。
  
  二、在教学和生活中,帮助幼儿获得积极的自我意识
  
  幼儿的自我意识并非生来就具有,而是在社会经验中逐渐形成的。在幼儿眼里,教师对他们的态度与其自我意识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教师在幼儿面前的言行举止、评价将深深印在幼儿幼小的心灵中,作为他们评价自己的主要依据,也影响着幼儿对自己行为的控制。教师应与家长建立经常的联系,了解幼儿的发展,与幼儿谈心聊天,从中发现幼儿最喜欢干什么,最善于做什么。有了这些信息,教师便可抓住时机,有的放矢地帮助他们扬长避短。教师应充满信心,运用正面影响为主的原则,采用灵活的手段,来促进幼儿的自我意识。
  
  三、克服“自我中心主义”,重视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许多小班幼儿以他们的身体和动作为中心,从自己的角度看待世界,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同其他人的思想区分开来,总以为自己的思想是正确的。教师应在幼儿已经形成的自我表象的基础上,让幼儿通过言语交际和游戏活动掌握“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帮助其克服“自我中心主义”。通过同伴之间的交往,幼儿的主观语言减少,相互交流的言语增多,这样能使其在相互比较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吸取别人的优点,使其自我认知达到客观化的程度,从而逐步摆脱自我中心的限制。因此,教师应注意创造良好的气氛,给幼儿更多自由交流和表达自己观点、体验别人思想感情的机会,把小组讨论、团体活动、角色游戏等作为一种教学策略,从而使幼儿在对象意识发展的过程中提高自我意识的水平。
  
  四、在游戏交往中,帮助幼儿获得积极的自我意识
  
  教师应让幼儿从“自我中心”中摆脱出来,使其正确认识自己,并能正确认识别人。小班幼儿对角色扮演有着浓厚的兴趣,但他们只关心自己扮演什么角色,而不能与他人协调角色分配,他们所处的是“自我中心状态”。那么,教师如何设法改变这种自我中心状态,帮助幼儿合理分配角色,使个体与集体相互协调?在游戏开始前,教师可以先帮助幼儿互相协调分配角色,启发幼儿制订轮流交换角色的规则,让每一个幼儿都有机会均等地担任自己喜欢的角色。对于有谦让行为的幼儿,教师应以五角星、小红花等作为强化表扬;对于特别“自我中心”、不能协调的幼儿教师则可采取一些必要的“惩罚”,如取消他想得到的奖励(五角星、小红花),同时告诉他为什么得不到奖励,在下一次游戏角色分配前再提醒他争取得到想要的奖励。这样正反两方面的强化,有助于帮助幼儿逐步学会协商、合作,学会克制自己,明辨是非。在与幼儿的交往中,我还发现小班幼儿往往会认为“什么都是我的”,他们在与同伴相处中常常出现一些纠纷。如我班上小杰正拿玩具柜上的毛绒小熊玩,小怡走到他跟前,一把夺过小熊,小杰毫不示弱,想夺回来,两人开始争抢玩具,还边抢边说:“我的,我要玩的……”这样的情景在小班幼儿中屡见不鲜,因为他们以为“我喜欢的东西就是我的”。对于此类问题,教师可以运用移情教育法让幼儿理解和分享别人的情绪,如:让幼儿体验玩具被抢走时的难过心情,遇到困难时的焦急心情,分享同伴的快乐时的愉悦心情,从而使幼儿体验他人的感受,让幼儿从自我中心中摆脱出来,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
  
  五、让幼儿在实践中体验成功,增强自信自尊
  
  自信自尊是自我评价引起的自我肯定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倾向。幼儿一般在两三岁开始时就出现了强烈的自我主张和迫切的自我表现欲望,小班时期更加明显。教师要理解幼儿心理上的这种变化,接受他们合理的要求和探索行为,多让幼儿有成功的体验。成功的次数越多,幼儿对自己成功方面的评价就越高。教师要充分认识幼儿在各方面的能力和实际情况,据此对幼儿提出要求和安排活动,让每一个幼儿在实践中通过自己的努力,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发展良好的自我意识。教师应多让能力差的幼儿也能从教师和同伴那里得到对自己的肯定,有成功的体验,培养其自信,引导其建立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倾向,使其不断增强自信、自尊。
  幼儿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同时又是一个社会人。虽然小班幼儿的自我意识尚处于发生、发展阶段,影响他们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他人”多为家长、教师或同伴,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越来越多地参与社会交往。社会交往不仅会通过他人影响幼儿自我概念的发展,而且对幼儿自我整合过程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带幼儿走进社会中,参与社会、社区活动,使之从自然人走向社会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27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