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缩短急诊患者滞留时间的方法实践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缩短急诊患者滞留时间的方法实践。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急诊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62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行改良急诊分流模式缩短急诊患者滞留时间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81例:传统急诊分流模式)与实验组(81例:改良急诊分流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急诊诊疗情况以及患者对急诊诊疗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辅助检查时间、急诊滞留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急诊临床诊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改进急诊分流管理模式可有效缩短急诊患者滞留时间,提升患者对急诊医护人员诊疗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急诊;滞留时间;缩短方法
  急诊属于医院前沿窗口,急危重症患者入院后及时给予早期救治对缩短患者住院诊疗时间、改善患者病情具有重要的意义,急诊滞留时间指患者进入急诊后急诊辅助检查时间、急诊抢救诊疗时间至离开急诊转至专科病房所需时间[1]。急诊滞留时间过长可降低医院急诊诊疗效率,造成急诊医护资源占用,从而降低医院急诊应急能力,在延缓患者病情的同时可提升医患矛盾发生率[2]。我国卫生部门明确规定急诊科患者滞留时间应控制在72h以内,本次研究比较我院急诊2018年1月-2018年12月81例行传统急诊分流模式患者与81例行改良急诊分流模式患者辅助检查时间、急诊滞留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患者急诊临床诊疗满意度,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急诊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62例患者按照是否行改良急诊分流模式缩短急诊患者滞留时间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81例患者给予改良急诊分流模式:男(41例)女(40例)比例为41:40,年龄在42~82岁,中位年龄为(73.12±1.12)岁。对照组81例患者给予传统急诊分流模式:男(45例)女(36例)比例为5:4,年龄在40~84岁,中位年龄为(73.11±1.14)岁。参与本次研究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1.2病例选择标准
  本次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会同意,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拨打120急救热线,由院内急救中心派遣急救车接诊入院,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送至急诊实施急诊诊疗,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急诊接收的81例患者给予传统急诊分流模式,2018年7月至2018年12月診接收的81例患者给予改良急诊分流模式。排除标准:(1)排除入院急诊抢救无效死亡个体。(2)排除入院后不配合临床诊疗个体。
  1.3方法
  1.3.1对照组患者急诊给予传统模式诊疗,患者进入急诊后医师给予患者全面检查,根据检查结果下医嘱,护理人员遵循医嘱实施辅助治疗,联系患者家属,逐渐完善患者基本信息,并密切关注、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1.3.2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急诊传统诊疗模式的基础上实施多改良急诊分流模式:(1)改进急诊流程:创建急诊分诊以及急诊绿色通道,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病史、临床症状快速分诊并通知急诊医生、专科医生,对于病情危重患者通知手术室做好手术准备,急危重症患者开通绿色通道送入急诊室抢救,非急危重症患者转入普通门诊;急诊区分为候诊区与等候区,并在候诊区与等候区放置座位、增设电子显示屏,及时更新信息,从而保证急诊患者有序纠正。(2)优化急诊科人力资源管理:急诊科医护人员入职前均行岗前培训,培训合格后入职,入职后对不同等级的急诊医护人员定期实施技能考核培训,从而使急诊护理人员及医师不断提升专业技能,使科室医护人员工作流程趋于合理,从而提升急诊医护人员工作效率,缩短竞争患者急诊滞留时间。(3)加强流程管理:急诊患者送至急诊科后,急诊医师应在5分钟内完成查体、各项生命体针观察,患者进入急诊科后10分钟内护理人员开放静脉通道,完成采血、生化检查、心电图检查,进入急诊后30分钟完成CT相关辅助检查,对于需要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前与患者家属进行谈话,对于无手术指症的患者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并办理相关住院手续。
  1.4观察指标
  (1)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辅助检查时间、急诊滞留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相关诊疗数据,辅助检查时间即患者进入急诊科至医护人员实施辅助检查耗时、急诊滞留时间即患者进入急诊科至出急诊科耗时、平均住院即患者入院至出院时间。
  (2)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对急诊临床诊疗满意度,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口头询问患者对急诊诊疗满意度,满意度=(十分满意+基本满意)/(十分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1.5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21.0统计软件包,结果中以()表示的相关计量数据,两样本均数间用t 检验,结果中以(%)表示的相关计数数据,两样本百分数用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相关诊疗数据,具体情况(见表1),实验组患者各项急诊耗时均少于对照组。
  2.2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对急诊临床诊疗满意度,具体情况(见表2),实验组患者对急诊临床诊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3讨论
  近些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我国居民对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逐渐扩大,急危重症患者病情危重,疾病发展快,若为及时给予有效治疗可危及个体生命,因此提升急诊科医护工作效率就显得十分重要[3]。急诊接诊患者滞留一方面与急诊量,病床相对不足有关,急诊接诊过程中医护处理纠纷、投诉可导致急诊患者就诊延长,破坏急诊秩序。除此之外,急诊医护人员分级管理制度不到位,可增加医患纠纷发生率,急诊传统诊疗模式中患者入院后,患者需完成挂号、取药等相关流程后再进行分诊,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急诊辅助检查时间,增加了急诊科与患者、患者家属之间的矛盾[4]。急诊诊疗模式改良后,急诊医护人员入职前先行岗前培训,培训合格后上岗,患者入院后需在10分钟内完成基础护理,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急诊医疗优势资源,提高了急诊患者入院诊疗连续性。急诊诊疗与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与急诊诊疗流程具有密切的联系,改良急诊诊疗模式即明确急诊医护人员工作职责,提升急诊医护人员职业技能,占在患者的角度出发,优化急危重症患者入院纠正流程,以缩短患者急诊纠正耗时,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遏制患者病情发展,降低患者死亡率,减少医患矛盾发生率。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辅助检查时间为(5.21±0.32)min、急诊滞留时间为(17.62±0.42)min、平均住院时间为(5.52±0.75)天,实验组患者相关急诊诊疗耗时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短。除此之外,实验组患者对急诊改良模式满意度为96.30%,对照组患者对传统急诊改模式满意度为87.65%,由此可见,急诊诊疗模式改良后患者对急诊诊疗满意度明显提升,急诊患者滞留时间明显缩短,住院时间也少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急诊患者实施改良急症诊疗模式对缩短患者急诊滞留时间具有重要的意义,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关伟群,刘伟,陶丽英,等.缩短急诊患者滞留时间的方法实践[J].护理学报,2014,15(14):21-22,23.
  [2]杨建娣,沈秀兰,张苏芬,等.多学科协作分流模式对缩短急诊患者滞留时间的应用实践[J].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2017,10(4):258-260.
  [3]郑永先,付斌,刘玉仁,等.PDCA循环缩短脑出血患者急诊绿色通道滞留时间的应用价值[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8,27(6):683-685.
  [4]田少志,林碎钗,林碧,等.缩短急诊抢救室患者滞留时间的实践与探讨[J].现代实用医学,2018,30(5):693-69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294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