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如何转化后进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现在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此,后进生的转化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它直接影响素质教育的效果。针对我现在所教的班级,我深有感触。
  刚接手这个班时,我就发现班里后进生特别多,这就成了我当下最棘手的难题啰。不先转化后进生哪行呢?那么应该怎样转化后进生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要严中有爱
  “教不严,师之惰”。老师对学生要求严格自古就有名训,但是有些老师,在教育学生时,只是片面奉行“严师出高徒”,对后进生只是一味地强调严格要求,不去主动接近他们,了解他们在生活上、学习上的困难,不与他们推心置腹地谈心,把握他们的思想动向,不做后进生的知心朋友。结果师生之间的距离越严越远,甚至出现学生顶撞老师的现象。
  我认为为师之严必须严中有爱,若只严不爱,严就变成了压,其最终结果是后进生无法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总认为老师在有意跟他过不去,从而产生逆反情绪。爱并不是严的对立面,对学生爱并不是对学生放纵。后进生更需要老师在严格要求的同时倾注一片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础。我们作为老师必须掏出一颗真心去与学生沟通,做后进生的知心朋友,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用热心关怀的态度,亲切温和的语气,去创造尊重理解的氛围。让他们感觉到大家不是在讨厌他、排斥他,而是在关心他,爱护他。有了这种真诚的爱,老师才能赢得他们的信赖,使他们乐于接受教育,从而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要抑中带扬
  后进生一般学习成绩差,思想素质差,纪律观念不强。他们常常感到前途没有希望,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想法,无心向学,不思上进。有的经常聚众捣乱,损毁公物,嘲讽、打击优秀生……对后进生的这些思想行为,有的老师认为批评鞭策见效快,总是喜欢将他们作为反面材料对学生进行教育,点名批评,指责教训,对他们的表扬和鼓励却非常吝啬。于是他们产生自卑感,总觉得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心境复杂,情绪低落,甚至自暴自弃,自信心全无。后进生的缺点往往掩盖了他们的优点,所以,我们作为班主任老师要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抑中带扬。对他们应谆谆教导,指出其缺点和错误,因势利导,多肯定,少否定,多鼓励,少指责。平时,哪怕他们只有一点微小的进步,老师都要及时表扬,使他们感知到老师的关注和期望,从而增强自信心,鼓起上进的勇气。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每个人都有优点,只是或多或少的问题,大人也希望受到关注和表扬,何况小孩呢?!表扬比批评效果更好,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每个学生得到尊重,建立信心。当你与后进生接触得多,感情较深时,你会发现他们身上也有许多闪光点。以前你没察觉到,那是因为你缺少发现。后进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优势,或是体育,或是美术,或是音乐,等等。此时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发掘其身上的潜能,充分肯定,别吝惜“好话”,这样更能够使后进生重找回自我,获取战胜困难的更大勇气和信心。平时夸一句“你真行”“好样的”“我为你而骄傲”,这对于老师是举手之劳,对于那些一直受冷落的后进生,也许是一次心灵的震撼。
  我班有一个男生,从小因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绩不理想,就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上课捣乱,下课欺负弱小同学。值日工作不做,且一天天地变本加厉,害得同学都不愿意与他同桌。我苦口婆心反复劝导,无济于事。可就在校运动会上,他一个人为班级夺得了最高分,我在班上大力表扬了他,并在适当的时候让他担任了班级的体育委员。对此,他十分感动,不良行为收敛了许多,我注意及时表扬,并提出更高的要求,以此来激发他的进取心。渐渐地,他回到了学生中间。
  三、要善于挖掘闪光点
  老师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后进生,他们既有缺点也有优点,只是由于平时他们缺点太多,优点往往被老师所忽视,老师应该相信任何一个后进生都有潜力,都有自己的长处,即闪光点。老师要深入了解,全面分析学生,对他们的性格、兴趣、爱好等情况进行细致的观察和调查,挖掘他们潜在的闪光点。多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機会和条件,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而且启发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只要发愤图强,努力拼搏,严禁要求自己,就一定能取得进步,取得成功,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目前在各种奖励中,“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等只有少数表现突出、学习成绩优异的尖子生受此殊荣,一般的后进生、“差生”只能“望奖兴叹”,很少受到奖励。如何奖励后进生,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呢?在实际工作中,我有意识地设立多种单项奖,故意降低一些项目的标准使得这些后进生也有争取奖励的目标,重新燃起希望的火花,产生跃跃欲试的努力愿望。实践证明:针对后进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心态特点,多方位、多渠道地创设条件,形成良好的成长氛围,给后进生一众多的“表现”机会,使他们自身潜在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使他们获得成功,转化工作一定能成功帮助后进生认识自我,培养他们的自尊心,让他们得到自我表现的机会,以期获得成功的欢乐,体验胜利的欣慰,消除自卑感,增强自信心。事实上,许多后进生智商并不低,甚至可以说是十分聪明的,只是他们的地位在班级乃至整个学校属于较低层次,在众多的场合下,没有“出头之日”,许多潜在的才能得不到发挥,得不到表现。
  例如,我班的学生小胡,学习懒惰,成绩很差,常常在班中捣乱,捉弄女同学。但有一次,小胡的举动的确令我吃,没想到这孩子还有这本事儿。那时学校还没换新桌椅,好多桌椅已坏了,不是钉子冒出来把学生裤子戳破,就是椅子腿摇摇晃晃的。一天放了学,同学们都回家了,可是,小胡同学竟然提着从家里拿来的小锤,修理起桌椅呢。我知道后,立即在班里表扬了他,要求大家向他学习。我还抓住他的这个闪光点,常常与他谈心,谈前途,谈理想,互相沟通,逐渐缩短我们之间的距离。让他知道老师、同学对他的关心和期望,使他觉得自己并不是一无所长,只要肯用心做,一定能做出成绩来,一定能得到别人的尊重。现在,小胡已改掉了坏习惯,还经常虚心地请教成绩好的同学。据科任老师反映:现在,小胡不但上课纪律好,而且作业也认真多了。
  四、要善于捕捉最佳教育时机
  马卡连柯指出“任何教育方法都不是永远绝对有益的,最好的方法在若干情况下也会成为最坏的方法。”这就说明教育方法本身具有二重性,其使用效果取决于时间、地点、条件,取决于运用方法的指导思想和具体实际。因此,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应善于捕捉最佳的时机,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面对怒气冲冲的“胆汗质”型的后进生,我绝不会拍案而起,粗暴地训斥,使矛盾更加恶化,我会采取“避其锋芒,以柔制刚,静待时机”的策略。待我工作完毕后,我会若无其事地叫他发放作业本,或者帮助班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此学生感到意外之余,犹豫间他的怒气已消了大半,等他完成我叫他做的事情时,他的情绪已平静下来了。这时若抓住这个有利的时机,对他进行思想教育往往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学生的心里,班主任既是敬爱的师长,又是最能了解和信任他们的朋友,也是最能体贴和爱护他们的母亲。在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中,班主任更要充当好这三种角色:良师、益友和慈母。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一朵花都展开美丽的花瓣,每一轮朝阳都发出灿烂的光芒。我相信,只要我们怀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信念,对那些后进生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持之以恒,就一定能把他们转变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645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