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经济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构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新经济时代,创新是发展的核心要素,创新创业能力是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的关键因素。目前,高职院校创业创新教育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教育理念不清晰,教育模式混乱,阻碍了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长足发展。因此,立足于新经济背景,着重探讨如何构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模式,在全校范围内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全面推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在新经济时代的发展。
  关键词:新经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07-0186-02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新经济已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新经济”的本质是产业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结合,并以此产生的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主要表现为经济高速增长,经济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计划助力。
  在新经济时代,创新必然是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而创新创业的能力则是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的关键因素。目前高职院校创业创新教育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关于创新创业方面教育理念的不清晰,教育模式不完善甚至较混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长足发展。本文立足于新经济背景,着重探讨如何构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模式,在全校范围内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全面推动新经济时代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认知偏差
  1.高职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多数高职院校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没有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高水平、高层次的教育活动,还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阻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影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学生的能力没能得到全方位的發展,使学生在社会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丧失了优势。
  2.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认知有偏差。一些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位存在偏差,有的认为学校所开设的创新创业教育没有多大用处,只有在真正的创业实践活动中才能获取创新创业知识与经验;有些学生轻视学校举行的创新创业教育,认为高职院校的学习是技能学习,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只是一种噱头,没有什么用处。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偏差,容易导致其学习方面存在功利化倾向,忽视了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
  (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仍需完善
  1.创新创业教育教师数量不足,素质不高。在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中,教师的作用不可忽视,创新创业教育要求教师有较高的知识涵养、高水平的教学能力、丰富的企业经验。但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师多数是科任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不熟悉,也没有丰富的企业工作经验,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虽然各院校也有一些企业工作的兼职教师,这类教师实践能力强,但因缺乏相关激励机制以及流动性强等问题,不能保证上课时间和质量。
  2.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上,单纯地依靠就业指导或是职业生涯规划,内容方面无法深挖,教师在课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专业特长和长性,脱离学生的现实环境讲创业成功的案例,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教学方法上,创新创业教育多数采用的是传统的讲授法,而发展创新创业能力方面的传授存在缺失。
  3.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系统有待完善。实践环节是创新创业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但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系统多不完善,具体表现为:第一,多数高职学院在最初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设计时,照搬本科院校的模式,忽视了自身的特色,不能契合高职院校教育目标和学生的特性;第二,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活动中缺乏系统化的设计,实践活动较分散,且没有层次性;第三,许多高职院校将校内外的实训基地定义为技能培训的训练场,忽视了在实践过程中挖掘学生创新思考的能力的教育目标。
  4.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不合理。当下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只强调对课程教学体系的评价,忽视对实践活动的考核,使得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价值不能很好地体现;由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仍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的参与度低,深度挖掘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价值,提高其参与度,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三)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持系统欠缺
  创新创业教育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政府、企业、家庭、校园环境,从当前情况来看,这四个方面对于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支持力度不够。
  1.政府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制度保障、舆论导向的作为来影响创新创业教育环境。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引导和规范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但是政策偏重普通高校,对高职院校政策支持力度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很大一部分高职院校对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轻视。
  2.企业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热情不高。企业参与创新创业教育表现为人力资源的投入、资金投入、实践教育资源的投入,但因为企业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认同度不高,与高职院校合作深度不够,且政府缺乏对企业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帮扶和支持政策,企业对于参与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缺乏热情。
  3.家庭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家庭方面很多家长认为创新创业与高风险是划等号的,单纯地认为高职院校只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平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人才培养的错位。
  4.高职院校缺乏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产生作用,教育的开展都离不开与之相对应的校园文化氛围。但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中没有具备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的创业校园文化氛围,使得许多人的创新创业激情在平乏的文化环境中消磨殆尽。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有效教育模式的构建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在新经济背景下,将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为“三三四一”教育模式,即三个关键环节、三个教育阶段、四个支持平台、一个体系化保障系统。
  第一,关注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环节。创新创业教育应该紧扣“创新思维+创业知识+创业能力”三个关键环节进行,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适应于新经济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应着重培训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创新思维教育环节,主要是进行创新知识和创新技能的培养,特别是在新经济时代下,学生要学习如何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方面与实体经济结合产生创新思维;在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基础上,创业知识教育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必须掌握有关创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创业所需要的管理学知识、计算机知识、经济学知识、商业方面的知识以及相关法律知识;在创业技能教育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企业运营管理、判断决策能力、业务技术能力、协调配合能力等。
  第二,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递进培养阶段。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应该尊重教育的规律,循序渐进,按阶段进行。拟根据学制将该教育阶段分为创业基础教育、进阶创业教育、创业实践教育三个阶段。为了适应新经济的需求,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是一个普及的教育,学生在创业基础教育阶段除了学习创新创业的基础知识,也应该学习一定的计算机知识,了解我国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的发展情况,到一些相关企业进行参观,加强认知学习;在基础教育阶段之后学院应该集中资源对脱颖而出的具备创业素质的学生进行进阶创业教育,在这个阶段为每个学生配备适合自身特点的“1+1”导师,对其进行创业和专业方面的指导,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创业知识后,再進入创业实践阶段,进行实战训练,提升其创业能力。
  第三,搭建创新创业教育的资源平台。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要建立创新创业教学平台外,还应搭建科研平台、实践平台和创业帮扶平台。创业教学平台应充分地将创新创业培养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去,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特别在新经济时代,要注意更新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方面的特色;在科研平台搭建方面,学院将各系创业能力强的教师组建成一个个的团队进行跨专业的团队,建议每个团队配置计算机专业老师,结合新经济时代的特点进行科研研究,并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践成果;再依托学院的众创空间和孵化园,由企业导师和学院专业导师共同辅助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构建创业实践平台。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离不开政府、社会、企业、企业的共同帮助,建立创业帮扶平台,让学生可以在此得到资金的支持和创业方面的指导。
  第四,建设系统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完善的保障体系,应利用政府、企业、社会、学校的各种资源,保证创业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以及保障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制度、组织、师资、设施设备、资金保障。在制度方面拟实施“1+1”双导师制,建立完善的日常教学管理制度和学校与企业创业合作制度等;在组织保障方面,由就创业中心牵头在各系成立创业教学团队,成立创业帮扶中心,利用学院的创业孵化园让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在设施保障方面,充分利用学院众创空间的创业资源让学生进行创业模拟训练,利用各系的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对学生创业技能进行有效提升;在资金保障方面,积极地吸引合作企业的投资,学院专款提供资金保障。
  在国家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在新经济时代,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推进高职院校学生全面发展的突破口,需要高职院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符合高职院校自身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构建“三三四一”模式,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培养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适应新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创新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  陈维涛.新经济的核心内涵及其统计测度评析[J].南京社会科学,2017,(11):23-30.
  [2]  王占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观念变革的整体构想[J].中国高教研究,2015,(7):75-78.
  [3]  马怀立.试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位[J].教育与职业,2016,(15):81-82.
  [4]  周雪.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前沿,2016,(12):66-70.
  [5]  陈怡.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3):34-35.
  [6]  章艳华.职业技能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机制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职教通讯,2017,(2):20-2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543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