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一带一路”倡议下海南港口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海南省各个港口的发展带来机会和挑战,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益增长的对外贸易对港口服务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提升港口竞争力迫在眉睫。遴选出海南具有代表性的海口港、三亚港、八所港、洋浦港,梳理港口发展现状,剖析存在问题,归纳港口竞争力提升战略,促使港-产-城一体化发展,发挥港口对区域经济、国民经济的驱动作用,更好地服务于海南自贸区(港)的建设。
  关键词:“一带一路”;港口竞争力;港口物流
  中图分类号:F25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6.011
  0引言
  沿海港口,既是国内外沿海各地区之间发展交通与贸易联系的主要纽带,更是国际商品储存、集散的分拨中心,也是贸易、加工业发展的集聚地,港口在现代国际贸易和运输系统中占据重要战略地位。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益增长的对外贸易对港口服务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全国各大港口都在积极开展港口竞争力提升战略研究,掀起了又一轮港口建设高潮。“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海南省各个港口的发展带来机会和挑战,如何抓住政策机遇,提升港口竞争力具有更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1海南港口发展现状
  1.1货物吞吐量
  海南省是典型的岛屿领域,四面临海,海洋面积约有210万km2,拥有1618km长的海岸线。海南人员和物资的进出离不开港口海运,港口是海南通往国内外的重要通道之一。海南拥有海口港、三亚港、八所港、洋浦港以及其他沿海小港,主要运输石油、天然气、矿建材料、煤炭、机械设备及电器、化工原料及制品等物资。
  1.2港口设施建设
  近年来,海南各港口逐步加强港口设施建设,码头长度持续增加,港口泊位、万吨级泊位不断增多。2017年,海口港和八所港的港口码头长度分别为9576、2488米,较2008年增长了253%、44%。截至2017年,海口港和八所港港口泊位数由2008年的34、10个增长为69、12个;同年,海口港和八所港港口万吨级泊位数由2008年的3、7个增长为34、9个。2017年,海口港马村港区三期散货码头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
  2海南港口竞争力评价分析
  2.1优势分析
  2.1.1国家政策的支持
  2015年《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指出,加强海口、三亚等沿海城市港口建设。2018年9月发布《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将海南定位成全球性商贸物流节点,努力实现水运、陆运、空运、物流园区的信息共享。同年12月《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提出,要加强洋浦港等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建设。国家出台各种政策,加大对海南港口建设的支持力度。
  2.1.2省委省政府的重视
  2010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日益重视海口港、洋浦港、八所港等港口发展,陆续发布多个港口总体布局规划文件。2017年1月,海南省政府印发《海南省港口资源整合方案》,要求整合港口自然资源、行政资源和经营资源,大幅提升全省港口整体竞争力。同年11月,海南省長和省领导视察三亚南山港区,密切关注南山港区规划建设。作为自贸区(港)的对外交往窗口和门户,海南港口正快马加鞭进行布局优化、功能调整和资源整合。
  2.2劣势分析
  2.2.1货物吞吐量小,码头长度不足
  2017年,我国沿海规模以上港口包括上海港、宁波—舟山港、天津港、广州港、青岛港等15个港口,海口港和八所港位列其中。①2017年,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总量为865464万吨,海口港和八所港的货物吞吐量仅为11297、1605万吨,占比约为1.31%和019%;同年,沿海主要港口码头总长度为864459米,海口港和八所港的码头长度仅为9576、2488米,占比约为1.11%、0.29%。由此可见,海南港口货物吞吐量较小,码头长度不足,限制了其港口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2.2.2直接腹地有限,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海南港口的直接腹地是海南全省,4个省辖市,15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4个县,6个自治县,5个县级市)和8个市辖区,总面积为33900 km2。直接腹地面积有限,经济发展水平较低。2017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4462.54亿元,国内生产总值820754.3亿元,占比0.5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59201元,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为48430元。
  2.2.3中转腹地港口众多,市场竞争激烈
  海南港口的中转腹地是华南地区、北部湾经济区以及东南亚沿海国家。虽然中转腹地面积较大,但是却需应对来自国内外港口的竞争。华南地区的广州港、深州港,北部湾经济区的防城港、北海港,东南亚的巴生港、新加坡港等等,这些港口地理位置相近,功能相似,与海南各港口形成激烈的竞争关系。
  2.2.4本土人才缺乏,外来人才不足
  截至2017年,全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0所,但是仅有少数高校开办与港口相关的本科专业。港口业务管理专业仅有海口经济学院设置,物流管理专业则有海南大学、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三亚学院、海口经济学院开设,国际贸易专业只有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三亚学院、海口经济学院开办。省内高等学校对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缺乏重视,省内人才资源有限,不能完全满足企业运营需要。同时,由于海南的地理位置、物价水平、工资水平、个人发展空间、人才吸引政策等原因,国内外赴琼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并不能满足企业人力资源的发展需要,出现本土人才缺乏、外来人才不足的人才困境。
  2.2.5港口间缺乏合作,联盟程度低
  海南岛拥有多种类型的港口,货物运输主要依赖北部的海口港和马村港,西部的洋浦港和八所港,以及南部的南山港;客运主要集中在海口港;三亚港和海口港均设有邮轮码头,可供邮轮进出。虽然海南港口数量不低、功能不一,但整体呈现 “散、乱、弱、小、低” 的态势。海口港、洋浦港、八所港、三亚港、清澜港等四方五港主要由不同的国有企业分别管理,不同的管理主体之间,缺乏沟通和联系,内部信息不对称,数据不公开,资源不共享,资源利用率低,制约港口企业的自身发展,削弱了区域整体港口实力,大大降低了海南港口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2.2.6临港产业缺乏,辐射能力较弱
  海南港口周边尚未形成成熟的临港产业群,与港口相关的各种运输方式(如公路、铁路、航空等)和其他相关产业(如仓储业、加工业、代理业、金融服务业等)未形成一个有机、有序的产业系统,港城集聚扩散效应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港口、产业、城市发展三者紧密关联,港口的运营离不开配套产业的支撑,同时港口及临港产业的发展,必然吸收更多的劳动力,吸引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快速扩展使城市规模达到更高水平,产生明显的港城集聚扩散效应,促使港口、产业、城市达到良性互动,互相促进,互相依存。
  3海南港口竞争力提升策略
  3.1重视省内港口战略联盟,加强与国内外港口的合作
  海南海口港、三亚港、八所港、洋浦港等港口之间应建立合作关系,成立港口联盟组织,形成区域港口合作网络,加强内部沟通和联系,实现信息互动、资源共享的双向往来,提高我省港口的综合竞争力。同时,要加强与华南沿海、环北部湾经济区、东南亚国家港口的合作,汲取大型港口的成功经验,开辟更多的国内外航线,扩容港口业务量,扩大省内港口的辐射范围,提高海南港口在世界航运业的影响力,更好地服务海南自贸区(港)的建设。
  3.2引进外来人才,培养本土人才,用好现有人才
  为落实我省港航发展战略、推动全省港航业发展壮大,建立人才引进和培养长效机制,提供强大人才支撑。全面落实《海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人才引进目标,制定合理的引进人才政策,并做好一系列人才配套服务措施。同时,加大本土人才培养力度,加快本土人才成长,提供持续的人才补给。2017年,全省普通高等学校20所,招生6.12万人,在校学生20.73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87所,招生5.11万人,在校学生13.36万人。支持全省高等学校、中等职业教育学校设置物流管理、港口业务管理、国际贸易等相关专业,注重省内本土人才的培养,提高受教育水平,拓宽应届生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
  3.3优化港口功能布局,整合港口内外资源
  明确市场在海南港口资源整合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发挥政府的监管、推动和服务功能,将海口港、三亚港、洋浦港、八所港按照各业务板块进行资源整合和配置,形成统一的港口企业集团,统筹开发建设及运营管理全省港口公用码头,兼顾集装箱运输、散杂货和油气运输、邮轮进出的多元化功能,打造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齐全的“四方五港”,扩大港航业影响力,提升市场份额。
  3.4发展临港产业,港-产-城良性发展
  港口是货物海陆联运的主要枢纽,港口的快速发展,促使港口城市基础设施条件持续改善,以港口岸线、临港产业及潜在市场为切入点,发展公路、铁路、航空等运输业,实现多式联运;积极引进有实力且有合作意愿的大型港航企业,港口产业链不断延长,为大型航港企业的入驻提供税收财政、土地租金、人才招聘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吸引临港产业集聚,并辐射扩散到周边区域,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港城的集聚扩散效应,促进港-产-城良性发展,融为一体。
  3.5发展港口物流,拓展增值服务
  港口的竞争已经从以价格为主导的竞争过渡到以质量为主导的竞争,现今成为以服务为主导的竞争。港口物流服务不仅要发挥运输储存、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基本功能,更要拓展物流增值服务,通过增值服务实现港口资源的合理配置。发展港口物流,拓展增值服务,发展物流板块,完善港口服务功能,提高综合竞争力,促进港产城良性互动与融合发展。依托洋浦港口型、三亚空港型、海口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一流的現代物流园区,提供运输储存、流通加工、装卸搬运等一条龙服务;依托海口综合保税区,着重发展大宗商品贸易、保税仓储物流、国际商品展销等开放型产业,实施区内外联动发展;大力发展国际贸易、转口贸易和加工贸易,拓展国际物流服务;引入第三方物流企业和电子商务企业,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形成港航经济产业集聚区。
  4结论
  本人以海南海口港、三亚港、八所港、洋浦港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港口发展现状、优劣势分析以及竞争力提升战略等方面对海南港口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海南港口既享受“一带一路”沿线节点港口特有的政策优势,又获得海南自贸区(港)带来的特殊发展机遇,但同时又面临货物吞吐量小,码头长度不足、直接腹地有限,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中转腹地港口众多,市场竞争激烈、本土人才缺乏,外来人才不足、港口间缺乏合作,联盟程度低、临港产业缺乏,辐射能力较弱等发展劣势。海南港口应正视自身劣势,抓住发展机遇,迎难而上,从港口联盟与合作、人才培养与引进、港口优化与整合、临港产业集聚、拓展物流业务等方面着手提升整体综合竞争力,发挥其对区域经济、国民经济的驱动作用,更好地服务于海南自贸区(港)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刘翠翠,王君红.“一带一路”倡议下三亚港口物流发展现状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6,(33).
  [2]刘翠翠,禹成兵.“一带一路”倡议下沿海城市港口物流发展对策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7,(20).
  [3]邓春,刘玥,黄景贵.基于因子分析的沿海港口经济竞争力实证研究[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
  [4]杨跃辉.自由贸易港建设下的海南港口物流竞争力比较研究[J].南海学刊,2018,(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930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