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核磁共振检查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体会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目的 探析膝关节损伤诊断中核磁共振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划分2018年2月-2018年10月本院接收的68例膝关节损伤患者,各34例,对照组实施CT检查,研究组则接受核磁共振检查,统计各组检查结果及核磁共振成像表现。结果 在膝关节损伤总检出率方面,研究组是94.12%,对照组是73.53%,研究组相比于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核磁共振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不仅可以清楚显示膝关节损伤类型,同时有助于检出率提高。
  【关键词】膝关节损伤;核磁共振;CT;检出率
  【中图分类号】R5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6-03--01
  膝关节是机体中结构相对复杂的屈曲关节,在外力作用下,极易出现损伤。常规检查过程中,传统检查方式仅可以检查膝关节,判断基本骨折类型,但是具體损伤类型判定难度大,局限性大[1]。在医学技术及医疗设备不断更新的同时,CT及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方式被应用于临床中,其中核磁共振作用效果更为明显,其具有无辐射、视野广等特点。基于此,本次实验针对本院2018年2月-2018年10月接收的膝关节损伤患者采取核磁共振检查效果进行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本次研究68例膝关节损伤患者均为本院2018年2月-2018年10月接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4)中,男患与女患分别有19例和15例;年龄20岁-63岁,均值(39.54±8.18)岁;研究组(n=34)中,男患与女患分别有20例和14例;年龄21岁-61岁,均值(39.65±8.21)岁;组间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CT检查:检查仪器为GE Optima CT540,略微垫高膝关节,使其处于轻微弯曲状态,根据定位片对扫描范围实施明确,薄层扫描,层厚设置为1-2mm。
  1.2.2 研究组
  核磁共振:检查仪器为超导GE HDxT 3.0T。协助患者调整至仰卧体位。成像包括矢状位T2WI、T1WI和冠状位T2WI、STIR像。参数设置如下:层厚及层间距分别是4mm和0.4mm;FOV:16-20cm,使前交叉韧带与写矢状面呈平行状态。冠状位T2WI像:TE及TR分别设置为102/Ef和4000ms;矢状面T1WI像:TE及TR分别设置为17ms和300ms;矢状面T2WI:TE及TR分别设置为102/Ef和4000ms;STIR像:TE及TR分别设置为44.3/Ef和4000ms。检查过程中,根据不同损伤状况对剖面进行调整。
  1.3 观察指标
  统计各组检查结果及核磁共振成像表现。膝关节损伤类型包括半月板损伤、关节腔积液、骨质改变、韧带损伤。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本次实验数据进行准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检验值为x2,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检查结果
  在膝关节损伤总检出率方面,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下表1:
  2.2 核磁共振成像
  ①8例半月板损伤:半月板低信号位置存在阴影,以线条型、椭圆形、球状、裂缝样呈现出来;②6例骨质改变:T2WI成像呈高信号或者低信号;T1WI以低信号呈现出来,软骨断续或者凹陷,以短T1WI信号呈现出来;③9例韧带损伤:高T2WI信号,低T1WI信号,高STIR信号;④9例关节腔积液:长T2与T1信号,以大片状、不规则形状或者片状呈现出来,高STIR信号。
  3 讨论
  膝关节损伤常用检查方法包括X线、CT等,其中,X线可清楚显示骨折;CT检查可将粉碎性骨折、骨折错位、骨折线肿胀及软组织肿胀等全面显示出来,而且可用于骨折类型判断中,但是在关节腔内骨髓片显示中存在一定难度[2]。此外,在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肌腱损伤、骨挫伤及半月板损伤诊断中效果不理想。据有关资料显示,在肌腱结构、软骨及滑膜等检查方面,CT检查具有一定局限性,无法对半月板前角、后脚准确区分;核磁共振具有较多优点,包括多方位、视野广、无辐射、分辨率高等,该方法可弥补常规CT检查与X线检查的不足,而且具有较高的骨髓内变化敏感度,联合立体成像,可将损伤状况清楚显示出来,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及检出安全性[3]。核磁共振可将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肌腱损伤、骨挫伤、关节软骨损伤等清楚显示出来,使用范围广。相关研究表明,核磁共振利用仪器脉冲及多参数有助于图像对比度提高,于T1WI上清楚显示关节解剖结构,联合T2WI及T1WI信号可有效评估损伤程度。该检查方法利用STIR对骨髓内脂肪高信号进行抑制,从而将骨病变及骨髓病变明确显示出来。
  根据本次实验结果分析,在膝关节损伤总检出率方面,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是94.12%和73.53%,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中,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骨质改变、关节腔积液分别有8例、9例、6例和9例。
  核磁共振在诊断膝关节损伤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度,其可以清楚显示早期病变,包括骨髓组织水肿、渗血及出血等异常状况,将病变范围及程度准确显示出来。膝关节位置的韧带属于弹性纤维组织,膝关节韧带损伤包括前后交叉韧带、髌韧带、外侧副韧带及内侧副韧带等。
  总而言之,核磁共振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可以将损伤程度、范围等清楚显示出来,促进检出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舒茂松. 计算机断层扫描及核磁共振在急性膝关节损伤中的应用价值[J]. 当代医学, 2017, 23(7):131-132.
  廖春雄. 浅谈核磁共振检查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当代医药论丛, 2017, 15(6):120-121.
  白雪松. 临床应用核磁共振技术诊断膝关节损伤的价值探讨[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 24(5):63-6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696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