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滕金花 高忠明

  一、从图文入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结合图文教学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小学阶段,看图学文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这部分课文是培养学生观察力的好素材,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出它们的作用,适时指导,精讲细练,着重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以培养其观察能力。
  教学时,可以着重指导学生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同时启发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并对照原文的写作顺序,这样不但可以把画面观察得详细,还可以领会作者的观察方法和重点,从而学会观察方法,提高观察能力。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不认真观察,就没有办法认识你所要了解的事物。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提高观察能力。可以在作文前有目的地把观察对象告诉学生,让他们运用已有的观察方法留心观察,抓住事物的特点,积累材料。通过观察,积累表象,然后整理材料,这样作文时就有话可说、有话可写了。
  二、从动口做起,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多动口,练习口头作文,是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另一重要方法――能说出内容来,就有写的内容了。
  我们常用歇后语“茶壶煮饺子――倒不出”来比喻表达能力不强。一般来说,口头作文能力强的人,书面作文的能力也很强,因为说是写的基础,所以在作文训练中一定要注意训练学生多动口做口头作文。
  练习口头作文,一定要有主动性,也就是说要自觉地练,这就要注意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明确练习的意义,让学生养成自觉练习的习惯。
  选择好相应的内容是进行口头作文的重要条件。作文时要选择学生熟悉的、常见的事物或是亲身参与的事件,这样才能说起来容易、顺畅,减少困难,增强学生的兴趣,然后再在思想内容、表达顺序等方面加以指导,让他们在体会成功的同时,提高表达能力。
  很多学生不大注意自己平时的说话练习,只在作文时才注意选词用句,常会出现一些错误。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口头作文训练时,就要引导学生养成平时说话注意选词用句的习惯,同时要鼓励学生勇于当众说话,既可以让学生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又能让听众监督,帮助纠正学生平时表达中的一些小错误,以便提高表达能力,进而提高写作能力。
  三、从练笔着眼,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有人把作文比作“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确是这样,如果不坚持经常练习,很难有提高。在日常教学中,要让学生勤于练笔,在练笔中发展语言表达与写作能力。
  由于学生每天活动范围有限,很少有走出去接触大自然的实践过程,所以练笔时,所写的内容只要生动、具体、真实、健康、表达有序、顺畅即可。可以就地选取材料,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写起,写自己的真实见闻,写参加过的活动过程,写自己经历某事的感受等。
  坚持写日记随笔、做读书摘记、复写、仿写都是练笔的方法。
  写日记随笔。可以把自己随时随地观察到的、想到的、听到的内容写下来,并可以随时发表自己的见解,表达真情实感。
  做读书摘记。可以把自己在读书中学到的词语、句段,选择自己喜欢的和比较精典的记录下来(但在摘录时最好注意分类,便于写作时查阅),以便写作时参考备用。
  复写、仿写。复写,就是将适合学生的课外选文(或讲故事)念给学生们听,一般念一遍,最多两遍,再根据选文做写法的释解,然后让学生按照原文复写该文,有能力的学生可在原文的基础上适当添加或丰富。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就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进行扩写、改写、仿写训练,这期间,教师可只给学生一篇文章的梗概或大意,让学生做添加或仿改写作练习,等写到一定数量的文章以后,学生就会自然的进入创作状态,自觉地脱离复写仿写的窠臼而去独立完成作文,学生的作文水平就会明显提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7142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