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音乐审美过程中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什么是美?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狄德罗提出:“美只是真,是被可能的环境提高了的真,是稀有的和奇异的。”那美感是什么呢?它是一种感动,一种在接触到美的事物时所引起的一种情绪,是一种赏心悦目和怡情的心理状态,是对美的认识、欣赏与评价。诸如文学美、道德美、音乐美、自然美,等等。音乐审美意识则是以音乐感知、情感体验与审美评价为基本环节的意识活动。
  【关键词】音乐审美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一、音乐审美过程中的感性认识
  美感认识是永远不能离开美的对象的感知与表象的感性因素的,如视觉可以看到的各种色彩、线条、动作、表情、自然风光,听觉可以感受到的各种声音、语调,等等。这种感受是一种非社会意义上的情感方式,它纯粹是建立在感觉基础之上的。听众可以通过音响直接判断,无须经过任何理性化的思考,就能直接感受到。著名美学家玛克思·德索认为,这是一种近乎生理的反应,并称这种反应为“审美反射”。
  如古曲《渔舟唱晚》,引子部分成串的琶音出现,使人不由得感受到渔船的由远及近,以及水面的波光粼粼。穆索尔斯基的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中的第六分曲《两个犹太人,一个穷一个富》,包含两个主题,一个主题在低音区,深沉、稳健,节奏带有一定的冲击力,使人联想到一位趾高气扬的富人,神气十足、不可一世;另一个主题在高音区,慌张、忙乱,节奏细碎并带有退缩感,表现了一位胆小心虚的穷人,躲躲闪闪、可怜巴巴。如《天鹅》,舒缓优美的旋律,表现了一种舒适、安详的感受以及天鹅所代表的那种高洁的象征。
  由此可见,处于初级阶段的审美活动,是感性的。从这一特性出发,称其为音乐中感性的、大众化的内容,如那些较为外在的、情绪类型鲜明的作品。
  二、音乐审美过程中的理性认识
  贝多芬的音乐特征,人们常称其为英雄性;瓦格纳的音乐特征称为悲剧性;约翰·施特劳斯的圆舞曲人们概述为一种典型的市民音乐;勃拉姆斯的音乐认为是一种崇高的象征,等等。音乐里蕴含的精神,绝非是大众们认为的内容,也非有专业知识的人所认知的,它内在蕴藏的内涵具有思想性,文化内容层次深刻,是高级审美活动的产物。
  如音乐具有英雄性特征的贝多芬,与贝多芬的成长经历和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是密不可分的。贝多芬成长于一个宫廷乐师的家庭,虽然有音乐相伴的生活多彩而丰富,但物质生活贫困清寒,幼年的贝多芬虽然有一定的音乐天分,但亲生父亲却是一个酗酒成性、只有在深夜才会回家的暴躁酒徒,可想而知少年贝多芬是在怎样的一个家庭环境里含着眼泪开始音乐学习、识谱演奏的。邻居经常听到小贝多芬彻夜的琴声,从他那皱着眉头和紧闭的嘴唇就足以看出他性格的倔强。成年后,在耳朵失聪的巨大打击下,贝多芬仍顽强地和命运战斗,从心底里发出呐喊:“扼住命运的咽喉!”另外,当时的社会背景,正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对资产阶级共和理想的追求,激发了贝多芬写出追求真理、反抗暴政的音乐篇章,热情而悲壮。这一点贝多芬在他的作品中,如《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中,都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贝多芬作品中伟大、深刻的思想性,使世人将他推上了“乐圣”的宝座。
  三、音乐审美过程中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有机结合
  曾有一件事,使我的心也不禁为之震撼、多年后仍然不能释怀:2002年10月,日本小提琴演奏家松野迅先生来烟台做访问学者,在他的学术讲座示范会上,松野迅先生提到一首日本乐曲《乐之海》。据介绍他本人开始把这首乐曲纳入自己的演奏会曲目,是因为这首乐曲实在是太美妙:柔和的旋律走向描述着春天的风,春天的海,春天的色彩;还不时穿插着江河小溪从绿影斑斓的山涧流过,奔赴一望无际、宽阔海洋的一种喜悦和欢畅。后来,松野迅先生在日本各地做巡回演出时偶然了解到,《春之海》的乐曲作者官成道雄竟然是一位看不到世界的盲人!松野迅先生不禁为之震惊:一位盲人都能够在音乐世界里给你描绘出一个如此丰富、饱满而多彩的世界,并且那里春风沉醉、绿草如茵,这是怎样一个内心强大、热爱生活的灵魂!而我们很多拥有一双明亮眼睛的人,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对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温暖和幸福却视而不见、无动于衷!松野迅先生告诫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一颗能够接纳、感受美的心灵,进而在音乐中去捕捉、放大和表现美,才是一个音乐人的责任和使命,而最关键的是我们的内心要有充沛的爱和热情。
  我想,当松野迅先生知晓了乐曲作者的情况之后,再次演奏乐曲《春之海》时,用的将不仅仅是一把小提琴,而是用整个心灵、用生命来演奏、来倾诉。因为这里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感知觉在起作用,同时还有更深层次的理性认识:人的内心中对大自然、对美好生活应具有的坚强、乐观、豁达的态度,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敏锐性、感悟度、接纳反馈度以及热爱的深度。
  由此可见,音乐审美中的音响感知——想象联想——情感体验——理解认识这四个阶段,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有机结合、不可分割的,前者是初级阶段,后者则进入审美活动的较高层次,
  但如何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对音乐审美的感悟能力呢?这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首先,多听、反复听音乐作品是获得音乐欣赏能力的关键。一首音乐作品在初听时,只觉得音乐好听;逐渐地,我们体会出它的旋律、节奏和音色的不同,以及能够感受到音乐表达出来的感情和意境。如小提琴作品《渔舟唱晚》,引子部分舒缓的琶音,表现了渔船驶出、波光粼粼的水面(景物描写);而主题部分欢快的双音段落,则描述了鱼虾满仓的喜悦(情绪描写),最后尾声部分,夕阳下渔船回家、渐行渐远,渔船的晚唱完美结束的画面,让人意犹未尽、流连忘返。在多次欣赏该作品之后,音乐会迅速把您带入诗情画意中,如身临其境。
  其次,学习一些音乐知识,如音阶和调式、主题和旋律、节奏和节拍,等等,这对欣赏比较大型的、结构相对复杂的作品,会有很大的帮助。如马思聪的《思乡曲》,这首曲子是《绥远组曲》中的第二首。旋律的表达如歌似诉,传达出了异乡人对故乡的思念。音乐主题采用的旋律是内蒙民歌《城墙上跑马》,它的每一乐句都呈现波浪型的线条,依递次下降,柔以商调式的色彩,整首音乐具有怀念和忧伤的旋律,道出无法归来的游子心中的凄楚感受。
  第三,要有深厚的文化修养和丰富的生活体验,对音乐中的文学性内容以及民族性、时代性特征,就会有较为深刻的感受。如贝多芬的《第三(英雄)交响曲》,首先,对歌曲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其完成于1804年的春天,处于法国大革命时期,为拿破仑而写。但当得知拿破仑将于5月18日称帝的消息时,贝多芬愤然撕下标题页,改成了现在的曲名。后来,这部作品在维也纳初演,并一举成功,使得贝多芬蜚声于欧洲乐坛。这首交响曲感情奔放,篇幅巨大,风格从内容到形式都富有革命精神,是一部充分表达英雄性格的作品。作品始终保持着深沉、真挚的情感,呈现出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氛,塑造了一群为革命理想而奋斗的英雄雕像。
  以上三点,可以帮助我们在音乐审美过程中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机结合起来,两者彼此依存又相互推动,不斷提高我们感悟、鉴赏音乐美的能力;两者在配套联动的过程中让我们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和领会音乐,从而使我们的内心逐渐变得丰盈而美好。
  参考文献:
  [1]蔡玉良.扼住命运的咽喉——介绍德国音乐家贝多芬.人民音乐出版社.
  [2]张前,王次诏.音乐美学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
  [3]周忠厚.狄德罗的美学和文艺思想.文化艺术出版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092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