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纳税筹划及合理节税避税问题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源,它直接关系到国家建设、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企业在设立时,进行必要的纳税筹划,可以减轻税负,获得税收收益。企业经营活动中,面临的税收筹划风险多,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纳税筹划中的节税、合理避税,可使企业获得利益最大化。
  【关键词】纳税筹划;面临风险;对策;节税;避税
  一、纳税筹划的概念
  纳税筹划是指在纳税行为发生之前,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对纳税主体的经营活动或投资行为等涉税事项做出事先安排,以达到少缴税或递延纳税目标的一系列谋划活动。
  二、企业在设立时的行业(产业)纳税筹划
  1.筹划政策基础
  我国在经济发展中,除了对地区进行倾斜扶持外,也会对符合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产业给予政策性的倾斜。企业在初始投资时,可直接选择国家扶持的项目,适当使用产业税收优惠,获得税收收益。例如:动漫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软件产业税收优惠政策;再生资源产业税收优惠政策;伤残人员专门用品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等。
  2.纳税筹划思路
  投资时,一定选择国家鼓励投资的产业,通过一定的安排,达到产业优惠的认定条件,积极争取以获取认定证书或批文,从而获得税收利益,同时结合自身条件和企业资源进行安排。
  三、企业设立时纳税身份的纳税筹划
  1.筹划原理
  企业税收立法中,对不同纳税人界定身份不同,适用的税收政策征税对象和范围、适用税率、纳税计算方法等可能不同,从而导致税负存在差异。企业所得税中,有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的认定;有母公司和子公司、总公司和分公司的区别;还有法人制公司和个人独资和合伙企业的区分。所得税对此类纳税人给出了不同的所得税征收政策和税率,针对不同政策,不同纳税人会产生税负差异,这就为所得税纳税人提供了设立时通过确定纳税人身份进行纳税筹划提供可能。增值税中,有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之分,它们的税收政策和税率不同,这就为增值税纳税人通过身份认定进行纳税筹划提供了空间。
  2.筹划思路的选择
  我国企业所得税的基本税率为25%、低税率为20%。基本税率25%,适用于居民企业和在中国设有机构、场所且所得与机构、场所有关联的非居民企业。低税率20%,适用于在中国境内未设机构、场所,或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非居民企业。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但首先得满足小型微利企业的两个条件。
  对于子公司和分公司,企业设立分支机构,使其不具有法人资格,且不实行独立核算,则可由总公司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这样可以实现总公司调节盈亏,合理减轻企业所得税的负担。如果企业设立子公司,子公司是独立纳税人,其亏损只能用以后年度实现的利润弥补,且总公司不能弥补子公司的亏损。所以企业在设置分支机构时,综合考虑盈亏情况,当总公司盈利,新设分支机构可能出现亏损时,应当选择总分公司的模式。如果企业投资设立的下属公司属于小型微利企业,那么企业应该选择设立子公司的组织形式,使得子公司享受税率20%的优惠。
  对于法人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自然人投资设立组织时,选择设立法人企业,将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同时,企业的自然人股东,还要对分配的股息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自然人投资设立个人独资和合伙企业,则应该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不涉及企业所得税。这样看,选择设立个人独资和合伙企业,可以规避企业所得税,避免对同一所得重复征税的问题。
  对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的税率、计算方法各不相同,从而导致税负也不同,纳税人根据自己的生产经营情况,当企业作为一般纳税人增值税负担较轻时,企业可以创造条件进行适当的合并,增加企业销售额,以符合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认定条件。但企业认为自己作为小规模企业负担较轻时,可以控制企业的销售额,使企业不要达到一般纳税人的认定标准。
  四、税收筹划面临的风险问题及对策
  对于税收筹划面临的风险,有企业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企业应该做好各种风险评估及应对。
  1.税收筹划面临的政策风险及对策
  利用国家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从而达到节税的目的。由于企业对于税收政策认识不足,理解不深,很容易造成税收政策风险的产生。这就要求企业财务人员认真理解政策,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时刻保持警惕性。
  2.税收筹划面临的操作风险及对策
  税收筹划的操作具有风险性,是因为税收筹划经常是在法律、法规、政策的边缘进行操作的,从而实现纳税人利益最大化。由于我国税法法规多,有些法规有某些地方模糊,给纳税人税收筹划带来了许多风险。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学法、懂法、守法,最大限度地使企业税收筹划方案与政策国家税收政策趋于一致。
  3.税收筹划面临的经营风险及对策
  企业的经营活动对税收筹划影响较大,企业项目投资后,经营活动发生了变化,可能会使企业享受不了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从而加重企业税负。这就要求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随时掌握经营的动态,尽量减轻企业税负。
  五、纳税筹划中的节税、避税问题
  纳税筹划中节税、避税等问题,其产生的根本原因都是经济利益的驱动,即经济主体为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
  1.节税、避税的概念
  (1)节税,是纳税人利用税法的政策导向性,采取合法手段减少应纳税款的行为,一般是指在多种营利的经济活动方式中选择税负最轻或税收优惠最多的,以到到减少税收的目的。节税实际上就是纳税筹划。凡符合税法规定实现税负减轻的行为都属于节税。
  (2)避税,是纳税人利用税法漏洞、特例或其他不足之处,采取非违法的手段减少应纳税款的行为。这是纳税人使用一种在表面上遵守税收法律法规,但实际上与立法意图相悖的非违法形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避税被称为“合法的逃税”。   2.节税与合理避税的途径
  (1)筹资阶段资金成本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离不开资金的筹集,融资渠道有内部和外部两种。从内部来说,包括企业自我积累和内部集资;从外部来说,包括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渠道不同,融资的资金成本也不同,税法对不同的筹资成本给出了不同扣除规定。例如:对于一般借款利息,非金融企业向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金融企业的各项存款利息支出和同业拆借利息支出、企业经批准发行的债券利息支出可据实扣除;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利息支出,不超过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部分可据实扣除,超过的部分不许扣除。这样企业应该合理筹划,尽可能利用税收政策,合理避税,利用借款利息可以税前列支的部分达到节税目的。
  (2)投资阶段纳税筹划
  企业投资有现金与实物投资方式。从流转税角度看,不同的实物投资会产生不同税收效应。增值税与消费税方面,用货物资产对外投资,视同销售,依法征收增值税和消费税;营业税方面,用不动产和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免征营业税;所得税方面,上述资产均视同销售依法征收所得税的。这就要求投资定价时,能规避流转税的,应尽量往高进行估价,这样,在未来运营中可以更多计提折旧或摊销,增加营业成本,降低所得税的负担。
  (3)购货阶段的纳税筹划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或接受应税劳务,尽可能多的增加进项税的抵扣凭证,是购货环节进行筹划降低税负的一个有效节税方法。纳税人取得合法抵扣凭证,必须注意抵扣期限,由于抵扣期限规定是在开具发票之日起180天内,何时抵扣对自己有利,这样企业可以统筹安排的。企业可以根据每月销售额及每月进项税额的比例进行筹划,合理确定认证抵扣时间,避免应缴纳增值税出现大的波动,合理安排资金流。
  (4)销售阶段的纳税筹划
  在实际销售时,只要销售确认,流转税的纳税义务就发生,我们可以延迟收入确认,以推迟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具体思路就是在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临近时,通过有效的合同安排,将原有业务收入确认条件改变,原来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终止,产生新的业务,从而达到延迟纳税的意图。
  六、结束语
  在现实工作过程中,企业财务人员和财税专家,根据自己对税法的理解、认识,在企业纳税行为发生之前,进行规划、设计、安排,达到减轻税收负担的目的;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他们根据国家税收政策的变化,及时进行相关税收筹划,采取最大可能合理节税和避税,使企业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麻晓艳.税收策划的风险与控制.福建税务,2001
  [2]庄粉荣.企业涉税风险的表现及规避技巧.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3]培训师.中小企业纳税筹划,20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15157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