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企业内部智能审计路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的发展时期,为了适应新的环境与政策,进一步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必须要对财务管理方法进行改革,财务共享服务是一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与传统模式相比具有较大的优越性。适应于当前我国企业发展的现状。而本人刚好有幸组织参与了我司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在建设过程中总结了一些心得,本文将对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企业内部智能审计路径设计、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智能审计分析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财务;共享服务;企业内智能审计路径
  随着市场体制的完善以及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我国的经济建设进入了新常态的新时期。在这个时期,企业必须向着多元化、综合化以及精细化发展,才能够满足社会对于企业发展的要求,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中的核心管理业务,对于整个企业的经济收益、组织效益以及发展态势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是一种较新的财务管理方法,对于当下我国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企业内部智能审计路径研究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财务共享服务概述
  要对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企业内部智能审计路径进行研究,我们首先要对财务共享服务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定义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FSSC),是一种新型的会计和报告业务管理方式,是一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最早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由著名的福特公司建设的第一个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通过将不同国家地区、不同城市地点的会计业务集中到一个共享服务中心进行记账和报告,保证了会计工作的规范统一,又因为通过这种方式处理财务会计工作,大大的减轻了财务部门的工作量,所以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人工成本与系统成本。但是这种服务方式有时候也受限于某些国家的法律,所以导致了无法全面开展抑或深入建设[1]。
  (二)内部审计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转变
  内部审计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转变主要是职能转向、工作重心转向、监督转向以及内部审计的方法转变等四个方面。首先,从职能转向来说,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能转向决策有用性,在新的模式背景下,内部审计的职能从监督控制转变为了风险预警以及服务管理;其次,内部审计的工作重心转向了非现场审计;然后内部审计的监督从事后监督转向了事中以及事前监督;最后,审计方法,从传统的内部审计和静态检查转变为了基于大数据背景以及信息技术下的动态审计方法,大大提高了审计的客观性与可参考性。
  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企业内部智能审计路径设计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企业内部智能审计路径设计主要从智能审计信息系统、内部审计人员的组织管理、智能审计实施程序以及审计取证等四个具体的方面进行展开阐述。
  (一)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智能审计信息系统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智能审计信息系统可以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组建、财务共享模式下的智能审计信息系统建设以及传统内部审计信息系统建设等三方面进行阐述。企业要实行财务共享服务,首先需要一个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发展情况以及财务水平采取最合适的方式,自建、外部或者联合组建一个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2]。财务共享中心负责整个企业的基础财务运算工作,工作量巨大,业务种类复杂。所以需要构建出一个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如人工智能、数据仓库等)和各种管理系统(如财务管理系统、网络报销系统等等)共同协作,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职能审计信息系统。传统的内部审计系统与各子系统间缺乏有机联动,工作效率以及精准度不高,不适合当下我国企业的发展需求。
  (二)智能审计下内部审计人员的组织管理
  智能审计下内部审计人员的组织管理也有较大的转变,首先,就是内部审计思维的转变,因为计算机技术的使用,内部审计人员必须转变传统审计工作思维,运用智能系统精准获得审计信息。其次是内部审计能力的转变,由于引进了信息技术,审计人员在除了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技能外,还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才能应对智能审计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最后,是内部审计部门的转变,特别是人才队伍结构的变化,由以前单一的审计专业人员组成,变成了由审计专业与信息化专业相结合的人才组成结构。
  (三)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智能审计实施程序
  对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智能审计实施来说,首先是智能审计分析发现审计疑點,通过采集到的大数据与标准值、行业同期平均值等等多方面的对比,从而判断企业经营状况,发现审计疑点。其次是使用MECE法,从问题出发,完全的呈现问题的各个方面,并确定审计重点,促进审计工作的快速高效进行。最后,则是通过审计重点,在审计知识库中检索最为合适的审计方案来执行,提高企业的内部审计效率[3]。
  (四)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审计取证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审计取证主要可以分为非现场审计取证与实物资产审计取证两方面内容。对非现场审计取证而言,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使用信息化技术,大大的提高了审计证据的充分性,丰富了审计数据,使非现场审计取证变得简便易行。另一方面,在实物资产审计取证时,必须加强对于货币资金审计与存货审计的力度,从而保证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以非现场审计为主,以现场审计为辅的方式进行取证。
  三、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智能审计分析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智能审计分析时基于计算机技术的高效审计分析方法,与传统审计分析方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一)智能审计分析方法
  由于新时代企业发展环境的复杂多变,为了满足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对于内部审计的监督控制、风险预警的职能要求,满足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对内部审计决策性、有用性的职能要求,在智能审计分析中,广泛采用的是对比分析法,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人员,通过对企业的本期值、预期值、历史值、企业值等等数据的对比,分析企业的现状与前景。   (二)审计数据采集
  大数据时代,信息数据量巨大,审计数据自然也是如此。所采集的审计数据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被审计数据,包括了财务数据、业务数据、基础数据、管理数据、第三方数据以及影像资料等等;另一类,則是比较基准数据,可以分为分支机构数据、以前期间的可比信息、所处行业数据、预期数据等等。这些数据的采集来源主要是三方面——互联网、国内外政府统计数据库以及第三方数据库[4]。
  (三)审计数据的处理与储存
  直接采集到的审计数据多半是重复的、杂乱的、不完整的,所以必须经过一些专业软件的处理后才可以进行分析。在经过处理后的数据,放入相应的数据库进行储存,以备使用。
  (四)智能审计数据分析
  内部审计项目可以细化分类,以内容和目的作为根据,将内部审计项目分为财务报表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以及经济效益审计三大类。审计数据的分析,就是根据审计项目的不同而设立新的标准,通过数据分析进行比对,从而发现审计疑点。因为有着信息技术的使用,所以这一步也是较为高效的。
  四、结束语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是一种新型的、高效的财务管理模式,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有着极大的改进作用。对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企业内部智能审计路径研究的探讨,要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智能审计信息系统、智能审计下内部审计人员的组织管理、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智能审计实施程序、审计取证以及财务共享模式下智能审计分析等具体方面着手。帮助企业深化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建设,促进企业发展,在建设财务共享中心时我们发现,智能审计虽然新型高效,但其永远替代不了审计人员,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智能取得的大数据仍然需要依靠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人工与智能审计系统相结合才能更好的实现审计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广森,王筱澜.大数据时代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审计研究[J].会计之友,2016 (19):123-126.
  [2]程平,白沂.基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大数据审计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6 (5):84-87.
  [3]程平,崔纳牟倩.大数据时代基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内部审计[J].会计之友,2016 (16):122-125.
  [4]杨雨泽,苏玉珠.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控制与实施[J].商场现代化,2017 (12):178-17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011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