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企业会计内部控制模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秦永毅

  【摘要】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内部控制机制日显重要,这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笔者根据个人工作的经验与思考,现就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模式进行探讨。
  
  一、在人员管理方面,试行会计委派制
  
  (一)会计人员分散管理存在的不足
  从计划经济沿袭下来“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会计管理模式是导致集团公司会计风险监控不力的重要制度因素。一方面,分级管理体制使作为经营主体的各分公司利益膨胀。在利润指标、收入指标、职工福利等种种压力下,分公司往往通过弱化会计核算、监督职能来达到其目的。目前,绝大多数集团企业的会计管理系统仍维持分级管理体制,按行政区域分散核算,层层汇总上报,使会计工作实际处于地区分割状态,给人为地篡改会计数据的不法分子提供了方便之门;加之基层领导、会计人员“本地化”的现象普遍存在,最终使弱化会计职能的各种违法行为占尽了“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导致风险和损失。
  
  (二)实行会计委派制的积极意义
  1.实行会计委派制,能有效地提高分公司的核算质量,强化会计基础工作。在集团系统,会计人员常常出现“顶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顶不住”的现象,会计人员除少数挂冠而去,大多数则是随大流。实行会计委派制,由于明确了委派会计人员相对独立的监督地位,并赋予委派会计人员一定的权利和承担相应责任,委派会计人员可充分发挥“监督、规范、指导、桥梁”的作用。
  2.实行会计委派制,能有效地加强公司业务的会计事前、事中管理,强化会计监督,一定程度上防范和化解分公司的经营风险。
  3.实行会计委派制,有利于强化对分公司领导人员监督约束机制,促进廉政建设,有效遏制各种违法违纪行为。
  4.实行会计委派制,有利于调动企业内部会计系统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会计队伍素质。由于委派经理是面向系统内会计人员公开选拔、竞聘上岗,可使一批业务能力较高、责任心较强、遵守职业道德、具有良好品质、工作作风及一定组织协调能力的人员脱颖而出。
  
  (三)实行会计委派制的主要内容
  1.为保证委派会计人员的工作独立,必须确立委派会计人员的相对独立地位,对委派会计人员的待遇、工资、福利等实行集中管理,帮助委派会计人员建立正常监督的工作环境,保护派出人员的合法权益。
  集团内部,对其分公司实行会计委派制,是委派会计主管、财务经理,还是所有会计主管人员。笔者以为,宜委派财务经理。即集团总部对各分公司实行财务经理委派制度;分公司对所辖地市实行财务经理委派制度。集团总部委派会计经理的人事关系隶属总部,工作关系由总部和分公司,双重领导;分公司委派财务经理的工作关系和人事关系隶属分公司。
  2.建立委派会计人员的资格确认制度。委派会计人员,必须符合《会计法》规定的任职资格,德才兼备,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经委派人员管理机构按有关程序考核确认后,报公司领导批准其委派资格。
  3.赋予委派会计人员的权利
  (1)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对违反国家有关财经法律法规和集团公司各项会计规章制度的事项,有权拒绝办理或按职权予以纠正。
  (2)重大经济事项研究的参与权。会计经理对所在单位重大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和其他重要经济事项的决策,从财务、税务、会计角度参与研究。
  (3)重要业务审核权。凡需要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业务,委派财务经理有权对重要业务处理的合规性、业务资料要素的完整性和会计传票的真实性进行审核。
  (4)对下级财务经理任免的专业审批权。上级财务经理对下级财务经理任免事宜具有专业审批权,可以提出否决建议。
  4.明确委派会计人员的义务和职责
  (1)必须积极地支持、配合、协助单位负责人合法依章地经营管理工作,尊重经营班子的意见,维护单位的经济利益,做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
  (2)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集团公司制定的各项会计规章制度,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业务发展需要,制定单项规定、办法或实施细则,上报批准后执行。
  (3)正确使用会计科目,根据会计科目规定的核算范围合法、真实、正确、及时、完整地反映和核算各项业务活动,及时提供会计信息。
  (4)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实施有效的会计监督,开展会计辅导检查,保证所在单位会计活动合法、合规,加强会计业务风险点的控制,防范会计风险。
  (5)建立健全会计档案,加强会计档案的整理、保管、调阅、移交和销毁工作,严格保密制度。
  (6)协调好当地财政、税务、审计等与本单位会计活动有关部门及单位之间的关系。
  (7)对上级职能管理和监督部门要求了解的有关情况,必须如实汇报;积极协助和相互配合上级的会计检查工作。
  (8)负责对下级财务经理和本单位会计人员的配备、任免及考核,定期向所在单位领导提出专业意见。
  5.明确委派会计人员的考核办法。以财务经理每季报送的工作报告和年度述职报告为依据,按季(年)对其工作给予综合评鉴。
  
  二、适应信息化的发展,不断探索新的会计运行模式和风险控制手段
  
  (一)进行科学分工,建立合理的授权监控机制
  会计主管不再经办具体业务,事前审批职责的强化可以对业务的合理性、准确性进行更为客观的评判,筑起内部控制的第一道防线。
  
  (二)要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强化作业过程中的实时监控、远程监控
  在传统的操作模式下,大部分的检查监控工作均依赖于纸质的凭证、资料,受传递的限制,很难实现实时监控和远程监控,监控的时间长、效率低。随着科技的进步,企业业务中的纸质凭证逐步为无纸化的电子信息所替代,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三)现场和非现场会计检查的有机结合
  现场检查作为目前主要的检查手段,同时具有直接明了、技术要求低的优点和成本高、难以持续、实时检查的缺点,特别对于跨地域的检查工作限制较多。通过电子信息的传送,检查人员可以及时、方便地调阅检查的相关资料,大大提高检查的效率。这样检查人员就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选择现场和非现场检查,充分发挥两种检查形式的优势。
  
  三、在制度落实方面,试行各项业务会计审核制度
  
  从我国集团公司近几年发生的案件来看,制度执行不严、监督不到位是主要的原因,为提高会计操作的规范性,把会计内控真正落到实处,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各项业务审核制度的基本规定
  凡需要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业务,应由财务部门对相关业务资料的完整性和会计传票的真实性进行审核。
  
  (二)审核职责
  1.财务部门对资料的完整性审核、会计传票的真实性、核算的规范性和准确性负责;提供资料的部门对业务的真实性和所提供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合法性、正确性负责。
  2.业务部门有义务积极配合会计审核,不得提供虚假资料或以故意隐瞒方式逃避监督,不得以任何借口要求会计部门放宽审核标准或降低正常审核时间,会计部门在无法保证实施正常审核时可以在“会计审核确认单”中注明情况,并应向上级会计部门和其他有关监管部门报告。
  
  (三)成效
  名项业务会计审核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了以往会计内控制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有法不依、有章不循、内控乏力的局面,根据业务风险建立了不同级别的内控防线,把会计内控与业务操作紧密联系起来,构筑起了事前审批防范体系。
  
  四、制度建设要适应业务发展和创新的需要
  
  (一)建立定期的更新、筛选机制,确保会计内控制度的生命力
  必须建立定期的制度清理机制,对已不适应业务发展的制度,该废除的废除,该修订的修订,保证内控制度的连续性和严肃性,也便于会计人员学习和执行。
  
  (二)制度建设要突破传统观念,应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以风险防范、控制和提高效率为目标
  谨慎性原则是会计工作中应坚持的基本原则之一,但谨慎不等于保守,不等于固步自封,而是要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与业务部门密切配合,从有利于业务发展、风险防范和提高效率的角度出发,敢于打破旧有的条条框框,使内控制度成为促进银行业务全面发展的动力之一,而不应成为发展的阻力。
  
  五、加强对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和道德风险的教育
  
  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确保会计工作质量。业务全面、素质过硬的会计从业人员是提高会计工作质量、降低业务风险的重要保障。会计人员业务素质的培养应注重全面发展,既要有娴熟的业务技能,还要有全面的业务理论知识,更要有大方得体的服务技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767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