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语文创造性思维能力如何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聂艳梅

   一、立足学生个性的培养
   从创造心理学和人才学的研究看,创造型人才的个性培养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远大的理想和强烈的事业心、个性的独立性、意志的坚定性、一丝不苟的态度。
   针对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里着重谈谈个性独立的培养问题。以课堂教学为例,有的教师仍习惯于一言堂和满堂灌,满足于教师讲和学生听,整个课堂缺乏民主,缺少活力。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正确处理好其中的一些关系。例如,我们在教议论文的时候,文章中常常有许多值得争议的问题,有许多观点被学生彻底否定的情况,在学生顺从性和不顺从性关系问题的认识上,不少教师只喜欢顺从性的一面,似乎学生越顺从、越听话就越好。实际上,顺从性和不顺从性既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二者共同构成了个性独立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一个有创造性的人,相对地说,他在创造性活动的领域里常常具有不顺从性和不随俗性,但在平时的生活中又常常是顺从的和随俗的。所以,我们既不应该不加分析地扼制学生的不顺从性而赞赏其顺从性,也不应该无条件地怂恿学生的不顺从性而贬抑其顺从性,而应辩证地认识问题,培养学生个性的独立性。
   二、重视有利环境的营造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总是与创造性活动相联系,因而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创造的客观环境是十分重要的。从语文课堂环境来说,应该结合听、说、读、写活动,尽量为学生提供训练创造性思维的机会,例如创造性复述、质疑发问和互相答疑、小组讨论、课堂辩论、即席演讲、口头作文、作文互改和集体评改等,都是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方式。从课外环境来说,组织文学社、办班级日报和文学刊物、开展小记者活动、举办校园文学广播、开展语文智力竞赛等,也都是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好形式。从课堂到课外,如果能形成一个良好的创造环境,就会时时处处激起学生创造的兴趣,在丰富多样的创造活动中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
   三、重点抓好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发散思维之所以具有很大的创造性,就是因为它可以使人在遇到问题时使思维迅速而灵活地朝着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发散开来,从给定的信息中获得多个新颖的答案。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引导学生吃透问题,把握问题实质的前提下,关键是要学生打破思维的定势,改变单一的思维方式,运用联想、想象、猜测、推想等尽量地拓展思路,从问题的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各个层次进行或顺向、或逆向、或纵向、或横向的灵活而敏捷的思考,从而获得众多的方案或假设。
   由于辐合思维和非逻辑思维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因而这两类思维我们应该作为重点加以培养。培养学生的辐合思维,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发散思维所提供的众多答案或假设的分析、比较、综合、选择的能力。学生有了这些能力,就会通过思维的辐合,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的答案,获得创造性的结果。在辐合思维的培养上,还应加强对直觉思维、灵感思维等非逻辑思维的训练。
   直觉思维是对突然出现在面前的新事物或新问题及其关系的一种迅速识别和直接判断,认识问题的直接性、快速性是它的最大特点。灵感思维则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使原先想要解决的问题突然得到领悟,灵感出现的突发性和偶然性是它的最大特点。正因为直觉和灵感不需要经过分析、推理而使问题迅速得到领悟和解决,所以它在创造、发明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衡阳县金兰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85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