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的“四舍五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 杨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整合的改革与探索方兴未艾。一时间,如果一堂课不使用信息技术,似乎就不先进、不新颖的思潮“忽如一夜春风来”,吹遍大江南北。诚然,现代科技手段的确给教学注入了活力,提高了效率,然而把物质手段当作目的,甚至“为物所累”的思想和做法却有失偏颇。我以为,在教学中应该“四舍五入”,才能更好地整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教学。
  ● 删繁就简,提倡“四舍”
  1.舍种类的五花八门
  在一些整合课上,教师恨不得把所有的信息技术手段都用上:忽而音频,忽而视频;时而让学生上机操作,时而又是课件演示… …教师手忙脚乱,学生疲于应付。这样的课堂,不仅教学组织难度加大,而且很难突出教学重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各类技术手段应该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充分考虑其连贯性、兼容性、适用性,变“为技术而用技术”为“为教学而选技术”。
  2.舍学习的蜻蜓点水
  在有的课堂上,教师为了不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媒体的调试和控制上,在播放媒体的时候一味追求速度,使媒体的呈现如“走马观花”般赶过场,学生浅尝辄止;有的教师则把计算机变成大量传递信息的机器,把学生看成接收信息的容器,让学生在计算机上阅读已经设计好的有关材料,或直接查找答案,缺乏网络和信息意识,忽略了学习思考的过程。但是,使用的技术手段再好,也不能剥夺学生学习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3.舍变味的语文教学
  部分语文教师未能准确把握整合含义,把整合变成了背离――背离语文教学,滑向信息技术教学。比如,一位教师在网络教室执教《郑和远航》,一堂课花了很长时间教学生如何使用百度搜索引擎,如何浏览专题学习网站,如何使用留言板,如何使用输入法… …把语文课变成了信息技术课,还美其名曰“综合学习”或“综合课程”,其实这是典型的“种了别人的园,荒了自己的田”。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应该洋溢着一股浓浓的语文味,用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服务,以信息技术的新平台拓宽语文教学的新境界。在信息技术的平台上,语文教学不能忘却自己的坐标,迷失自我的方向。
  4.舍成本的高支虚耗
  提到教学效率,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单位教学时间内达成的教学目标情况。其实,除了时间、质量的考量外,教学成本也应该作为衡量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尺度。也就是说,如果在单位时间内,能以较小的教学成本,实现较高的教学质量,这无疑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高效教学”。从这个意义上讲,在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的时候,我们也要考虑到教学成本,走出那种“技术越先进,价格越昂贵,效果就越好”的误区。比如,写字教学,有的教师习惯于用课件展示范字,但这样的展示,远不如教师在黑板田字格内的范写来得生动、有效。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要用在关键处,切忌使用泛滥,高耗低效。
  ● 领新标异,做好“五入”
  1.入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课教学运用信息技术的目的,是为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既要有利于教师的教,更要有利于学生的学。因此,教师在教学预设的时候,首先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信息技术手段,特别要注意选取那些没有演示实验或不容易做演示实验的教学内容。例如,小学语文课本中《蛇和庄稼》一课的某些事物间的关系比较抽象,这给小学生的理解带来一定的困难。若用动画来演示,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显示出来,而且给学生以新异的刺激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理解、掌握知识。
  2.入教学目的
  媒体要提供一目了然的教学目标。媒体的运用要根据每课教学重点、难点的不同进行有的放矢地选择。如教学《难忘的启蒙》,教学的目标就是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文章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学生通过听录音朗读、教师范读和自己反复朗读就能够读懂课文、读出感情了,就没有必要再去采用其他信息技术手段了。
  3.入学生实际
  信息技术的运用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注意师生间的交互应答。不能把课件变成电影,一放到底;更不能超越学生的技术水平,如学生计算机打字尚未熟练,就不应该设计让学生在计算机上打出大段的交流材料这样的教学要求。同时,教学设计要让学生的学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如教学《海底世界》,先运用多媒体播放一段海底的录像,然后设置问题情境,布下疑阵:“同学们,你们想进一步了解海底世界吗?”使学生产生悬念和探索的心理,引导学生在多媒体创设的意境中自己发现他们能够发现的事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4.入教师情况
  如果一个媒体的演示不仅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使人赏心悦目,让人获得美的享受,这样的媒体可以说是文质兼美。要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这就需要教师有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审美修养,不仅教师的美术基础要扎实,还要有一定的审美情趣。因此,对于媒体的选择和运用,要根据教师自身的水平来决定。我们要选择自己操作、调试娴熟的媒体来辅助课堂教学,才能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
  5.入教学环境
  当前,处于发展中的义务教育学校的多媒体教室不多,大部分教学工作仍然在普通教室进行,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环境,采用最切合实际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如录音、录像、幻灯等,同样可以起到重点突出、灵活生动、声图文并茂的作用。
  任何一种技术手段都有它的优势,也都有它的弱点。正因如此,信息技术的出现并没有完全取代各种印刷媒体和黑板,更不可能取代教师。只有充分发挥各教学媒体的自身优势,扬长避短,优化组合,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32723.htm